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孩子做家務賺錢太資本主義?美國媽媽巧用零花錢培養孩子責任感
文章推薦指數: 80 %
讓孩子做家務賺零花錢是很多家長仍在使用的教育方法。
我們也多次表示不鼓勵將家務與零花錢掛鈎,因為孩子完成自己力所能及和責任範圍內的家務是應該的。
做家務就有零花錢,是跟孩子暗示不想做家務的話,不要那筆錢就得了。
這顯然不是我們想要得到的教育結果。
但如果孩子提出想要自己賺錢買東西,家長要怎麼做?讓孩子出去打工顯然不現實,但TA有這想法是一個非常好的財商教育機會。
所以今天就給大家推薦一位美國媽媽分享的財商教育經驗,看她怎麼利用經典的「給、存、花」兒童理財教育法,鍛鍊孩子駕馭金錢的能力之餘,還培養孩子對家庭和社會的責任感。
5歲女兒第一次問起「錢」
媽媽意識到教育方法要改進了
▼▼▼
「媽咪,我要怎麼賺錢......呃,去買東西?」
我又一次被我5歲的女兒Savannah的問題難倒了。
在她懂得問這個問題之前,我一直試圖用一種特別的方式管理家庭,我老公戲稱那方式為「嬉皮公社」——「我們都是家裡的公民。
」我一直這樣跟孩子強調。
作為公民,我們都有公民責任,而且公民責任是不得不履行的。
我想讓孩子不用我想辦法獎勵或威脅都懂得為更偉大的利益貢獻力量,我希望從小培養他們的職業道德,也希望他們不要成為被寵壞的孩子。
這個方法一直用得好好的,直到現在——我女兒終於意識到這個世界上有一樣東西叫錢。
儘管她沒有錢,但她想要錢,因為要買東西。
我意識到我以往管理家庭的方法一涉及到錢的話,就需要改進。
我想把資本主義和工作賺錢的現實與「為更偉大的利益作貢獻」的理想結合起來。
但我能避免使用「讓孩子做家務賺零花錢」這個方法嗎?我應該怎麼做?
孩子和家長都大愛的理財方法
Give, Save, Spend
▼▼▼
帶著這個問題,我打電話給我最喜歡的兒童發展專家之一——Allison LaTona。
她教我一個有趣的實踐方法,讓我可以教會女兒賺錢、存錢和公益的相關知識,我稱之為「Give, Save, Spend」(給、存、花)。
方法很簡單:
1、在三個透明的罐子上分別貼上「Give, Save, Spend」(給、存、花)三個標籤;
2、用孩子的歲數除以3,得到每個罐子每周要放進的零花錢的金額。
我女兒是5歲,除以三是1.666,為了避免跟她解釋「無窮」這個概念,我將這金額定為$1.75。
3、每個星期給孩子三份零花錢。
我每周會給女兒一共$5.25的零花錢,她要分別放$1.75到三個罐子裡(注意文章中的金額是美金,各位家長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適當調整金額)。
在分配零花錢這事上,我沒有給她商量的餘地,她必須將零花錢平均分到三個罐子裡。
4、當「Save(存)」的罐子滿了,就可以給她開一個銀行帳戶;
5、當「Give(給)」的罐子滿了,給孩子看看可以捐錢給哪些機構,並讓TA自己選擇。
Savannah想將錢捐給動物收容所或者照顧被虐待過的馬的地方(她喜歡馬)。
6、讓孩子自由花費「Spend(花)」的罐子裡的錢。
有一天,我跟Savannah在超市排隊付錢,她突然說想要買M&Ms。
我說:「當然可以啦,我們可以用你'Spend'罐子裡的錢來買。
」她只是猶豫了一分鐘就說:「算了,我要把買東西的錢存起來買一個大大的獨角獸公仔。
」
7、如果孩子想賺額外的錢,可以給TA一些正常家務以外的工作。
Savannah想賺點外快,所以我讓她清理鞦韆上的蜘蛛網,給她$2,我也告訴她可以幫我洗車賺錢(但洗完肯定要去專業洗車的再洗一遍)。
Savannah會把外快賺到的錢放進「Spend」的罐子裡。
我喜歡這個方法的原因是它能教會Savannah一些東西——財務責任(儲蓄和消費),慈善和同情心(給予),實用的數學知識,耐心和延時滿足。
我也很快意識到,這個方法能教會Savannah區分先後次序,生活在一個資源有限、需要大家顧己及人的世界,我們需要這種思維水平。
我不能讓孩子遠離金錢,事實上,我的責任就是讓孩子接觸金錢。
我們生活在一個消費主義永不消退的國家,這裡的信用卡債務就像流行病一樣(2015年,美國家庭平均信用卡債務超過16000美元)。
除此之外,女孩在財務方面得到的教育和自信沒有男孩的多,所以我的責任就是給女兒進行財商教育。
她需要認識錢,以及隨之而來的決定、限制、失望、收穫和自由。
通過這個「存、給、花」的方法,我不僅能繼續教Savannah要辛勤工作,還讓她認識到錢的價值,和幫助有需要的人的意義。
太棒了。
與此同時,這個方法在Savannah的心中也是很棒,因為她可以自己存錢買一個巨大的獨角獸公仔。
(作者:Carrie Southworth,編譯:君Boss)
※更多關於活動的問題,請關注樂爸財商微信號:leba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