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子女的過度關心源於父母的自戀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

(文/Susan Krauss Whitbourne, Ph.D.,譯/帶刺的薔薇)

現在媒體的共同主題都是宣稱:現如今的孩子都是以自我為中心的。

研究者哀嘆這一現象:我們的社會創造出了一代以自我為中心的孩子。

儘管許多的證據都不支持這一說法,但是這仍然是一個常見的誤解。

基於假設,人格心理學家認為,並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是以自我為中心的。

他們試圖找到哪種特定的家庭培養方式最有可能產生出以自我為中心的年輕一代。

理論上是這樣的,過度關心子女的培養方式通常都是有害的,因為極度敏感的父母可能培養出的孩子會認為自己理應享有一切。

比如說在2014年由美國瓦巴什學院的心理學家羅伯特·霍頓和塔納·特里奇發表的論文,大多數的研究表明參與者父母的培養方式與他們現在所形成的人格之間有著關係。

霍頓和特里奇發現,控制欲越強的父母,培養出的孩子的自戀程度也就越高。

然而,對於父母的過高期望和支持的回憶並不能夠預測孩子現有的自戀程度。

本研究同其他的研究一樣,都是從孩子的角度出發,驗證與培養方式的關係。

因為得出的所有培養方式的分值都是根據回憶得來的,而不是觀察。

從這個研究中,很難辨別這個與大量的文學創作有什麼因果關係上的區別。

沒有人注意到,父母的自戀其實是多麼普遍的現象。

當你考慮到這個問題時,就孩子而言,我們有理由相信相信父母在一定程度上也是自戀的。

根據定義,你的孩子就是你的延伸。

即使你認為這是由於本性,而不是由於後天你的培養形成的。

你已經投入了大量的東西在你的孩子身上,那麼接下來就是孩子如何在生活中體現他們。

在生活中,從孩子降生的那一刻開始,孩子就被認為是你的能力,價值觀的映射,甚至是包括體態方面的吸引力。

正是因此父母會儘可能的在一個嬰兒身上花費那麼大精力,通過購買衣服,鞋子,有可能的話還購買一些首飾,讓孩子變得時尚。

嬰兒是否穿著名牌的連體衣對於孩子的健康有什麼關係嗎?

從小時候開始,在心理方面,父母通過不同的方式投入了很多。

從孩子在足球場上的表現,到他們的能力,再到獲得名牌學校的入學資格,孩子們不斷地被提醒,父母是在多麼用心的培養他們。

即使在一些不太重要的場合,父母也知道他們被互相比較著,通過他們孩子的行為和特質。

逛超市結帳時,有所少次你苛刻地瞧著一個將孩子帶得一團糟的父母。

你在想,為什麼他們不能夠正確地管教自己的孩子呢?也只有一些後知後覺的父母才會忽視掉你那張鄙視的臉。

可以肯定的是,並不是所有的父母都是同樣的自戀,至少,在心理方面,不能夠將他們和自己的孩子分開。

由愛荷華大學的心理學家珍妮佛·麥凱布做了一個讓人印象深刻的實驗,她統計了大量的有關成千上萬的父母和他們培養出的孩子之間的關係:在母親的性格和放任的培養方式。

具有「內在化」特徵的母親(抑鬱或者是焦慮)不太可能展現出放任的培養方式,獨立於她們的人格特徵。

在文獻中,麥凱布這樣定義放任的培養方式即,實行放任培養的父母能夠設定一些界限,但是會儘可能的表達他們的關心。

放任培養方式的母親具有最高的宜人的個性特徵。

母親性格的變化(以及大多數父親性格的變化)可能影響她培養孩子的具體方法。

良好的教育,非病態的,隨和的母親在他們的孩子成長和成熟的過程中,最能夠忍受,或許他們是最有資格說,不管發生什麼,他們都愛自己的孩子,同時隨著孩子的不斷成長與能力的增強也給孩子提供與之相適應的結構。

我冒昧地猜測,即使是最穩定,最隨和,最和諧的父母,對他們的孩子也有著很強的興趣。

事實上,很有可能是要強的父母將自己的虛榮心強加到孩子身上,父母認為孩子應該和自己一樣工作努力,得自己照顧自己,而不應該得到特殊的待遇。

也有一種可能是,成為過度關心子女的內疚感使得一些父母強迫他們表現出與自己以前不管子女做什麼都要幫助他們的意志相反的行為,我們越是教育那些害怕自己變成過度關心子女的那樣的父母,就越會影響他們的天性,在情感和身體方面給予孩子最好的。

一般而言,我並不是特別關注進化心理學,但是我認為父母需要將一定程度的虛榮投注在他們孩子的身上,以便讓他們具有生存的意識。

如果我們在擔心我們孩子的行為方式,那麼我們也應該警惕我們自己的行為,甚至需要更加的關注。

我們正在做的是可以確保我們人類的延續。

那就意味著,我們需要花費超出我們承受範圍的較多在這些後代的身上,但是這僅僅是保證他們的成就,而非我們自己的。

[心靈咖啡微信號:psycofe]

(閱讀更多心理學文章請進入「心理學人」 ——心理學圈子裡的人都在這裡!)

編輯推薦: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