6歲前,給孩子立下這4個規矩,不然後悔莫及!
文章推薦指數: 80 %
現在許多年輕的父母,都希望給孩子充分的自由,鍛鍊他們的獨立能力。
但是,一味地縱容,覺得「只要他喜歡就好」、「孩子高興才是最重要的」、「這些規矩長大了孩子自然就懂」……這樣的父母,教育出來的孩子,往往容易變得自私、沒禮貌,甚至是叛逆。
無規矩不成方圓,6歲前的孩子正處於各項意識發展期,如果沒有爸爸媽媽制定的規矩來約束他,孩子容易為所欲為,更不懂得判斷自己言行是好還是壞,這樣的孩子長大後將會變成一個不遵守規則的人,對於孩子的人際關係也將有非常大的影響。
那麼,爸爸媽媽應該給孩子立下什麼規矩呢?立下規矩之後又應該怎樣對孩子實施呢?下面,豆媽就帶大家看看6歲前如何給孩子立規矩!
規矩一:別人的東西不可以拿
「天哪,孩子竟然『偷拿』別人的東西!」
很多父母在發現孩子的這種行為後,都會覺得十分接受不了,並且因此而煩惱:為什麼自己的孩子就這麼不自覺呢?
其實在很多孩子成長的過程中都會出現這樣一個階段,父母也不要著急,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拿別人的東西沒有徵求別人的同意是很正常的行為,他們很想要自己想要的東西,但是自控力還不是很強,這個時候就需要家長的正確引導,立下規矩,讓孩子知曉邊界,學會正面的行為,讓孩子明白不是自己的東西就是別人的,別人的東西不能拿,而「我的」東西一定歸我支配。
這種概念的區分,是最基本的道德和心態的基礎,他長大後才更懂得尊重他人。
規矩二:做錯事要道歉
家長們疼愛孩子,總覺得「孩子還小」處處讓著他,就算孩子犯錯不道歉爸爸媽媽也會一心軟就原諒他了。
這樣的處理方法,會讓孩子覺得「做錯事也沒什麼大不了的,反正爸爸媽媽都會原諒我」,孩子沒有了約束,難免會為所欲為,犯更多更嚴重的錯誤。
其實,6歲前的孩子雖然年紀小,但也已經開始懂事理了,這時候爸爸媽媽要抓住機會,從小就教育他「做了錯事要道歉,這樣才是懂禮貌的好孩子!」在孩子犯錯的時候,除了教育他之外,可以命令孩子對自己說一聲對不起,如果是爸爸媽媽錯怪孩子了,也要向他道歉,給孩子樹立一個好榜樣,跟孩子一起遵守規矩。
這樣的規矩能讓孩子學會禮貌待人,誠實地面對,並且有勇氣主動承認錯誤。
在這個過程中,孩子也學會了反省自己,也開始懂得維護自己的權利了。
規矩三:不可以亂發脾氣
如果孩子稍不如意,稍不順心就會亂發脾氣,這時候家長千萬不要縱容,一定要及時引導孩子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亂發脾氣是小事,關鍵是影響孩子的性格養成。
一旦養成習慣,孩子的性格在無形中就會變得比較暴戾,長大後遇到不滿意的事情也要耍橫發脾氣,以為沒人敢對自己怎麼樣,但是實際上卻會讓孩子受到沉重打擊。
所以,父母給孩子立下不可以亂發脾氣的規矩,幫助孩子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將會對孩子的性格養成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規矩四: 不可以打斷別人說話
在生活我們會發現,當孩子不管遇到什麼事情,第一時間總會很興奮地想要把它告訴爸爸媽媽,無論爸爸媽媽在做什麼事情他們總會毫不猶豫地打斷。
其實,隨意打斷別人說話是一種很不禮貌的行為。
當別人正在說一件事的時候,不要隨便插嘴或是打斷。
如果有急事,可以禮貌地問:「不好意思,我有點急事,可以打斷一下嗎?」這樣,才是尊重別人,有禮貌的好孩子。
用心平氣和的引導讓孩子學會換位思考,讓他知道被別人打擾是很不開心的事情,然後再給他立下規矩。
這樣的規矩能讓孩子學會尊重他人,讓他懂得當別人在忙的時候不應該去打擾他,而且孩子在這個過程中學會了換位思考,也會變得更加善解人意。
耶魯哈佛大學有研究指出:3~6歲是孩子性格、行為習慣培養最關鍵的時期,可以用「潮濕的水泥期」來形容,孩子85%~90%的性格、想法、行為方式,都是在這個階段形成的。
因此,父母們都希望孩子能從小養成良好的習慣,為以後的學習、工作奠定一個良好的基礎,並成為一個快樂、自信、受歡迎的人。
6歲前,不給孩子立下這6條規矩就晚了
雙媽語:大雙快4歲了,他做錯事的時候,會主動說「媽媽,對不起!」。看到自己喜歡的東西也忍不住要去拿, 如果我告訴他「那是別人的東西,你不能動」他也能接受並放回去。孩子的很多規矩是我們在平時生活中...
孩子6歲前,家長必須要給孩子立下這9個規矩,孩子能受用一生!
大家都知道,無規矩不成方圓,而6歲前的小孩各項意識都處於發展期,如果家長一味的寵溺孩子不給他制定規矩,他就不會判斷自己言行是對還是錯,孩子只會為所欲為,不懂規矩的孩子長大後將會變成一個不遵守規則...
無規矩不成方圓!別讓你的孩子成為小皇帝
每個父母都想給孩子百分百的自由空間去發展獨立能力,但一味地縱容孩子,甚至有「只要他喜歡就可以了」、「孩子開心快樂才是最重要的」 …,父母如果有這種心態,教育出來的孩子,容易變得、自大、自我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