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子有方〡讓閱讀成為孩子的一種生活方式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隨著時代發展,親子閱讀也迎來新變化。

圖書類型越來越豐富,讀書載體越來越多樣,可供讀書的場合越來越廣泛。

但家長們關於閱讀的困惑也有增無減。

電子書、有聲書占據大半河山,那麼傳統紙質書的閱讀還需要重視嗎?

圖書類型越來越琳琅滿目,孩子卻只愛某一類,是否需要糾正呢?

多數家庭親子閱讀參與者是媽媽,爸爸參與親子閱讀初現端倪,爸爸參與的重要性有哪些呢?

親子閱讀,不再局限於家中。

引領孩子,走向童書館,走向博物館,走向大自然,對他們的成長又有哪些好處呢?

讓我們聽聽下面6位嘉賓暢談如何應對閱讀新變化,讓閱讀成為孩子厚重而多彩的一種生活方式。

關鍵詞紙質書

無論媒介多先進鼓勵孩子多讀紙質書

分享嘉賓

敖德

耕林繪本館的總編,為中國孩子引進了《金色童書》《不一樣的卡梅拉》等暢銷繪本。

少兒版的電子書無論發展多先進,都不會替代紙質書的閱讀。

首先,從家長的角度想,電子書對眼睛不好,尤其對低齡的孩子。

另外,孩子的成長是視聽觸味嗅全面發展的,紙質書可以鍛鍊這5個方面,而電子書卻是虛擬的。

而且,紙質書拿在手上的感覺也不同,那是一種姿態和生活的方式,無論科技如何發達,我們應該有些不變的東西存在。

同時,親子閱讀,是親子陪伴早期最實用的一種方法。

對於閱讀,如果我們缺乏懷抱,缺乏並肩而坐這種親密的感覺,這個閱讀本身就缺少了促進行為養成的最佳動力。

所以,父母不能把自己的聲音委託給電子閱讀,父母的聲音是不可以替代的。

關於孩子的閱讀,家長發愁的地方都集中在「孩子只喜歡同一類的書」或「孩子讀書太泛,不夠深入」。

其實家長大可不必緊張,只要孩子喜歡讀書就值得肯定和鼓勵,但父母可以慢慢引導,把孩子的閱讀興趣和愛好的範圍擴大。

同時,家長覺得淺的書,其實未必淺。

泛讀和精讀都需要,孩子小時候,是一個不斷尋找自己真正感興趣的領域的過程,需要不斷的接觸不同的題材,才能慢慢鎖定自己真正熱愛的東西。

建議家長擯棄過度的焦慮,重點關注孩子興趣的引導。

關鍵詞閱讀方式

從聲音世界渡到文字世界朗讀讓孩子愛上閱讀

分享嘉賓

曹文軒著名作家。

關於閱讀的意義,我們已經有了豐富多彩的闡述:閱讀是一種人生方式;閱讀是對人的經驗的壯大;閱讀還有助於創造經驗;閱讀養性;閱讀的力量神奇到能改變一個人的外形;在沒有宗教情懷的世界裡,閱讀甚至可以作為一門優美而神聖的宗教……可在今天這個有著無窮無盡的誘惑的世界裡,人們對閱讀卻越來越疏離了。

無數的人問我:「究竟有什麼辦法讓孩子喜歡閱讀?」

我答道:「朗讀——通過朗讀,將他們從聲音世界渡到文字世界。

一個孩子不願意閱讀,你對他講閱讀的意義,有用嗎?我們現在來做一個設想:一個具有出色朗讀能力的語文老師或者是學校請來的一個著名演員,在他們班上聲情並茂地朗讀了一部小說里的片段,那是一個優美的、感人的、智慧的、扣人心弦的精彩片段,那個孩子在不知不覺之中被深深吸引住了,朗讀結束之後,他就一直在惦記著那部小說,甚至急切地想看到那部小說,而一旦他進入了文字世界之後,就再也不想放棄了。

