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的好「三歲看到老」!性格形成的關鍵期應該怎麼教育孩子!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三歲看老」這句話大家應該經常聽到,這個時期應該就是孩子性格形成的關鍵期,所以在這個階段的孩子具有很強的可塑性,就看父母是否是一個好的「雕塑家」了。

每一個父母都希望將自己的孩子培養成人,所以在孩子3—6歲還可以塑造的時期要抓住機會,等孩子再大的時候,想改變就會很難了。


很多媽媽在一塊交流的時候會說自己的孩子有這樣的行為、那樣的毛病真的很頭疼,但自己又不知道該如何去改變這些不滿意的地方。

研究表明,在孩子成長的關鍵階段,他的性格特徵、志向理想、生活方式等都是在這時候形成的。

所以,幼兒階段的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小編是非常熱心的人,所以專門搜集了很多專家的建議,經過整理得出了3大點,希望會對媽媽們有所幫助。

1、孩子過於執拗

3—6歲的孩子已經有自己的表達能力,所以會有很多執拗的言行。

比如每天都是媽媽講故事,今天突然換了一個人就不行了;再或者孩子吃些需要剝殼的食物,自己剝不開也不允許別人幫忙。

還有就是孩子每天晚上都要抱著一個固定的物品睡覺,沒有它就不睡....看到這些不可思議的事情小編也是驚到了,怎麼會有這樣奇葩的事情,但卻是真實存在的。

其實這個年齡段是孩子內心建立秩序觀念的時期,他們會在生活中的小事上建立自己的原則,並且極力去維護自己的小秩序,一旦有人想打破這些,孩子內心會有很大的排斥性,所以會表現出這些不可理喻的行為。

2、孩子過於自私

很多孩子會出現爭搶物品的行為,這就是父母常常說的孩子「自私」。

在這個時期的孩子往往都有很強的占有欲,孩子很難去和他人分享自己的東西,甚至還會去搶別人的東西。

其實出現這種行為是孩子「自我意識」增強的表現,這是很正常的成長過程,他們希望通過東西來滿足自己的存在感,這是孩子都會經歷的一個時期。

父母們不能過早的就給孩子打上「自私」的標籤,而是需要尊重孩子的所有權。

一種情況是看看孩子是否願意和別人分享自己的東西,這是他們自己的,所以不應該強迫;還有一種是拿別人的東西應該徵求別人的同意,如果別人不願意,那就需要嘗試其它辦法,而不是硬搶。

這些都是需要父母給予孩子正確的引導才能完成的。

3、溫馨的家庭氛圍

除了一些外部因素影響孩子性格的形成外,家庭氛圍也在不知不覺中形成影響。

它關係到孩子對家庭概念的理解,並且對孩子成年後能否維繫好自己的新家庭有很大程度的滲透。

除了父母給孩子布置整潔美好的房間可以讓孩子身心愉悅,在家庭成員之間也要時刻體現著相互理解、相互關愛的「家風」,這樣更有利於孩子養成樂觀開朗、積極向上的性格品質。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