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不定我能培養出下一個郎朗!來自一位琴媽的真實分享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樂感說

微信ID :yueganshuo

最懂家長的鋼琴公眾號

學音樂,大概99%的孩子都是在家長的提議下進行的,尤其是從很小就開始學鋼琴的小孩。

然而,任何樂器的學習,都是伴隨著各種狀況頻出。

我經常聽到很多周圍媽媽的親身經歷,千篇一律指向一個結果——花重金買來的鋼琴,閒置在了家裡。

扔不得,捨不得,唉聲嘆氣,百味雜陳。

我的小孩從4歲開始接觸鋼琴,已經學習了兩年半的時間。

這兩年半的時間裡,突然發覺,整個學習過程,就像小時候聽的《小馬過河》這個故事,讓孩子學習鋼琴,既沒有想像中那麼困難,也不像一開始期望的那樣簡單。

學鋼琴中,各種因素都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跟孩子的溝通很重要,每日的堅持也重要。

作為一位媽媽,我知道自己需要用「智慧"啟迪孩子的「智慧」,在這裡有一些自己的看法和經驗,很想跟大家一起分享:

我們真的是讓孩子成為所謂的鋼琴家,才學琴的嗎?

首先作為一個家長,我們首先要正式一個問題:讓孩子學鋼琴,是為了培養他對音樂的興趣,當做一個愛好,業餘活動,還是希望他將來走演奏道路?專業培養?鋼琴家?這是完全不一樣的。

業餘學琴何必太正規!中央音樂學院周海宏致琴童家長!

我的家族裡幾代都沒有出過所謂的音樂家、鋼琴家、作曲家。

可是,音樂卻澆灌了幾代人。

我知道,父輩田間耕作,唱幾句哼幾句是放鬆心情,愉悅內心。

到了自己這一代,聽天王的歌長大,流行音樂成為青春時光中的心靈伴侶,聽聽歌完全也成為一種生活的休閒方式。

而今,音樂不再是一個單獨的門類,它做為一種視聽藝術,更多地被各種信息技術手段所運用。

APP、門戶網站,多種交互手段的運用,都揉進了音樂這種藝術元素。

未來需要的人才是怎樣的呢?專才,卻有著綜合素養的,想必是社會新寵。

中國十幾億人才出了一個郎朗一個李雲迪,可是未來,有著藝術修養的孩子卻可以有著多元化和多樣性的選擇。

音樂是一門視聽藝術,學琴前必要的音樂薰陶會讓學習變得遊刃有餘。

我看過太多家長,在學琴之前,沒有經過任何的必要準備,便生拉硬扯地讓孩子學習鋼琴。

鋼琴最開始的學習,是很簡短的音符練習,不優美、不動聽。

孩子會覺得非常枯燥、無味。

久而久之,孩子練琴的時候,指法不好,節奏不穩,自信心不足,加上家長方法不當,直到有一天,孩子徹底罷課……我覺得家長如果打算讓孩子學琴,平時的音樂薰陶很重要。

聽的薰陶

從出生開始,有必要給孩子聽一些兒童音樂加以薰陶。

隨著孩子逐漸開始長大,更是要有意識地以一些古典音樂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的音樂欣賞。

再大一點的可以聽一些比較複雜的鋼琴曲、小提琴曲等純音樂,久石讓的音樂小孩子一般都會引起共鳴,不妨聽聽看。

日常的節奏訓練很必要

一些押韻、朗朗上口的兒歌,可以跟孩子一起說一說。

很多兒歌、古詩都是有韻腳的,不妨多讀給孩子聽。

還有一些訓練節奏的小遊戲,可以跟孩子來玩玩,既有益於親子溝通,又能增加孩子對音樂的興趣。

多做一些音樂律動

通過身體動作把自己聽到的音樂表現出來,例如跟著曲子打節拍、跳舞等。

這樣既可以培養樂感,還可以很好地調動感官,開始對音樂有基本的鑑賞能力。

奧爾夫音樂,還有一些律動曲,可以讓孩子跟隨音樂,表現自己的情緒。

不要用自己的「金錢投入」而綁架孩子,這對孩子不公平。

「我辛苦掙來的錢,都砸在了鋼琴上!你還不用功……」「孩子你怎麼那麼不懂事呢!你知道學一節鋼琴課多貴嗎!」「我每天辛辛苦苦都是為了你,你怎麼就一點兒也不爭氣呢!」

這樣的話,我聽過太多回,聽周圍的鄰居、身邊的朋友講過。

此言一出,便是永久性的傷害。

這種話無形中變成了一種壓制和交換,這個邏輯就是,家長那麼辛苦了,孩子就要硬著頭皮學。

可是,這個決定真的是孩子願意接受的嗎?

