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麥家寫給兒子的信,原來大作家也會遭遇孩子的青春期叛逆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朗讀者》中麥家寫給兒子的信感動了許多父母,也讓人們感嘆,原來成功的作家也會遭遇孩子青春期叛逆這個問題。
心理專家們告訴父母,叛逆即成長。
麥家與兒子的故事,讓父母們心有戚戚焉。
近日,在央視打造的《朗讀者》中,茅盾文學獎得主麥家朗誦了寫給兒子麥恩的家書。
節目播出後,這封信被觀眾稱作「2017最美家書」,刷爆了朋友圈。
麥家分享了自己與兒子的一段往事:初二時,孩子突然封閉了起來,整整3年把自己關在房間裡,除了吃飯、上廁所,幾乎不離開房間,與他的交流也少得可憐。
為了不重演自己與父親之間的矛盾,麥家選擇陪伴孩子。
請老師到家裡來,甚至自掏腰包開了一家培訓機構,希望兒子能和同齡人在一起,但還是以失敗告終。
「陪伴他,說得難聽一點,就是陪伴一頭老虎,你得小心翼翼。
」麥家回憶當初說。
這句話令許多父母心有戚戚焉。
青春期就像洪水猛獸,父母們好擔心,一夜之間自己那個乖乖的小孩會消失。
他們把叛逆當成一件可怕的事情,打壓青春期叛逆成為很多父母的交流話題,有些父母甚至認為自己孩子沒有表現得叛逆是一件驕傲的事情。
我們詢問了一些心理諮詢師,聽聽他們怎麼談青春期叛逆問題。
叛逆,健康成長的必然過程
「心理學上有一個分離個體化的概念,第一個分離個體化的發展時期是0~3歲,第二個分離個體化的發展時期是12~18歲。
」心理諮詢師小亞說。
第一次分離,孩子會感覺到自己和父母是兩個獨立的個體,但仍然生活在一個家庭里。
第二次分離,孩子要慢慢離開原生家庭,獨立走向社會。
青春期的叛逆,來自孩子們渴望獨立的心。
這是發展中的必然過程,也是一個很健康的過程。
「幾乎每個孩子都會測試你的底線,當然,孩子的叛逆程度是不一樣的。
別人家的叛逆孩子可能是你心中的好孩子。
」心理諮詢師楊傑說。
或許你渴望一個聽話的孩子,但是在心理諮詢師眼裡,這未必是好事。
「青春期階段,孩子太聽話可能是因為害怕外在世界、害怕對生活負責、害怕做決定。
聽話的孩子當然好相處,但是他們就沒辦法真正成為自己。
」小亞說。
青少年需要質疑周圍的世界,他們借著質疑,來擁有自己的想法和行動。
當然,因為缺少經驗,所以會走彎路、會失敗。
家長需要知道的是,失敗沒關係,因為失敗是學習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環。
「建議父母們不要把不切實際的期望放在孩子身上,要慢慢地、小心地把屬於孩子的責任還給孩子。
」楊傑說。
區分「正常叛逆」和「問題叛逆」
那麼,是不是所有的叛逆行為都是正常的,有利於孩子發展的呢?在心理諮詢師看來,叛逆也分正常和問題。
「有些叛逆是發展中正常的現象,但是,有些叛逆需要重視。
比如,父母關係不好、管教方式太嚴苛或者太放任,家裡大人酗酒、虐待孩子等等,又或者孩子結交了一些不良的朋友。
」小亞認為,在這種情況下,首先應該處理的是環境因素,而不是只盯著孩子的行為。
幫助孩子順利通過叛逆期,一個關鍵的問題,就是你需要確定孩子的叛逆屬於正常的還是需要特殊幫助的。
正常的叛逆期,會讓孩子增加獨立性、責任感和自我管理能力。
孩子不會無理取鬧地挑戰所有的規則,也不會把父母、老師當成敵人。
要做到這些,需要父母和孩子保持良好的交流。
「父母要對孩子真正感興趣。
多問問題,少給建議,只在必要的時候給孩子一些指導和限制。
」小亞說。
但是,在這個階段,一些父母會感到難過,覺得自己被拋棄了。
「孩子長大了,不是我們永遠的小寶貝。
如果你不給孩子成長的空間,他們現在或者以後都會以更具破壞性的方式來『回報』你。
」楊傑建議父母們要調整自己的心態,接受孩子長大的現狀,學會放手。
如果孩子總是挑釁,動不動就暴怒、撒謊,對老師、父母態度很消極,甚至完全不接受成年人的任何鼓勵和指導,那麼你可能要考慮,他的生活環境中有哪些方面給了這個孩子很大的阻礙。
「如果孩子生活在一個很壓抑的環境裡,和大人的關係就會變得緊張。
這樣的叛逆最讓父母難以忍受,而且這種反叛會延緩孩子走向真正的成熟和獨立。
」楊傑說。
對待叛逆的基本原則是接納和溝通
「叛逆的一個很大表現,就是不聽大人的話,想自己做點事情,父母發現這明明是彎路,可孩子根本不理睬。
」小亞說,如何重塑規則,是青春期父母們的一個功課。
如果是原則性的規則,那麼既然定了,可以在一些情況下靈活處理,但是不能隨意變化。
孩子會從這些規則中看到你對他們的期望,你希望他們做什麼、不做什麼。
如果隨隨便便就可以改變的話,孩子會迷惑,而且會認為其實規則是可以隨便挑戰的。
「雖然規則很重要,但是父母還應該讓孩子感受到,雖然你破壞了規則,這個行為是我不能接受的,但是你這個人仍然可以得到我的愛和支持。
」楊傑表示,父母要把孩子的行為和這個人區分開,只有這樣,孩子才會有穩定的安全感和高的自我價值感。
青春期的孩子已經不是小孩子了,如果家庭要給孩子設置規則和限制,那麼應該讓這些孩子參與進來,擁有一些決策權。
「家長自己要有一個判斷,哪些規則的靈活性大,哪些規則的靈活性小。
孩子有自己的一些想法,家長不要總是反對,就算是有些事情不允許做,那麼你也要給孩子一些自由,去做其他一些可以接受的行為,這樣,就不會激發過度反叛的情緒。
畢竟,讓孩子擁有自我管理、自我決策的能力,才是父母最終的目標。
」小亞說。
心理諮詢師們建議父母們不要因為孩子進入青春期,就認為自己不用管了,其實,這些孩子仍然需要父母的陪伴,比如和他們一起做一點有趣的事情,如果能讓他們吃驚和佩服你的能力,孩子們就會更願意聽你的建議、接受你的幫助。
「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建議送給父母,那就是多多接納青春期的孩子,因為大人自己也不完美。
就算他們有時候看起來真的很討厭,但是還是要多原諒、多鼓勵。
」楊傑說。
別和青春期的孩子較勁
場景一:上初三的兒子染起了黃頭髮。父親:「誰允許你染頭髮的?你照照鏡子,活脫脫一個小流氓,明天不染回來就不許進家門!」兒子:「我就是喜歡,為什麼要聽你們的?」父親:「我是你爸,我就要管你。不管成...
孩子進入叛逆期,家長該如何調整心態
通常孩子從十二、三歲開始進入青春期,隨著青春期的到來,叛逆也隨之而來。昔日乖巧聽話的孩子,好像一夜之間就變得桀驁不訓,處處跟家長對著幹,以此為樂似的。家長在困惑不已的同時,又煩惱重重。雖然青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