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忙不是忽略孩子的藉口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在報紙上,我看到一則新聞:正在上國小的羅旭離家出走了。
這個消息讓所有老師都大吃了一驚。
因為在他們的印象中,這個孩子雖然比較孤僻,不愛說話,平時也不特別引人注意,但是成績不好也不壞,也沒有和同學有什麼矛盾。
他在毫無預兆的情況下突然離家出走,實在讓人感到萬分意外。
從報紙上我了解到,羅旭是獨生子,年僅十一歲。
因為一直在做獨生子女教育的調查研究,我打聽到羅旭的家庭住址,上門拜訪了他的父母。
見到羅旭的父母時,他們正急得團團轉。
我問他們,孩子在離家出走前是否有什麼異常言行,他們回憶了一下,搖頭說沒有留意,因為工作忙,羅旭的日常生活一直由保姆照顧。
不過,他們把羅旭鎖在抽屜里的日記本拿出來給我,希望我能幫助他們從中找到羅旭離家出走的原因。
翻開日記本,進入眼帘的是一頁頁稚嫩的文字,但是這些字裡行間流露出來的,卻是孩子的埋怨和不滿,抑鬱與苦悶。
在最後幾天的日記里,羅旭寫道:「晚上只有保姆在家裡陪我吃飯,爸爸媽媽都加班,家裡冷清清的,我感覺好孤單。
電視螢幕上出現一家人有說有笑吃飯的情景時,我竟然有點妒忌,恨不得把螢幕砸掉……」
「星期天,爸爸去應酬了,媽媽也在公司加班,我一個人在家裡,看著樓下花園裡和父母一起遊戲的小朋友,我覺得好孤單。
爸爸媽媽叫我不要到處亂跑,可是他們又不在家陪我,我真不明白他們是怎麼想的。
我有很多心裡話沒有人說,多麼希望他們能抽點空陪陪我,和我談談心……」
「我告訴爸爸媽媽,學校要開家長會,媽媽答應去開,可是卻食言了。
她對我解釋說公司里有事,抽不出身,可是,難道工作比我還重要嗎?因為她沒有來,我被老師懷疑沒有告訴父母要開家長會。
雖然我的成績不算優秀,但是我也不差,我怎麼會故意不讓父母來開家長會呢?爸爸媽媽太過份了,他們心裡只有工作,根本沒有我……」
我把日記中的這些話指給羅旭的父母看,他們看得面面相覷。
他們告訴我,這樣忙忙碌碌,一來是為了自己的事業,二來也是為了能掙更多的錢,將來給孩子一個好的教育。
「我們沒有想到孩子會這樣想。
」
我告訴他們,如果孩子小時候不多花一點時間在他的教育上,長大後性格成型,再好的教育也是枉然。
再者,十一二歲的孩子,正處在逆反期,如果遇到不如意的事情而又得不到父母的理解和安慰,就會做出離家出走或者更出格的事情。
也許,羅旭正是因為遇到了不如意的事,卻又被父母忽略了,才心生不滿,憤而離家出走的。
值得慶幸的是,三天後,羅旭被警察發現並送了回來,抱著瘦了一圈憔悴不堪的孩子,父母除了流淚,還是流淚。
後來,從羅旭口中得知,他離家出走的原因和我推斷的幾乎一致:父母沒有去開家長會,他被老師責備了,想跟父母說,他們卻總是沒有時間聽他說,每天一早就去上班,晚上還經常應酬或加班,完全把他推給保姆照顧。
為了向父母抗議,他決定離家出走。
在和羅旭和交談中,我發現這個孩子的性格的確存在不少缺憾,比如不善於與人交往和溝通,不懂得與人分享,妒忌心強等等,從嚴格的標準來看,他算不上一個合格的人。
這就是父母忽略孩子的結果。
他的父母想要給他的優質教育,只是知識層面的,而孩子健康人格的塑造,則需要靠父母在早期完成。
我又詢問過羅旭父母的工作情況和時間安排,發現他們並非真的完全沒有時間顧及孩子,只是因為他們沒有意識到孩子的性格問題,沒有把孩子的不滿當一回事,所以才沒有為孩子留出時間。
其實,他們只要推掉一兩次應酬,就可以獲得和孩子相處的時間。
遺憾的是,他們並沒有推掉這些應酬。
我想沒有人比布希總統更忙的,但布希經常會陪自己的寶貝雙胞胎女兒參加各種派對和社會活動,精心為她們挑選漂亮的首飾。
因為從小在偉大父親的慈愛下成長,布希的女兒也非常出色,她們美麗、聰明。
