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還在用「別哭了」來安慰孩子?其實聰明的父母都是這麼說的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1歲前的孩子哭,多半是餓了、睏了、不舒服了。

1歲以後的孩子他們有了更多的情緒表達,哭中就有了更多的含義。

爸媽正忙忙叨叨,孩子哭天搶地,來一句「別哭了」,不過是給小豆丁火上澆油,哭的更狠了。

爸媽也是一腦袋官司,怎麼越忙孩子事兒越多。

其實孩子心裡想的也是,爸爸媽媽你們怎麼不來問問我為什麼哭呢。

且不說孩子,如果女朋友或者媳婦哭了,男友或老公來一句「別哭了」那是什麼心情,和「喝點熱水就好了」沒區別吧,肯定換來用眼白做的眼刀一枚。

所以說孩子們如果哭,他們更想要的是父母的安慰和理解,而不是一句置身事外的「別哭了」。

「共情」是在面對讓你頭疼的孩子的無休止的哭聲時最好的解決方式。

排除孩子身體不舒服的情形,自己的需求沒有被滿足、沒有得到公平的對待是讓孩子們哭的主要原因。

孩子的情緒發展還不成熟,哭是最直接的情緒表達,一方面在發泄自己的不滿,另一方面也在呼喚父母的安撫開解。

當孩子們哭的時候,父母要設身處地的站在孩子的角度上,去感受他的委屈和不甘,在了解他們哭的原因後再做具體的分析。

比「別哭了」更好的是那些充滿同理心的語句:

1、「孩子你一定遇到了讓你很難受的事吧,媽媽也經歷過。

認同孩子的情緒並且接納,對孩子來說已經是很大的安撫了。

這時告訴孩子自己也有過同樣的難過的經歷,會讓孩子感到自己的情緒不是孤立無援的。

情緒認可加經歷靠近,孩子的不舒適感會瞬間平復。

平復了情緒再引導孩子說出哭的原因。

2、「來,媽媽抱抱。

在情緒頂點的當下,如果有強大的力量能夠安撫,情緒會漸漸的回歸正常。

孩子哭得厲害時,父母的行動比語言有更大的積極效能。

親密的擁抱,讓遭遇不公或者權益被侵犯的孩子感受到來自父母的行為認可。

等孩子不哭了再究其原因也不遲。

3、「你需要媽媽幫忙麼。

當因為自身能力還不夠而達不到自己的想法或目的時,孩子會著急不安,最後用哭來收場。

這時就需要家長們審時度勢,判斷孩子的狀況,適當的施以援手。

想法或目的達成,孩子們心裡滿足也就不會哭了。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發現孩子愛哭鬧的秘密

作者:嚴媽浙大畢業的資深寶媽,高級育嬰師,國家公共營養師,分享靠譜實用的育兒知識!「媽媽沒有注意到我,所以我用哭!」「我受委屈了,媽媽也不管我,好傷心……」「上次我一掉眼淚,媽媽就給我買了玩具,...

孩子亂發脾氣?四步教會孩子自我控制

(1)父母要先理清哪些是自己的情緒 孩子哭鬧發脾氣時,父母本身也會有負面情緒;認為孩子是在無理取鬧,故意跟自己作對;感到自己對孩子的教育很失敗,因此很受挫;甚至覺得孩子的這種表現讓自己在朋友面前...

孩子愛亂發脾氣 四部教會他控制情緒

(1)父母要先理清哪些是自己的情緒 孩子哭鬧發脾氣時,父母本身也會有負面情緒;認為孩子是在無理取鬧,故意跟自己作對;感到自己對孩子的教育很失敗,因此很受挫;甚至覺得孩子的這種表現讓自己在朋友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