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麼陪孩子讀繪本,等於白讀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讀繪本的好處,之前我們在《為什麼要讀繪本?寶寶3歲前不可錯過的經典繪本》一文里說過。

它既有助於幫助孩子建構精神世界,引領閱讀,激發閱讀興趣,促進心智化發展,又有助於培養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質和行為習慣,還是一種很好的親子交流手段,有助於增進親子感情,促進兒童身心健康發展。

不過對大部分的家長來說,對讀繪本這件事,存在著一些誤區。

著這些誤區陪孩子讀繪本,不僅沒好處,可能會還越讀問題越多。

讀繪本就是為了識字

對於有些家長來說,不管是什麼形式的閱讀,繪本也好故事也好,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教孩子識字。

圖畫匆匆帶過,總是把時間停留在空白的文字上。


「寶寶這個字怎麼念啊?」

「媽媽昨天教過你啊,你再想想念給媽媽聽。

如果寶寶不認識或是答不出,家長就會反覆去強調這個字,故事也不好好講了。

長此以往,就大大降低了孩子閱讀的興趣。

日本的繪本之父松居直說過:「讓孩子提早認字,或強迫他們早日養成自己看圖畫書的習慣,很容易讓孩子形成閱讀障礙,還會破壞孩子的想像力。

而且學齡前的寶寶,對於視覺形象更敏感。

讀繪本里的圖畫,是兒童觀察力發展的重要途徑,也是培養想像力和審美情趣,這正是繪本閱讀最珍貴的地方,而不是識字。

頻繁提問讓孩子做出回答

比如,讀完繪本上的故事後,你是否會對孩子提出類似問題:這本書好看吧?這本書講的是什麼故事?後來怎麼樣了?有幾隻狼?為什麼小白兔會被吃掉?

這樣的提問會導致一個問題:孩子聽故事就不是輕鬆愉快的了,因為故事有趣,孩於被深深吸引,正欲進入故事的時候,卻突然緊急剎車.去準備過後的提問。

這一輪準備過後再要進入故事時,又會想起媽媽的提問。

在這種拉拉扯扯的狀態下聽完故事,媽媽的讀書指導就開始了。

繪本不是教科書,更不是問題大全,它應該是孩子的快樂泉源。

讀書不是修行,而是享受。

尤其在孩子小的時候,大人要多花心思,讓他們高高興興地讀書。

想通過故事講明一個道理

很多家長都有語文閱讀理解的後遺症,看到一個故事總是想深挖背後的內涵,以至於我們國產的動畫片、繪本,也總是想讓寶寶們看了以後,就能明白一個道理。


有些家長讀繪本的結束方式,可能都是千篇一律的「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以後我們不能這樣做,知道嗎?」

但三四歲的寶寶,都還沒有抽象思維的能力呢,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也不足,對道理、意義沒有太多的感知能力。

他們主要是通過欣賞故事中的人和事,投射主人公的行為,來獲得正面人生體驗。

把繪本當教材

在很多繪本的購買評論里,同一本繪本都可以看到類似兩種截然相反的評論:

一些媽媽說:不錯,給寶寶帶來了很多歡樂!

一些媽媽說:根本不值這個價,內容挺無聊的,學不到什麼東西。

你給孩子買繪本的出發點,是讓孩子快樂,還是讓孩子學習?

對於孩子們來說,看著圖畫書,一個人沉醉在幻想世界的這一刻,正是他們與繪本的故事世界融為一體的一刻,也是孩子們真正在閱讀繪本的一刻。

只想通過繪本讓孩子學會點什麼的行為,其實是在破壞圖畫書對孩子們起得真正重要的作用,也剝奪了孩子從繪本中感受到的樂趣。

別的孩子都在讀

閱讀是件很有個性的事,市面上流行的或鄰家孩子、成人自己喜歡的繪本,並不一定對自己孩子的口味,需要父母細心觀察,發現自己孩子的閱讀傾向與愛好,用心挑選,而不是照單全收。


想讓孩子愛上閱讀,並更好的發展他自己的能力,上面的這些誤區一定要避開,否則就可能白忙活了。

不知道這些誤區,你中了幾個?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