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隨意給孩子貼上「膽小」的標籤,「認生」真不是多大的事兒!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以前寶寶見人就笑,可是現在怎麼一見人就哭,朋友、鄰居想抱抱我們家孩子,還沒等到伸手寶寶已經哭的不行了。

有的家長一看孩子哭就又著急又生氣,一個勁兒的說「你怎麼膽子這麼小呀?你怎麼這麼怕生呀!」其實幾乎每個寶寶在一段時期都會經歷這個所謂的「認生期」,德國的教育學專家Christiane博士曾經說過:「寶寶的認生期隨著他的成長而自然產生,很可能在一夜之間,認生期就到來。

認生表現

認生是指6~8個月左右的幼兒能夠準確分辨媽媽和他人,並主觀排斥他人的現象。

這有別於和媽媽分開後的恐懼不安心理。

分離時的不安感出現於嬰兒期6~12個月,是孩子認識到自己和媽媽屬於不同個體後的一種不安心理。

寶寶認生是他情感發展的第一個重要里程碑。

寶寶可能會變得很粘人,只要碰到新面孔(哪怕是熟悉的人),他就會感到焦慮不安,如果有陌生人突然接近他,寶寶也可能還會哭起來。

所以,媽媽如果碰到這樣的情況,不用感到奇怪,這是寶寶正常的表現,媽媽們不用太過擔心。

發展過程

  • 小於4個月

一般不會認生。

因為這個時候他對周圍的一些新鮮的事物,都感到比較好奇,包括不熟悉的陌生人。

對任何人的引逗,他都會報以喜悅與微笑。

  • 4—5個月

對陌生人會出現「警惕地注意」現象。

他們會來回地注視、比較陌生人與熟人(主要是媽媽)的面孔,對陌生人的臉注視的時間會更長些。

  • 5—7個月

在陌生人面前寶寶會出現較明顯的嚴肅、緊張的神態。

  • 7—12個月

有些寶寶面對陌生人會有哭鬧、迴避等較強烈的情緒反應。

「認生」達到高峰。

隨著寶寶的逐漸長大,以後「認生」表現會逐漸減弱。

並不是所有的寶寶都有認生表現,而且寶寶一出生並不認生,他的認生更多的是在環境的影響下逐步發展起來的。

  • 1~2歲:獨立和依戀並存

1歲多的寶寶已經開始有了要離開父母的懷抱去探索周圍環境的慾望,但對父母和親人仍然非常依戀,一旦遇到他從未見到過的人和物體,就可能表現出膽怯的樣子。

  • 2~3歲:依然會怕生

此時寶寶仍然會對陌生人和陌生情景感到恐懼,這是寶寶發展的共性。

此外,由於遺傳因素的差異,寶寶出生以後所處的家庭教養環境也千差萬別,因此每個寶寶認生的程度也存在很大的差異。

寶寶長大後還「認生」4大原因

孩子「認生」不是問題,隨著寶寶的逐漸長大,「認生」表現會逐漸減弱。

但當他們過了3歲,甚至到了上幼兒園還一直害怕生人,家長就需要注意了,導致這些孩子特別「怕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1、天生性格拘謹

有些寶寶生性內向、害羞或膽小,加上與外界接觸的機會不多,必然容易怕生。

2、互動機會少

現在很多寶寶都由老人帶,很少跟鄰里往來,再加上老人怕寶寶出危險,很少帶寶寶外出玩耍,孩子缺少與人交往的經驗,心理上也認為只有和家人在一起最安全、最自在,而見到陌生人則感到不安全。

3、情感飢餓

有些父母工作太忙,把寶寶交給保姆照料,儘管保姆也很盡心,但無論如何都取代不了父母;也有的父母對寶寶沒耐心,經常因為各種原因呵斥寶寶;或者夫妻感情不和,家庭缺乏溫暖也可能使寶寶缺乏安全感。

4、教育不當導致

★有的父母怕孩子單獨外出會闖禍,而嚇唬孩子,孩子變得膽小,怕見生人;

★有的父母怕孩子外出受到別人的欺侮,怕吃虧、學壞,認為還是關在家中好;

★有的怕孩子與人接觸傳染疾病,情願將孩子閉門獨處。

★這些因素很容易使嬰兒期自然的「怕生」現象延續到幼兒期,讓孩子變得不合群、不願與人交流,久而久之,就會不知道如何與他人交流,變得孤僻,甚至還會影響到兒童和青年時期的個性和人際關係。