基於這種教訓,我沒有跟小孩說這句話。

只是買來鋼琴那天,輕描淡寫地告訴他,家裡來了一位新朋友——鋼琴,如果你善待它,它會發出美妙的音樂;如果你不善待它,它會生病,會壞掉,你一定要像愛護你的「毛毛蟲」玩具那樣要好好對待它。

✦啟蒙老師很重要

我看過一個畫面,那是一年前,因為搬家,只好在附近找了一個樂器培訓機構。

那裡的老師排課很滿,據說一個周末要連上至少6-8節課。

老師講課基本都是沒有表情的。

一天,在人滿為患的鋼琴教室外的大廳里,一架鋼琴凳上,坐著兩個人。

一邊是滿臉嚴肅的鋼琴老師,一邊是虎視眈眈的家長。

一個調皮的男孩坐在中間,一會兒吐舌頭,一會兒東倒西歪,老師和家長顯然都煩透了,因為大廳里坐滿了等待的其他孩子的家長……於是,整節課40多分鐘,一半的時間用在了維持課堂秩序上。

那段時間,因為工作原因,我也經常顧不上送小孩練琴。

突然有一天,他在家裡彈著彈著就開始嚎啕大哭,「我不想學了……」我驚愕……天底下的母親是最能第一時間捕捉孩子的內心的。

心想,一定是他練琴的時候碰到了什麼事情。

第二天有節課,我專門去聽了一整堂課。

聽完那節課,我就果斷地退了費。

在我看來,五線譜上的音符有著奇妙的規律,對於一個5歲的小孩,鋼琴課上要去死記硬背每一個音符的具體位置,而且一節課有將近20分鐘的時間,一直在重複……學琴的樂趣何在?音樂的魅力何在呢?

後來,很幸運,我遇到了一位非常會教的鋼琴老師。

即便是一個音階練習,她也能教出很多花樣。

小花貓一樣輕輕彈,士兵行進一樣有力彈奏,用跳音的方法彈……一節課將近一個小時,孩子一直很專注。

一年過去了,小孩的手型問題基本上克服了,變化之大,進步之大,令我們詫異。

我想,一位好老師,像是一把鑰匙,打開了孩子的一扇學習的大門,反之,就是徹底堵上這扇門。

所以,還是那句話,啟蒙老師太重要!

鋼琴重在練習,每日的堅持很有必要,量變絕對引起質變。

樂器的學習,在於熟能生巧。

對於初學的孩子來說,每日保證1個小時的練習,是非常必要的。

可是,孩子對時間是沒有概念的,所以父母的引導很重要。

規定每天練琴固定的時間段

這個時間,可以讓孩子自己來選,當然家長自己也可以幫孩子選擇。

但是一旦選擇了,就要堅持原則,每天到時間了一定要讓主動孩子練琴。

打卡式記錄方式

為孩子制定一個表格,每天練習完畢,自己畫對勾,這點很有效。

這張表格是一個很好的考量,從這張表格上,也能看到孩子每天、每個星期、每個月的進步。

比如哪個星期,因為有事情耽擱了,學琴進度上會有減慢,也會在上面特別標註,這樣正向的評價,也會讓孩子知道,其實每一天的積累看似微小,其實很重要,很重要啊!

切勿用「趕緊練,練完了就可以玩了。

」,或者「你練完了就獎勵你什麼什麼。

這些語言已經透漏出「鋼琴很無趣的」暗示,也在透支孩子的積極性,這樣的方法絕對不是長久之計。

每周約定時間見老師

學琴不只是孩子要上課,家長也要積極掌握孩子的學琴動態。

鋼琴每周一節課,需要去見老師,有時,因為孩子練得不夠熟,或者有個星期因為生病、其他事情,耽誤了練琴,小孩內心裡就會很忐忑。

家長要提早知道孩子的內心,如果是客觀原因,希望老師可以一起理解,如果是主觀原因,那就下次好好練習。

切勿恐嚇,這樣反倒會適得其反。

經常有很多孩子,「三天打漁,兩天上網」,這個星期去,下個星期不去,最後變成家長妥協,時間再一長,重新撿起難度就更大了。

樂器學習的連續性很有必要。

這僅僅是一位媽媽和孩子真實的練琴經歷,僅代表個人觀點,如有不妥,請批評指正。

希望所有的琴童媽媽可以找到孩子的長處,讓孩子可以收穫更多的成長!

往期精選

【必備音樂課】揭秘:鮑勃·迪倫獲諾貝爾獎的秘訣!

業餘學琴何必太正規!中央音樂學院副院長周海宏致琴童家長!

跟著動畫片get音樂知識,有趣又過癮!

2016藝術特長生加分政策出台!

【必備音樂課】這位9歲的鋼琴師讓無數人開始學音樂!

哈佛大學推薦的20個保持快樂的習慣

幫孩子堅持練琴,這九件事你做到了嗎?

【必備音樂課】為什麼我們會被一段旋律「洗腦」?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找個專業負責的鋼琴老師很難嗎

我家大寶今年7歲多,正在學習鋼琴,到目前為止已經快11個月了。在這期間,我們參加了3次比賽,第一次比賽拿了一塊銀獎,第二次比賽在眾多選手當中以前5名的好成績進入了複賽,在複賽中也有著很出色的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