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疫苗接種,你最關心的幾個問題都在著了!
文章推薦指數: 80 %
為了提高兒童抵抗傳染病的能力,預防傳染病的發生,需要有計劃地給寶寶進行預防接種,以保護寶寶健康地成長。
所以寶寶從出生一直到學齡時,要注射很多種疫苗。
很多家長會有這些疑問:
疫苗接種前後有哪些注意事項?
二類疫苗有必要接種嗎?
打疫苗時間延遲,會有什麼後果?
進口疫苗和國產疫苗哪種好?
疫苗君就這些問題整理如下
1
接種前後注意事項
並不是隨時隨地都能給寶寶進行接種疫苗的,還要根據寶寶的身體狀況,接種疫苗時間等,因為這些都對疫苗的功效以及接種後產生的不適應有著重要影響。
1.接種前
最好提前個寶寶洗個澡,因為寶寶注射疫苗後24小時不宜洗澡;接種當天,一定要攜帶寶寶的接種記錄哦,這是很多媽媽常常會忘記的事情;另外要將寶寶近期身體情況告知醫生,如果小寶寶有不適,如患有結核病、急性傳染病、腎炎、心臟病、濕疹、免疫缺陷病、皮膚敏感者等需要暫緩接種。
2.接種後
接種後記得要留院觀察30分鐘才可離開,如果寶寶出現高熱和其他不良反應, 可以及時請醫生診治;如果是服完脊髓灰質炎減毒活疫苗、輪狀病毒疫苗,注意間隔30分鐘後,再餵奶或吃其他熱的食物,以免影響疫苗的活性;接種後讓寶寶多喝水,避免劇烈運動;接種當天不要給寶寶洗澡,以防感染。
寶寶打預防針後,就可能引起不同程度的局部或全身反應,這是由疫苗本身所固有的特性引起的。
局部反應主要為接種部位的疼痛、紅腫、硬結等,全身反應主要為發熱、全身不適、倦怠、乏力等。
其中發熱是最常見的反應,但持續時間不會太長,可以進行物理降溫。
有極少數寶寶接種後會出現比較嚴重的不良反應,就需要到醫院及時診治。
2
二類疫苗有沒有必要接種
前面的文章疫苗君有講到,第一類疫苗由政府免費提供,依照規定必須打。
第二類疫苗是指自費、自願打的疫苗。
但是在重要性上,一、二類疫苗並沒有任何差別,只是我國目前的經濟發展水平暫時還不能做到全部疫苗免費接種。
尤其是想Hib、水痘等補充型二類疫苗,能夠有效預防寶寶受到相關病毒和細菌的感染,從而降低發病率,因此只要家庭條件允許,管家建議家長都要接種這類補充型的疫苗。
3
接種時間延遲,有什麼後果?
接種疫苗最好按照規定時間接種,假如因為不可抗因素延遲接種,只要疾病還未來到,就不算晚,預防針就是要搶先疾病一步才有效果。
一般來說預防針可以推遲一個月,但最好儘早接種。
另外,大部分疫苗缺打了,只需補種即可,無需從頭接種(極少數疫苗需要重新接種,具體需諮詢防疫站工作人員)。
4
進口疫苗和國產疫苗有什麼區別
有些家長任何疫苗都選擇進口,說進口疫苗效果好。
有些家長選擇國產疫苗,說國產疫苗更適合國人體質。
其實,進口和國產疫苗差別並不算大。
同種疫苗,不存在更適合國人體質的說法。
如果是國內外流行情況不同的病菌,所製作的疫苗名稱就會不一樣,不能算是一種疫苗了。
同種疫苗,進口疫苗總體來說質量控制可能更嚴格,抗體產生、維持的時間可能更優,出現疫苗反應的機率也可能會更低些。
但這些差別與個體差異也有很大的關係。
所以,大家可以根據自身經濟情況來選擇,不必過分糾結。
【免責聲明:我們尊重原創,主要目的在於分享信息。
版權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告知我們,我們將在24小時之內刪除。
】
媽媽必看寶寶打預防針的注意事項
B肝、卡介苗、百白破、麻疹、麻腮風、水痘、流腦、肺炎……寶寶從出生到三歲之前,需要打的預防針不僅種類數量,還很頻繁。寶寶從一出生就開始打防疫針,幾乎達到一月一針。寶寶在接種疫苗後,發生低熱是較常...
打嬰兒預防針 竟然有這麼多注意事項
給寶寶打預防針可以增加寶寶免疫力,避免寶寶受疾病折磨,但是在給寶寶打預防針之前應該弄清楚寶寶適不適合打預防針,還有嬰兒預防針注意事項,打預防針前後的注意事項都是家長必須知道的,這樣才能照料好寶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