應對「認生」反應的兩個誤區

把孩子放到陌生人堆里「脫敏」

案例:大約7個月左右的時候,卉卉突然變得十分害怕陌生人,媽媽抱她出門時鄰居想摸摸她也嚇的哇哇大哭,面對孩子突然改變的「性情」,奶奶以「過來人」的經驗建議媽媽經常帶卉卉多接觸一些人,理由是孩子習慣了就好了。

媽媽聽信了奶奶的建議,有空就把卉卉抱到小區的廣場地帶去「見世面」,然而,讓奶奶和媽媽沒想到的是,經常被抱出去的卉卉不僅沒有出現那種對陌生人的「習慣化」反應,而且怕人依舊,甚至出現了更粘媽媽的行為。

解析:為什麼會出現這種事與願違的情況呢?這是因為,對於兩歲甚至三歲之前的孩子而言,安全感是他們第一位的心理需要,生存本能會告訴他們,他們還沒有力量去獨自面對陌生的世界,須得媽媽的保護才行,讓她恐慌的情景,只會讓她更加頻繁地投身媽媽懷抱尋求支撐。

所以,幫孩子克服認生的習慣,最重要的不是把他們推出去,而是跟她建立更牢固的親子依戀,孩子的感情得到充分滿足後,才會發現這個世界的美好,才會產生對外界的信任,進而積極面對媽媽以外的人和事。

2刻意避開陌生人以保護孩子

案例:冉冉6個月時開始進入認生期,起初父母一度為冉冉的變化感到焦慮,但從專家那裡得知認生是孩子生長發育過程中的正常表現、不認生反而是依戀關係不明確的表現之後,就一下子釋然了,轉而開始保護起孩子的認生行為來:帶孩子出去,總是盡力避開有人的地方,怕孩子受驚,也不敢輕易請別人來家裡做客了,恐怕孩子受了驚嚇。

結果,冉冉在媽媽的呵護下,變得越來越膽小,都兩歲多了,出門見到陌生人還是六神無主。

解析:對於孩子來說,「認生期」的確是一個值得尊重和理解的階段,但尊重和理解不等於過分保護孩子,人為地凈化孩子的生活環境,實際上是對孩子成長條件的剝奪,不利於孩子在真實的生活中自然地展開自己的成長曆程。

因為對於認生期的孩子來說,陌生人是可怕的,但同時也是他們正常的社會化必須面對的,家長需要做的,不是如何幫孩子迴避,而是如何幫孩子面對。

否則,失真的環境裡里成長出來的孩子,即使能暫時避免陌生人帶來的「短痛」,也難以避免今後難以和陌生人自然交往的「長痛」。

科學引導孩子渡過認生期

雖然有些媽媽會認為認生對於寶寶的生存也有積極的意義,可以保障寶寶生存的安全問題。

但是認生畢竟阻礙了寶寶與外界的人際溝通,對以後的成長也很不利。

所以為讓寶寶變得大方開朗不怕生,媽媽應在孩子六七個月、剛進入「認生期」時就開始干預。

因為家長的教育方式也會影響到孩子「認生期」的長短和出現的早晚。

只要用對方法媽媽不必太過緊張,因為你可以幫助寶寶輕鬆度過認生期哦!

