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嚇式教育毀孩子,孩子不是「嚇」大的,應該是「愛」大的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01


前兩天童話爸爸在《孩子愛撒謊怎麼辦》里,說到不贊同家長們用《狼來了》的故事來教育孩子。

為什麼?

因為這是一種恐嚇式教育。

中國父母在一代代的恐嚇教育過來的。

不聽話?金兵來了。

還要哭?紅毛野人來了。

你敢頑皮,就把你餵老虎。

你不守規矩!就抓警察那裡去。

你還哭!把你送醫院去!

……

數據最能說明問題。

上圖是重慶市教科院幾年前發布的《重慶市中小學生家庭教育發展現狀調查報告》。

報告顯示,認為「教育孩子,不能採取打的方式」的家長只占35.2%,而認為可以採取「打」和「嚇唬」方式的家長比例卻高達64.1%。

可見,採取硬性教育的家長並不是少數。

02

當然,國外的孩子也經歷過被恐嚇。

《小紅帽》就是教導孩子們不要不聽大人的話輕涉險境,否則會有大灰狼吃掉你哦。

對於孩子們,我們習慣把外界妖魔化,以此來震嚇孩子。

去看病,我們把醫生加上可怕的標籤,把白大褂和打針的痛楚聯繫在一起。

孩子上幼兒園,上小學,我們也強調幼兒園和小學裡老師是威嚴不講情面的,那裡面是囚牢般的不自由不快樂。

對孩子眼下的不合心意,我們總是給他安排一個充滿險惡陰影滿滿的前景——

設想:

不好好學習,就等著去掃大街。

成績不好,你就要去討飯吃。

再不用功,你就跟隔壁×××一樣,當個廢物!

03

當我們恐嚇孩子時,我們怎麼了?

對孩子的恐嚇式語言,是我們自己的一種心理投射。

每一種恐嚇,都是擔憂,焦慮。

焦慮的底層,是深深的無力感、失控感。

家長自己的力量hold不住孩子,於是藉助更虛幻的「強大力量」恐嚇孩子。

我們害怕孩子不聽話,害怕孩子撒謊,害怕孩子不認真學習……一切都是我們自己的害怕和恐惶。

我們覺得孩子不在我們的理想狀態內,孩子的行為讓我們有失控感,我們擔心孩子因為一時的成績不好學藝不精,於是馬上貼上一個沒有出息的標籤。

這種心態與急火火地拔苗助長沒有區別。

根源還是家長們困於自己的焦慮,不能安於當下,把未來悲觀化陰影化。

04

恐嚇,給孩子帶來的是什麼?

年幼的孩子,他們會相信長輩說的一切。

於是他們真的會被震懾住。

可是,那一剎那,你能計算出孩子的心理陰影面積麼?

越小的孩子越能被大人誇張的表情和語言嚇住,心理受到的傷害也越大。

越是小的孩子,越需要安全感的建立。

可是,恐嚇的言行與安全感的建立背道而馳。

長期被恐嚇的孩子,心理上缺乏安全感,性格也會更內向,膽小。

心理學家告訴我們,這類處於恐懼壓力下的孩子,容易形成優柔寡斷甚至抑鬱的性格。

大一點的孩子,簡單的恐嚇已經不能收效。

這時採用嚇唬的方式,只會讓孩子覺得,父母愛撒謊,而且父母在他們心目中會更喪失權威。

這種孩子,在青春期會更容易表現出叛逆的行為,甚至做出偏激的行為讓父母后悔不迭。

因此,恐嚇式的硬性教育,結果只會與父母的初衷相違。

05

生活中的恐嚇隨處可見。

父母們可知,這是拿自己的威信在開玩笑。

真正的教育,在於做溫暖有理的支持者,身正言傳,滿足孩子對愛與約束的需要。

如何進行良好的溝通是家長們必做的功課。

恐嚇,是一種簡單粗暴的溝通。

說白了,是一種家長的「懶政」。

這裡童話爸爸順便推薦一本繪本——《怪老頭來了》

看看裡面的媽媽如何認識到自己的錯誤的。

教育是長期的春風化雨。

願每一個孩子,被溫柔以待。

孩子,不應該是「嚇」大的,應該是「愛」大的。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孩子膽小怕事 或是大人恐嚇所致

經常在生活中會見到這樣的情況,孩子在哭鬧的時候,家長們會對孩子進行恐嚇,例如說「你再吵鬧,別人會把你賣掉的」,或者是「再哭就把你送給別人」,雖然只會止住哭泣、乖乖聽話,但是孩子們並不是因為認識到...

「膽小鬼」是嚇唬出來的

「別哭了!你再哭大灰狼就來把你叼走了!」「要是再不好好吃飯的話,要飯的就來抓你了!」「還不睡覺是吧?老鼠會來咬你哦!」……

教育孩子切莫亂嚇唬

 近日,有這麼一則新聞:一個男童走失,好心的警察叔叔看到了前來幫助。沒想到見到警察,走失男童竟止不住嚎啕大哭。據悉,孩子之所以對警察恐懼,是因為家長平常會這樣嚇唬孩子:再「哭就讓警察叔叔把你抓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