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孩子偷了東西,這位父親的做法價值一千萬!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最近,有一則短視頻在網上流傳很廣。

一個小男孩偷拿了商場的巧克力,父親的反應。

想想這事要是發生在我們身邊,我們的父母頂多也就教育兩句,叫孩子下次不許犯。

可是這位父親的做法,卻給了我們很多啟示。

首先,讓孩子自己承認自己的錯誤,而不是嚴厲地指責和戳破。

父親剛走出超市便發現孩子手上多了盒巧克力,就問他:「我們有付錢嗎?」孩子說有。

父親又追問了一次,孩子才老實回答:「沒有。

孩子撒謊其實說明他已經意識到自己錯了,只是怕受到懲罰才會試圖掩蓋真相。

很多家長在遇到這種情形的時候就直接去戳穿孩子,但是這樣做不僅會打擊孩子的自尊心,也無助於孩子認識錯誤。

這時這位父親以引導為主,讓孩子自己承認錯誤。

這種行為給了孩子更正確的指引,培養了孩子的是非意識。

再者,要讓孩子深入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

孩子承認錯誤後,父親要孩子立馬把巧克力還回去。

孩子邊往回走邊笑,還說:「我整到你了。

」他想讓父親以為他是在開玩笑,但父親馬上嚴肅表示:「偷東西是不對的,這不是惡作劇。

我們經常看到,很多父母習慣在餐桌上教育孩子,效果往往不佳。

一方面,邊吃邊說不夠嚴肅,而且孩子只顧著吃飯,吃完了也把你的話忘完了。

父母在幫孩子改正錯誤時,要選好時機,態度鮮明,否則孩子並不能明白事情的重要性,甚至會以為你是在跟他開玩笑。

這位父親不止是告訴孩子你錯了,還告訴他這是個很嚴肅的事件,以後絕對不能再犯。

幫孩子認識錯誤,力度宜重不宜輕。

最重要的,你要鼓勵孩子,並和孩子共同承擔一些東西。

看這位父親的做法,孩子一開始是想直接放回貨架上,但父親卻一定要讓他親手交給售貨員才行,並跟孩子說:「我們不會再這樣做了,對嗎?」「我們以後不會再偷東西了,是不是?」

如果只是放回貨架了事,就會給孩子一種錯覺——做了錯事也沒關係,只要沒人發現就好。

這位父親還有一點做得很棒,他一直說的是「我們」,他試圖讓孩子明白,他們是一體的,這不只是孩子的錯,而是需要他們兩人共同承擔的責任。

這個行為給了孩子很大承擔責任的勇氣,

想起另一對父子,孩子在學校闖了禍被老師批評,老師通知了家長,結果父親到了學校二話不說就把孩子揍了一頓,很多老師請家長的理由不是要家長去教育孩子,而是要從家長那裡得到關於孩子的反饋,孩子犯錯並不是孩子一個人的責任,把懲罰冰冷地施加到孩子身上,這是一種很不負責任的行為。

當孩子犯錯時,你更加不能把他置於孤零零的境地,要和他共同承擔,給予孩子安全感,讓他知道去承認錯誤不是個可恥的事情,而是值得鼓勵和表揚的。

孩子犯了錯,不能總想著「他還小,什麼都不懂」,就不了了之。

孩子總要慢慢長大,要讓他趁現在培養起羞恥感,知道哪些事是堅決不能做的,樹立正確的價值觀,適當克制自己的慾望。

這個過程可能是冷酷的,疼痛的,可也是成長必須經歷的。

這位父親的做法值得借鑑和讚賞,各位家長都要學一學!

更多0-12歲孩子成長、教育,健康資訊,請關注微信公眾號 成長說(ID:shuochengzhang),或加童媽微信(1871325817),給您最權威的知識和建議!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孩子一身壞毛病?還不都是父母教的!

之前在網上有看到這樣一個故事,一個網友在逛超市的時候,看到一個老奶奶帶著一個七八歲的孩子在試吃各種免費麵包。老人家嘛,有些貪小便宜也是很正常,一直想讓自己「回本」,但是小孩可能對這些麵包不太感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