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春寒」 家長要這麼給孩子穿衣服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春天的天氣就像孩子的臉,說變就變。

最近氣溫變化無常,重醫兒童醫院門診又繁忙了起來。

沙坪壩李女士的孩子每年到了季節交替的時候就會感冒咳嗽,她也跟其他家長一樣想問問醫生,平時注意些什麼呢?

周女士的孩子4歲了,經歷過去年下半年的N次感冒後,現在每天都擔心孩子玩耍時著涼或者出汗,有時候一天要換兩三次外衣。

像這種情況,重醫兒童醫院門診部金沙濤醫生介紹說,初春的氣溫波動較大,早晚溫差大,尤其是10歲以下的孩子,要注意合理穿衣保暖。

他建議:

1、一定要穿貼身衣褲

有的媽媽認為,寶寶不停地動會出很多汗,如果汗液把內衣弄濕,不如不穿,只要外面穿上厚衣服就可以保暖。

殊不知柔軟的棉內衣不僅可以吸汗,而且還能讓空氣保留在皮膚周圍,因此阻斷了體熱丟失,不易使寶寶受涼生病。

而不穿貼身內衣的寶寶由於體表熱量丟失得多,身上摸上去總是冰涼涼的,就容易感冒了。

2、衣要適量,防止不停出汗

如果穿得太多,寶寶新陳代謝旺盛,活動後容易出汗。

衣服被汗液浸濕後寶寶反而容易著涼,並且也降低了身體對外界氣溫變化的適應能力而使抗病能力下降。

由於6個月以內的寶寶因體表面積相對較大散熱多,但身體產熱能力卻不足,所以外出寒冷時還是應該注意多穿衣。

判斷寶寶穿得多少是否合適,可經常摸摸他的小手和小腳,只要不冰涼就說明他們的身體是暖和的。

3、給寶寶一件輕薄的小棉服

小棉服既擋風又保暖,要比多穿幾件厚衣服都禦寒,而且活動靈巧方便。

因為小棉服內層與外層中間夾著膨鬆的棉花,它可以吸收很多空氣,由皮膚體溫散發的熱量先穿透棉服內層,然後滲入中層的棉花中,由多層空氣吸收並且圍護在皮膚四周,而棉服外層則不易讓冷空氣入侵,因此有著良好的保暖作用。

而厚外衣擋風尚還可以,但禦寒保暖則就差多了。

4、慢節奏親子運動

可以做幼兒親子體操,讓寶寶的肩、頸、背、四肢等舒展開來,這樣能夠有效地消除疲勞和增強身體抵抗力,促進血液循環,抵禦疾病的侵害。

但要注意,不能進行激烈運動,否則會使經過冬天嚴酷氣候而變得脆弱的器官更容易受損,而且出汗過多,毛孔開放,容易受到風寒侵襲而誘發感冒。

應該選擇輕柔和緩的運動項目,比如快走、慢跑、踏青、放風箏等。

運動時著衣要適中,鞋子要輕便柔軟;運動後要及時擦汗、換衣,這樣才不會受傷、著涼。

5、開窗通風

開窗通風時間應該保持在30分鐘左右,一天3~4次;不能盲目依賴薰香、臭氧空氣過濾器來保持室內空氣品質;陰天和每天10點以前不宜多開窗,因為空氣中浮塵多,空氣品質不好。

重慶時報記者 丁剛 cqtimes1729279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孩子的「穿衣蓋被指南」值得收藏

隨著氣溫變熱,兒童醫院的醫生們總是會碰到一個相同的問題:很多家長反映孩子出汗多,尤其是入睡後,有時會汗濕枕頭;被子總也蓋不住,整晚都在踢被子;白天稍一活動就出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