於是,我們就可以有充足的理由對這個孩子的閱讀乃至成長抱了希望。

朗讀在已開發國家是一個日常行為。

是一種日常的、同時也是一種非常優雅的行為。

我去各地中小學校做講座,總要事先告知校長老師,通知孩子帶上本子和筆。

我要送孩子們幾句話。

每送一句,我都要求他們記在本子上。

接下來,就是請求他們大聲朗讀這一句話。

我對他們說:「孩子們,有些話,我們是需要念出來甚至是需要喊出來的,而且要很多人在一起念出來、喊出來。

這是一種儀式,這種儀式對我們的成長是有用的。

人類是不能沒有儀式感的。

儀式感純潔和聖化了我們的心靈。

當下是口語化的時代,而這口語的質量又相當低下。

優質的民族語言,當然包括口語。

口語的優質,是與書面語的悄然進入密切相關的。

而這其中,朗讀是將書面語的因素轉入口語,從而使口語的品質得以提高的很重要的一環。

朗讀著,朗讀著,優美的書面語在不知不覺中變成了口語,從而提升了口語的質量。

朗讀是體會民族語言之優美的重要途徑。

漢語的音樂性、漢語的特有聲調,所有這一切,都使得漢語成為一種在聲音上優美絕倫的語言。

朗讀既可以幫助學生們加深對文本的理解,同時也可以幫助他們感受我們民族語言的聲音之美,從而培養他們對母語的親近感。

朗讀還有一大好處,那就是它可以幫助我們淘汰那些損傷精神和心智的末流作品。

能被朗讀的文本,一定是美文,是抒情的或智慧的文字。

我們很容易地就把那些末流的作品杜絕在大門之外。

關鍵詞閱讀參與者

親子閱讀中不可或缺的爸爸

分享嘉賓 李一慢新閱讀研究所副所長,童書閱讀推廣人。

經常看到這樣幾行詩句被人頌揚,並被一位叫吉姆·崔利斯的閱讀專家用在了一本被譽為「閱讀聖經」的《朗讀手冊》一書的扉頁上。

詩云:你或許擁有無限的財富,一箱箱的珠寶與一櫃櫃的黃金。

但你永遠不會比我富有——我有一位讀書給我聽的媽媽。

每每我都會念叨,難道就沒有一位給孩子讀書的爸爸嗎?像我這樣,像《和爸爸一起讀書》(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中的那位始終微笑著的爸爸那樣。

女兒的到來會讓爸爸有了更多的責任:女兒是爸爸必須愛的,無論如何不能不愛的寶貝,爸爸給予女兒的精神力量是媽媽不能給的。

女兒和爸爸被蘇斯博士的貓逗得哈哈大笑之餘獲得的幽默感,女兒和爸爸被鵝媽媽童謠的韻律薰陶出的節奏感,女兒和爸爸一起讀過的海盜、國王、巫師、魔戒……閱讀之路,絕不僅僅通向文學、藝術等人文的殿堂,也通向自由的王國——陪女兒讀書正是實施這個心靈課程的最佳途徑。

