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不要和逆反期孩子較勁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孩子成長請加老師個人微信:zuihao9996

商務合作QQ:2924977632

專家介紹,孩子從小學進入初中後,他們開始認為自己已經不是小孩子了,獨立意識越來越強,而現實是一方面他們想擺脫父母,自作主張;另一方面又必須依賴家庭,因此逐漸進入逆反期。

如果這時家長還把他們當小孩來看待,不厭其煩地叮嚀,他就會厭煩,從而產生反抗心理,萌發對立的情緒。

如果父母在同伴和異性面前管教他們,他們的「逆反心理」會更強烈。

那麼,逆反期孩子有哪些心理特點呢?事實上,逆反期的孩子,儘管自我意識發展了,但自我控制能力還差,常會無意識地違反紀律。

他們喜歡與人爭論,但常論據不足;喜歡懷疑,卻又缺乏科學依據;喜歡發現見解,但又判斷不准;喜歡批評別人,卻又容易片面。

家長知道了「心理斷乳」期孩子的這些特點,對待他們就更應避免簡單粗暴,也不能用「哄騙」的方法來對待他們。

父母管教子女往往有兩種心理狀態:一是把子女看成私有財產,對子女具有絕對權威;二是父母將子女看成自我理想的再現。

因此,父母常常把自己的生活經驗灌輸給孩子,企圖讓孩子按父母的設想去生活,結果造成孩子的對抗情緒。

專家建議,對於孩子逆反心理的消極面,家長應根據孩子的心理特點,循循善誘,進行教育。

家長更應看到逆反心理積極的一面,如因逆反心理出現的好奇心,是一種渴求認知事物的慾望,是求知的動力。

逆反心理往往具有求異和思辨的特點,是孩子智慧的火花,創造的源泉,家長應留心注意,因勢利導,促其成材。

心理斷乳期是孩子從幼稚走向成熟的轉折時期。

從總體上講,心理斷乳期的各種心理現象,反映了少年兒童心理上的進步。

從心理上依附於父母,到出現獨立意向,這是重大的變化。

父母要珍視子女的這一時期,採取歡迎的態度,對於孩子逆反心理的消極面,家長應根據孩子的心理特點,循循善誘,進行教育。

家長要看到孩子的成長,尊重孩子的自尊心,與他們建立一種親密的平等的朋友關係,並允許孩子也能參與家庭的管理。

要相信孩子有獨立處理事情的能力,儘可能支持他們,在其遇到困難、失敗時,應鼓勵安慰,成功了要立即表揚。

家長還要有勇氣向孩子請教,有勇氣承認自己的過失。

俗話說:「半大小子,氣死老子。

」這話不假。

上了初中的孩子,顯著的特點是變:生理上在變,孩子開始發育了;心理上也在變,家長會發現不知從什麼時候起,孩子不聽話了,甚至還可能與家長對著幹。

你要東,他偏朝西,你要西,他偏朝東,這種現象心理學上稱之為「逆反心理」。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育兒學問:讓孩子心理上「斷乳」

一個國外寶寶(大約1歲半,不足2歲)自己穿衣、洗漱、吃麥片、收拾廢品、甚至使用吸塵器等「超人」的表現,引起了許多網友的興趣和討論。我們無需糾結視頻是否經過「剪輯」,可愛的寶寶是1歲半還是2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