小女兒詹娜還曾作為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一名實習生,到世界各地的貧困地區進行援助工作,然後又出了一本書,以散文的形式記錄各個貧困地區青少年的生存狀態。
有人說,詹娜之所以出色,是因為她有個出色的父親,「虎父無犬子」。
事實上,還是有很多出色的父母教育出了平庸的子女,甚至他們的子女們在性格上有諸多缺憾,影響生活的幸福。
因為,這些出色的父母忙於自己的事業,而忽略了對孩子的教育。
我的一位恩師在學術界算得上是德高望重的老先生,但我去拜訪他的時候,他卻向我大吐苦水:他有個年紀和我相仿的兒子,但當年他忙於鑽研學術,忽略了對兒子的教育,使兒子養成自私、冷漠、不願承擔責任的不良品格,至今仍未成家,工作上的表現也十分平庸。
「如果一切可以重來,我寧可少寫幾篇學術論文,也要擠出一些時間教育孩子。
可惜現在已經晚了。
」老先生在我面前絲毫不隱瞞他的懊悔之意。
繁忙並不是忽略孩子的藉口。
而且就算父母可以把孩子交給保姆、老人照顧,但是誰也取代不了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
他們渴望得到父母的關愛,但是父母卻總是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沒辦法陪在他們身邊,結果很多的孩子,在享受著優越生活的同時,卻有嚴重的「情感飢餓症」。
所謂「情感飢餓症」,是獨生子女最容易患上的心理疾病。
獨生子女身邊沒有夥伴,缺乏兄弟姐妹之間的親情,本來就已經很容易出現「情感飢餓」,如果父母不能常在身邊陪伴,則會使症狀更為明顯和嚴重。
「羅旭事件」中的羅旭,就是因為父母的忽略,使他長期處於「情感飢餓」狀態,才會產生叛逆的念頭,離家出走。
我的恩師的兒子,也是因為對親情的需求長期得不到滿足,而在失望之中養成自私冷漠的性格。
要想把孩子教育成一個合格的人,最重要的問題,就是要構建一個良好的親子氛圍。
要構建良好的親子氛圍,需要父母作出一定的犧牲。
大多數獨生子女父母都認為,生育一個孩子,最初的三年需要犧牲掉自己的工作和時間,三年後孩子上幼兒園,就可以重新把心思撲在工作上,只需要每天接送孩子,解決孩子的衣食住行和教育費用就行了。
其實不然,在孩子成年之前,父母都應該時刻關注他的心理需求。
一般來說,7歲前的孩子對母愛的需求非常強烈,作為母親,應該儘可能擠一些時間陪伴孩子。
所以,說白了,良好的親子氛圍,就是父母能經常陪伴在孩子身邊,給孩子一個充滿溫情的家庭生活。
我認識一位白領,她在兒子兩歲的時候,應聘到一家外資企業,兩年後做到高管的職位,有著非常豐厚的收入,但是,她突然做出一個讓人不解的決定:放棄剛剛坐穩的職位,回家當家庭主婦。
她說,她做出這個決定,主要是為了孩子。
每天早上去上班,四歲的兒子便拉著她的衣襟不讓她走。
保姆告訴她,她去外地出差的時候,兒子因為太思念她,便會在每天晚上背著她的手提袋走到大門外,然後一邊叫著「媽媽回來了,媽媽回來了」一邊走回家。
有一次,兒子生病,不停地叫「媽媽」,她卻在外地出差不能趕回來,所以她一直覺得很內疚。
「我不想將來因為不能在身邊陪伴他而後悔。
」再加上從幼兒園老師那裡了解到,兒子經常和小朋友打架,而那恰恰是缺乏母愛造成的,所以她辭職回家了。
「工作可以再找,孩子只有一個。
」
不能否認,這是一位非常稱職的母親。
當然,作為獨生子女的父母,並不一定要辭職回家才能照顧、教育好孩子,但是應該在業餘多花一些時間構建一個良好的親子氛圍,不能讓繁忙成為忽略孩子的藉口。
書名:獨生子女就是要這樣教
作者:方若茵
出 版 社:清華大學出版社
定價:¥32.00
二胎:中產家庭不能承受的重
上學幫是學齡兒童父母必備擇校神器,是一款致力為3-12歲孩子的家長提供最專業的本地學校信息、學校口碑、課程點評的教育工具。說來好笑,最近朋友圈中不少人開始為生二孩而犯愁。上周與一位剛生完二孩的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