一項針對0~9歲兒童的閱讀調查中,親子共讀時92.84%由媽媽來主導,65%的家庭中父親很少陪孩子讀書。

但70%以上的孩子喜歡爸爸給他們讀書。

低幼時期親子共讀的重點是父親讀書給孩子聽,讓書成為親子之間的玩具,一直到孩子逐步有了閱讀習慣。

與書中的父女一樣,我和孩子們讀書的時候,無論他們依偎在我的身旁,或者趴在我的肚子上,還是坐在我的腿上,我的心立馬柔軟起來。

本來嘛,相對細心的媽媽而言,爸爸的「粗心」反倒會讓孩子在看書時覺得放鬆,孩子的興趣會逐步提高。

而且爸爸磁性的嗓音和聲音的頻率對孩子有特別的吸引力。

爸爸熱愛上親子共讀這件事,對於孩子的成長特別有利。

把爸爸的故事口袋善用好,如果再固化——定時定點地堅持下去,孩子得到的不僅僅是閱讀的習慣,更會學會如何生活。

這本書的後半段,「有時候,她們的外公也會坐在火爐旁,聽一會兒。

他微笑著,對我眨一下眼睛,眼中釋放出溫柔的光,我看到爸爸的眼神,不禁心中猜想,他在想什麼呢……」我禁不住熱淚盈眶,這是我設想過的幸福美滿的老年生活。

作為一個故事爸爸,我人生中最幸福的時光,就是和兒女一起讀書的美好時光。

而這並不容易。

因為媽媽和孩子一起讀書是這個時代的主流,就從你我開始吧。

讓我們的子女在記憶中,有爸爸的讀書聲,有這樣一句叮囑聲:「說晚安之前,一定要讀一本書。

關鍵詞閱讀空間不限於家中更立足於圖書館和大自然

分享嘉賓

李岩

第二書房創始人,全國首屆書香之家、全國最美家庭、首都最美家庭獲得者。

親子閱讀很重要的一個方面是培養和諧親密的親子關係,不僅僅是閱讀本身。

很多家長總會說:「孩子明明自己可以獨立看的了書,就是偏偏喜歡依偎在懷裡,讓我讀給他聽,還有時候不專心。

」其實孩子需要的是被擁抱的那種感覺,他們享受這種閱讀的氛圍和環境。

閱讀儘管是很私人的事情,但人的社會性決定了閱讀還有閱讀社交功能,特別是對孩子們尤其如此。

所以,親子閱讀的空間不局限於家中,更可以在繪本館、童書坊、在圖書館。

我們創辦的「第二書房」是國內首家家庭教育主題連鎖圖書館,定位是「父母學堂兒童書館」,目標是「找回大院文化、培養發小情感、涵養書卷氣質、促進全民閱讀」,提供了一個除了家以外的社交場所,可以從小提供社區社交培養孩子的社會性,同時獲得從書本得不到的愉悅體驗。

我在第二書房親眼目睹了一件事情,至今難忘。

有兩位大概六七歲的小女孩在書房看書,很快就玩到一起了,彼此都很開心。

到了吃飯時間,誰也不願意離開。

家長們等不及,就互留手機,再約好下次一起來。

互相一問,居然都住在一個小區!倆孩子高興得擁抱在一起。

正好一位家長第二天準備去郊區玩,他們當即約好一起去!如果不是有這麼一個空間,孩子怎麼能邂逅成為朋友呢?還有一個3歲的小男孩,因為在書房看書睡著了,媽媽就把他帶回家了。

不料小傢伙醒來就又要嚷著去書房,媽媽無奈只好又帶他回書房。

其實孩子來書房並非要看多少書,而是就喜歡那種氛圍,喜歡有小夥伴的感覺。

很多童書館就是提供了這樣一個交朋友的社交場所,同時也滿足了父母們之間的交流需要。

我經常說圖書館長大的孩子就是不一樣!

除了圖書館,親子閱讀的空間還可以拓展到大自然中。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戶外活動也是一種大閱讀,是廣義的閱讀,大自然是本無字書,孩子可以用腳、腿、眼睛,用身體器官去感受大自然,與大自然進行交流。

