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優秀的孩子,從調節情緒開始,言傳身教,做孩子的好榜樣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今天早上,我媽媽發脾氣,衝著我生氣地大叫。

結果,嚇得我全身都散開飛跑了……

我的腦袋飛到了宇宙里,我的肚子落入了大海里,我的嘴巴插在了高山上。

最後發脾氣大叫的媽媽又將我找了回去,將我修補好。

媽媽跟我說對不起,我也原諒了媽媽。

"

摘自德國一本非常出名的繪本《一生氣就大吼大叫的媽媽》,是一隻可愛的企鵝寶寶講述它和媽媽之間的故事,生動展現了父母的情緒會給孩子帶來怎樣的影響。

父母的不良情緒,隱含著自己的三觀,很容易被孩子效仿,遇事就大吼大叫,不利於孩子良好習慣的養成,只會讓孩子感到迷茫。

父母的不良情緒,會讓孩子充滿恐懼和不安,他不確定什麼時候會惹到父母,於是小心翼翼,內心缺乏安全感,易走極端。

父母的不良情緒,使孩子養成看臉色行事的壞毛病,孩子表面上很聽話,實際上是變得越來越冷漠,漸行漸遠。

又如很多家庭,吵架不避諱,認為孩子小聽不懂,常聽到媽媽說誰對不起他;誰又忘恩負義......給孩子傳遞負面情緒,影響孩子對人和事的看法,遇事不樂觀不積極;如果父母只是就事論事的爭論,下來可以給孩子講明事情的經過,遇到這種情況,應該怎樣處理情緒,解決問題,讓孩子意識到吵架的目的是解決問題,而不是破壞感情,即使父母吵架也是相愛的。

而那些性格溫和,遇事不驕不躁,情緒穩定的父母,孩子積極樂觀,溫和謙遜,看待事物更寬容。

父母的一言一行影響著孩子,使孩子能夠正確認識和處理自己的情緒,這樣的孩子情商更高。

"小孩子的臉就像六月的天,說變就變"。

這正是他們天真無邪的表現。

如果一個大人,時刻把情緒掛在臉上,那就太不成熟了。

要教育好孩子,父母應學會調節自己的情緒,避免不良情緒對孩子帶來的影響,需做到以下幾點:樂觀的生活態度 生活中遇到困難時告訴孩子,困難並不可怕,我們要勇敢地面對並解決,把困難當成是希望來臨的曙光,積極應對,堅持到底。

如果父母持有樂觀的態度,孩子往往也會產生積極的情緒,形成樂觀開朗的性格。

善於控制自己 生活或工作中不順心,回到家努力控制自己的情緒,不把自己的情緒帶給家人,或許選擇獨處一會兒會緩解,不給家人傳遞負能量,如果家人有這種負能量,我們就從積極的方向去引導他,讓家庭的氛圍更加溫馨,從而利於孩子的成長,我們要做情緒的主人,而不是情緒的奴隸。

誠懇的溝通 生活和工作中也存在壓力的現象,當自己被各種負面情緒籠罩,實在做不到雲淡風輕時,不妨誠實地告訴孩子。

比如父母吵架,儘量不要當著孩子面,或者要與孩子好好溝通,表達真實的感受,讓孩子明白我們的負面情緒不影響我們和你之間的關係。

通過父母處理情緒的方式,孩子會明白有矛盾有衝突不可怕,只要敢於面對,通過正確的處理,結果也會是好的。

我們都曾是孩子,我們都將成為父母,我們所需要做的是站在孩子的角度看父母,情緒平和穩定樂觀,用正確的行為引導孩子的成長,讓家庭更溫暖,孩子更有安全感!

你們認為穩定的情緒對孩子的成長重要嗎?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你還是溺愛孩子吧!

1上周回老家,抽空去一個老朋友家坐坐。朋友有一個快四歲的小女兒,乖巧可愛,但有一點兒內向。中午吃過飯,孩子的外婆打算帶著孩子去外面玩兒。那天風有些大,出門前朋友讓女兒加一件外套。可是那件衣服的扣...

不要當著孩子吵架

夫妻兩個人在一起生活,需要生活在一起幾十年,摩擦在所難免,總是會有些爭吵。可是如果夫妻二人的爭吵被孩子看到的話,這會嚴重傷害到她未來的健康成長,同時對良好的親子關係也很不利,那麼如果吵架的時候被...

原生家庭對孩子的影響有多大,你知道嗎?

孩子的教育問題一直都是令許多家長頭疼的事,更多時候家長總是在說自己的孩子多麼調皮、多麼不聽話、很難管教,但總是很難找出其中問題的根源在哪,今天來探討一下一個原生家庭對孩子影響到底有多大。

孩子脾氣暴躁,媽媽該怎麼辦

1、接納孩子的爆脾氣,傾聽和擁抱,會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當孩子鬧脾氣時說教型的媽媽喜歡對孩子嘮嘮叨叨,指責孩子這不對那不對;急躁型的媽媽很可能比孩子更暴躁,甚至直接對孩子進行責打。其實,對脾氣暴躁...

不要在孩子面前吵架

生中最重要的階段,處於這個階段的寶寶,情商和性格發展的重要時期,在這個時候的孩子多半是在模仿大人,所以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會對孩子有影響,好的性格,好的習慣的養成會影響孩子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