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沉迷手機?爸媽只需問他10句話,保證解決問題!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孩子沉迷手機?爸媽只需問他10句話,保證解決問題!
前幾天,有一位讀者留言:「我的孩子現在沉迷手機遊戲,我覺得擁抱好難哦!」
經過交談,我了解到:這個孩子現在讀初中一年級,由於沉迷網路遊戲,以至於廢寢忘食,成績更是一落千丈。
這位媽媽也因此變得非常焦慮,我非常理解她,為人母者,無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
她擔心孩子現在不好好學習,以後出社會就不能自力更生,很有可能會淪為「啃老族」,這是一位媽媽對孩子未來的極度擔憂和極度恐慌。
為了阻止孩子玩遊戲,這位媽媽是「曉之以理,動之以情」,不惜使用各種強硬的措施,比如斷網等。
但孩子還是「屢教不改」,在答應媽媽不玩遊戲後,他會在媽媽睡著後,半夜兩點鐘爬起來連網,繼續陷入遊戲中,無法自拔……
當媽媽的已經到了「無計可施」的地步。
在萬般無奈之下,這位媽媽只得選擇暫時把孩子送到奶奶家去,讓自己來一個「眼不見為凈!」
手機滿足了青春期孩子哪些心理需求?
當問題真實存在時,「逃避」是最不可取的方法之一。
無論你怎麼逃避,問題依然在那,你一天不去解決,它就一天不會改變,也不會有所改善。
那麼現在,讓我們放下擔心和焦慮,認真看看青春期的孩子都有哪些心理需求:
青春期的孩子有自己喜好的物品,並且十分在意小群體里其他同學的評價。
他們想通過這些形式,向成年人看齊,在小群體里標榜,顯示自己.
進入青春期後,孩子們思想活躍,有時浮想聯翩,有時憂心忡忡,有時大喜大悲,這些感情,不適合和家長分享,因為家長馬上會緊張和憂慮,批評教育必不可少,跟蹤監視接踵而至,所以,家長不是孩子吐露心聲的選擇,而最好、最安全的是身邊的朋友。
孩子進入青春期,與異性接觸時有了微妙和變化,他們開始悄悄地關注異性,關注往往只是停留在外表上,比如女生關注帥氣高大的男孩子,女孩子們在一起對他們評頭論足,有一些新鮮和刺激的感覺,男孩子也注意女孩,偶爾也會在一起用調侃的方式談論某些女生。
這很正常的。
孩子進入青春期時,在與同學的交往中,很多事情讓他們覺得難辦,孩子不知道如何與新同學、新老師打交道,不知道如何提高成績。
人為什麼活著,為什麼我要面對現在的一切,我生活不如意怎麼辦,什麼是人生觀,什麼是幸福,我要的幸福在哪裡……孩子們有很多的迷茫,其實孩子很希望有人陪伴他們尋找答案。
了解了青春期孩子的心理需求,也就不難看出,手機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孩子的一些心理需要,手機本身不是問題,問題的焦點不在手機上。
如果父母對孩子橫加干涉和約束,捕風捉影的批評、不信任的盤查、偷偷地窺探孩子的隱私、憂心忡忡地嘮叨提醒,反而會讓孩子煩躁,加重其逆反心理,就有可能使得家長與孩子矛盾重重,衝突不斷升級。
良好的溝通:只分享、不教導
那解決之道在哪裡呢?解決之道應該是是父母如何支持使用手機的孩子更好地自我管理?
先問問自己:在孩子的問題上,我到底想要什麼?然後試著與孩子溝通。
父母與孩子有效溝通的前提是擁有良好的親子關係。
我們都有過這樣的經歷,很多時候我們苦口婆心地勸說,孩子卻一聲不吭,事後好像什麼都沒發生,這讓父母感到很傷心和無奈。
其實在溝通之前,孩子已經在心底拒絕了你。
所以任何的溝通前提都是良好的關係。
關係大於一切,有了良好的關係,才會有影響和溝通。
關係的建立,就是在日常生活中,對孩子點點滴滴地尊重、欣賞、鼓勵、回應中建立起來的。
當我們與孩子開始溝通時,需要放下所有的評判和家長的權威,安靜地傾聽孩子,接納孩子發生的一起事情,讓孩子感受到你的尊重和理解,然後試著問問孩子:
你需要媽媽(爸爸)怎樣才能幫到你呀?
你覺得手機帶給你的價值是什麼?
為什麼這些對你這麼重要?
你想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
要想成為你說的那種人, 你覺得如何進行自我管理呢?
如果給自己的自我管理能力打個分,十分是非常滿意,一分是相反,你給自己打幾分呢?
十分滿意的狀態是怎樣的呢?
如果你往上前進一個分值,你會做點什麼?
想像一下你的手機就是你的好朋友,如果他對你的自我管理提了一個小建議,那可能是什麼呢?
你覺得接下來我們可以做些什麼來一起進步呢?
我們進步後,你希望我們怎麼慶祝?
最後,父母別忘了整合回應一下孩子的思路(或者讓孩子自己整合),肯定孩子的努力,看到孩子的內在力量和能力,鼓勵他一定可以做得更好。
父母還可以分享自己學生時代的故事,或運用隱喻故事來分享自己的價值觀,加深與孩子的互動和交流。
記住:不教導,只分享。
限制孩子與異性正常交往易導致同性戀
孩子進入青春期了,生理上已經趨於成熟,心理和生理上都開始出現性的萌動和對愛情的美好期望,這本是個人成長的必然階段,也是這個年齡階段正常的心理生理反應。有性的萌動,這首先表明孩子的生理髮育是正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