1、走出家門

在寶寶3—4個月以前還不懂得認生的時候,媽媽可以有意識地帶寶寶走出家門,以幫助寶寶儘早適應他可能接觸到的各種社會環境。

經常帶寶寶去社區廣場、花園綠地等人多、小朋友比較多的場合,讓寶寶看看周圍新鮮有趣的環境,感受不同人的聲音和印象。

在出外集體活動中要避免眾多陌生的面孔同時出現,或眾多的陌生人七嘴八舌地一起與他打招呼或爭搶著抱他、逗他等,這樣會增加他害怕的心理。

2、多接觸不同的人但不讓陌生人貿然親近寶寶

有些寶寶只喜歡讓媽媽一個人抱,除媽媽之外的其他家庭成員一抱就哭,這是因為平時對外人接觸不多,每天只看到爸爸媽媽。

媽媽可以嘗試著讓其他家庭成員多抱抱寶寶,在他們抱的時候媽媽可以暫時離開一會兒。

讓寶寶慢慢熟悉除爸爸媽媽之外的陌生人。

可以先從家裡人開始,然後再是其他不熟悉的人,比如爸爸媽媽的同事、朋友、鄰居等。

如果寶寶表現出對陌生人的抗拒,就任由他自然地活動,當寶寶保持距離觀察到對方是「不危險」的,就會放鬆警惕,這個時候再慢慢地用他感興趣的方法跟他玩耍就很容易被接納。

在被接納前,千萬不要著急接近或者接觸寶寶身體,不然就前功盡棄了。

3、不羨慕其他寶寶不認生

小朋友之間難免有對比,但是每個寶寶都有其獨特地與生俱來的氣質,有些寶寶確實比較不怕生,家長沒必要埋怨自己的寶寶膽小。

如果家長的你是屬於言語謹慎的類型,你們可以考慮請一位生性活潑開朗的成人加入你們的養育團隊,比如祖輩、朋友、保姆、老師等都是可以的。

這樣對寶寶儘快順利度過認生期很有幫助。

4、迎合寶寶的愛好心理

即使寶寶有認生的表現,可由於孩子的天性,寶寶還是比較喜歡跟那些比較年輕的阿姨或者小寶寶待在一起的,因為年輕的阿姨讓他有種媽媽般的感覺,而從小寶寶身上他可以看到自己的「影子」。

當媽媽帶寶寶出去玩耍時,可以抱著寶寶跟那些阿姨或者小寶寶打招呼,跟他們一起玩。

讓寶寶知道除了家裡人之外,其他人也都是和藹可親的,不用害怕、膽怯。

儘量讓寶寶可以逐步接觸不同的人群,包括戴眼鏡、帶帽子等有點特徵的人,慢慢地寶寶就會適應他們,不再產生戒備心理。

媽媽不妨在家裡偶爾戴個眼鏡或帽子來讓寶寶慢慢習慣這樣的人群。

5、給寶寶安全感

寶寶認生一般都與「害怕」有關,所以媽媽及周圍接近寶寶的人都要給寶寶一種安全感。

媽媽以及家人平時都要保持態度溫和、情感穩定,不要忽冷忽熱,尤其在寶寶哭時,更要有耐心,不能訓斥寶寶,雖然他還聽不懂大人的語言。

媽媽也要提醒親朋好友,接近寶寶時,動作要慢一點、溫柔些。

千萬不能很突然地將寶寶交給「陌生人」抱,這樣會加強他的戒備和緊張心理,讓他沒有安全感,以後會更害怕接觸陌生人。

當然,即使了做了各種引導,家長也不要報以立竿見影的期望,有的孩子可能無論家長如何努力,在一定時期內都非常排斥陌生人,一般來說這都是性情決定的,這個時候,家長也應該尊重這一現實,不強迫孩子,允許孩子在自己性情的基礎上慢慢成長,要相信時間可以改變許多問題。

三歲後的寶寶若依然認生,父母不要給寶寶貼內向,不禮貌的標籤,不要老在孩子面前提他認生害羞,父母應該以行動幫助孩子,比如多帶孩子外出,教孩子如何交新朋友,教孩子打招呼等。

認生的孩子也許只是有點害羞,可是不認生的孩子可能存在大問題!

1、 沒有親子依戀。

你家孩子從來不認生,什麼人都跟,不找媽媽(平時照顧他的人),那說明你家孩子跟你不夠親近,沒有形成穩定的親子依戀關係。

這對孩子來說是不利的,他會缺乏安全感,缺乏對父母的信任感,長大了會很自我,喜歡與父母長輩領導等作對。

2、 也許是智力低下的表現。

由於腦部發育遲緩,智力比同齡低,孩子的觀察力,記憶力,情緒表達力,認知能力發展不夠,從而辨別不出媽媽(照顧自己的人)與其他人的區別,因此,沒有認生現象。

3、 孤獨(自閉)症的可能性。

孤獨症兒童,對外界事物不感興趣,不能察覺他人的存在,也不能分辨媽媽和其他人的區別,不能形成與母親的親子依戀關係,當然也就無所謂認生了。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寶寶怕生怎麼辦?學會這幾招就夠了!

寶寶怕生怎麼辦?在家時活潑愛說,一到外面,就躲在媽媽身後不敢跟小朋友玩。或者生人來家時就會害怕甚至大哭。什麼是寶寶怕生?「怕生」是寶寶社會性發展到一定程度的體現。它是寶寶感知、辨別和記憶能力、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