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歲少年不和父母說話,背後真相所有家長都值得反思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今天在為一位四十多歲的女性做檢查的時候,這位婦女向我抱怨道:「現在的孩子不跟家長說話,都把父母當仇人看待,我家兒子今年15歲,一個月和我說話都不超過十句,你們醫生能不能從心理上分析一下,怎麼才能和叛逆期的孩子相處?」其實這位母親說的是事實,現在的確有太多的孩子和父母幾乎沒有親子交流,雖然與父母同住屋檐下,但有些孩子幾乎不會主動和父母進行溝通,無論父母說什麼幾乎只是敷衍一聲:「嗯」、「好」、「嗷」。

對於孩子不願意和父母溝通交流,很多家長都誤以為是孩子過早進入叛逆期,可隨著孩子的年齡越大,家長卻發現孩子越是不願意和父母交流,關係也越是疏遠,其實造成親子疏遠的原因,更多的責任在於父母,幾乎所有父母都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家長通常都會把自己的願望,自己的理想強加在孩子身上,卻沒有考慮孩子的感受,而對於孩子的不順從,家長通常會採用「棍棒底下出孝子、不打不成器」的教育方式,而這種高壓的教育方式,導致子女心生怨恨,無論什麼事,什麼話都會選擇悶在心裡,反觀這些孩子,在家沉默寡言,可在學校面對同學卻能暢所欲言。

曾經有教育機構做過統計,發現很多家長對於孩子說的最多的話就是:「快起床」、「快吃飯」、「快寫作業」、而對於家長看似「命令」的口吻說的這些話,孩子不敢反抗,也不願意多交流,索性只敷衍回答:「嗯」、「好」、「嗷」,以至於在有些孩子的眼中,家已經不再是「幸福的港灣」,反而已經變成了「生活休息過夜的場所」。

其實家長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需要恩威並施,不能一味的採用強壓方式,更重要的是需要聯絡感情,要多花時間與孩子多進行交流溝通,不能誤認為單純供給孩子最好的生活環境、最優質的學校,就是對孩子最好的愛,家長在要求孩子的同時也需要學會「傾聽」孩子的心聲,需要「尊重」孩子的價值觀、「尊重」孩子的理想,不能只是把自己的美好願望、美好追求,強加在孩子身上,需要透過正確的恩威並施方式凝聚孩子對家的意識,這樣才能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