女兒小時候,我們規定了一個「家庭日」——每個周末都要拿出一天,一家人出去玩兒。

在大自然這本厚重的書中,孩子經常發現很多大自然的小秘密,好奇心、探究力都得到了提升。

所以,親子閱讀有廣義與狹義之分,哪一種都是孩子全面健康成長離不開的,立足大閱讀,成就孩子大未來。

關鍵詞閱讀延展性閱讀走進生活讓孩子的閱讀體驗更豐富

分享嘉賓張鵬少年博物館公共教育推廣人、國家博物館義務講解員,被孩子們親切地稱為「朋朋哥哥」。

美好的閱讀帶給孩子更多的體驗應該是快樂的,也許是在不斷的啟發和思考中探尋著知識的力量,也許就是在書籍所構建的世界中尋找到心靈的放鬆。

讓孩子的閱讀體驗更加豐富,爸爸媽媽們可以做如下的嘗試: 讓閱讀走進生活。

孩子閱讀的習慣很大程度上和自己的生活離不開,生活中積攢的很多疑惑、遇到的很多困難,可以在書籍的陪伴下去尋找到答案。

讓生活中的每個習慣、每個角落、每個細節都是可以用閱讀來展示的。

在孩子認識到家庭成員的組成時不妨讀讀有關家庭的書,在孩子開始自己學著刷牙時不妨讀讀有關生活習慣的書等等。

帶閱讀發現世界。

孩子的生活空間是有限的,但孩子腦海中的世界卻是那樣的寬廣。

既有恐龍時代的神秘,也有太空夢境的魔幻;既有歷史人物的紛爭,也有自然世界的奇妙。

閱讀可以讓孩子們天馬行空去暢想,去遨遊。

走進博物館、美術館和科技館等這些公共場所,是讓孩子閱讀發現世界,更加具象和豐盈的最好辦法。

朗讀在已開發國家是一個日常行為。

是一種日常的、同時也是一種非常優雅的行為。

隨閱讀找到自己。

閱讀不僅僅是知識的傳遞,價值的傳遞,更要有對孩子的啟發,孩子是否真的尋找到了自己的角度、是否真的帶著尊重的目光獨立地去發現,是爸爸媽媽們要格外關注的。

在閱讀中試著讓孩子們自己去記錄、去表達,也許是和夥伴們討論的方式,也許是以文字的形式記錄在本子上,這些都需要家長鼓勵孩子去做的。

關鍵詞經典繪本永不過時的繪本奠定孩子生命底色

分享嘉賓李瑞芳全國百名好家長,高級家庭教育指導師。

可以說,女兒是在繪本陪伴下長大的孩子。

在她出生前,我常給肚子裡的「她」讀有韻律感的童謠繪本。

她出生後,聽到我給她讀這些童謠繪本時,時而格外安靜,時而手舞足蹈,看得出小傢伙很喜歡。

從她一歲多時起,每天晚上睡覺前,我們經常捧著繪本給她念,她也時不時咿咿呀呀地跟著我們讀。

隨著她年齡的增長,閱讀內容由最初的比較簡單的動物、水果、顏色、形狀等圖片,慢慢成了有簡單情節的故事,之後是一些文字量逐漸增多的有趣繪本。

這些圖畫書的選擇都是根據女兒的閱讀喜好和心理年齡來定的,所以她對閱讀一直充滿了興趣。

女兒的到來會讓爸爸有了更多的責任:女兒是爸爸必須愛的,無論如何不能不愛的寶貝,爸爸給予女兒的精神力量是媽媽不能給的。

進入小學後,我們依然保持著每天睡前讀繪本的習慣,每人至少給對方讀一本。

除了經常光顧繪本館外,我們也關注新出版的繪本,逛書店、逛書展,參加新書發布會,以求先睹為快。

有些家長可能認為繪本對小學生來說太簡單了,應該多讀橋樑書、文字書。

日本繪本之父松居直說:「繪本是適合0—99歲讀的書。

」繪本中有很多主題是不受年齡限制的,如親情、友情、節約、環保、分享、感恩、接納、生活習慣培養、價值觀培養、生命教育、安全教育、科學普及、成長勵志、人生哲理等。

而且,小學生從親子共讀過渡到自主閱讀,不再藉助父母,而是和繪本進行直接交流,理解其中的趣味、情感、知識、文化等,有助於他們尋找書與自我的互動和「互感」。

每晚睡前的親子閱讀時間,讓女兒養成了雷打不動的閱讀習慣。

上小學後,她很快適應了小學的學習,一晚上就翻閱完了第一學期的語文、數學教材。

從一年級到二年級,女兒在讀繪本的同時,還讀了不少「大部頭」的書,如彩繪版《西遊記》《三國演義》等。

目前,繪本與文字書的閱讀依然並行不悖。

在繪本閱讀中,女兒還逐漸成長為「故事小達人」、原創繪本小作者。

她是童立方親子繪本館的知名「故事寶寶」,分享過數不清的經典繪本。

她也是第二書房的第一位「故事小嘉賓」,連續3年受邀到第二書房進行閱讀分享。

女兒的原創繪本《敬格格養蠶記》在《東方娃娃》首屆中澳家庭原創繪本大賽中獲獎,並被《意林·兒童繪本》刊登。

繪本閱讀也打造了女兒樂觀自信的性格底色,給她帶來了美好的心靈潤澤,將她薰陶成一個勤奮、友善、樂於分享、喜歡創新的孩子。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