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要孩子學下棋?其實想明白了的人並不多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1

從小培養孩子的興趣,把興趣發展為孩子的特長,使之最終成為孩子一生的事業。

這應該是十分理想的教育路線。

一個人如果能從事自己感興趣的事業,那麼這一生將過得更快樂幸福,同時也將取得更大的成就。

從小下圍棋著迷的吳清源成了棋聖;愛迪生說自己每天都在享受發明創造,最終他成了發明大王;為編程瘋狂的比爾·蓋茨創造了軟體帝國,並成了世界首富。

各行各業的精英基本都從事著自己熱愛的事業,可以說,是興趣成就了精英

所以,當父母的我們希望從小引導、培養孩子的興趣,或者發現孩子的興趣。

可不幸的是,我見過太多的孩子是被家長強迫著去上興趣班,圍棋、鋼琴、畫畫等等,其效果可想而知。

中央音樂學院副院長周海宏指出:中國很多琴童的現狀是「學一門技藝,恨一門藝術」。

可見,家長選擇的興趣班未必是孩子喜歡的,只有孩子真正喜歡的才是興趣愛好,才可能發展成事業。

那如何引導和培養孩子的興趣呢?

另外,興趣很廣泛,鋼琴、畫畫、唱歌、編程、籃球……為什麼選擇讓孩子學下棋呢?

2

你的目標是把孩子培養成像吳清源、柯潔、謝軍、胡榮華那樣的世界冠軍嗎?

世界冠軍百里挑一,成為世界冠軍需要天賦和運氣。

而且,成為世界冠軍也未必是孩子最好的選擇。

下棋開發智力,孩子將更聰明。

這應該是多數家長讓孩子學下棋的主要目的。

常下棋的孩子真的更聰明嗎?

哪種棋更鍛鍊孩子大腦、開發智力呢?

下棋的目的到底是什麼?

孩子應該幾歲開始學下棋?

我的孩子適合學下棋嗎?

孩子沒興趣可以強迫孩子學下棋嗎?

這些關鍵問題都應該在決定要孩子學下棋前弄清楚。

還有一個重要問題是:孩子剛開始對下棋興趣很濃,在家裡常與爸爸媽媽下棋,也時常到處找人下棋,可是一段時間後卻漸漸失去興趣。

其核心原因是什麼?敗多勝少!下棋是競技活動,如果體會不到勝利的喜悅,很少有人會堅持。

所以,快速提高棋藝是激發下棋興趣的關鍵。

那如何快速提高孩子的棋藝水平呢?

3

為了弄清上述這些問題,我這些年長期從事科學研究積累下來的科學研究方法派上了用場。

通過長期觀察、記錄、數據分析和深入思考,我終於找到了應對辦法。

我將結合我自己的學象棋經歷和我對孩子下棋興趣的引導經驗,逐一回答上述這些問題。

我從小就是一個棋迷。

小時候常見父親與朋友下象棋,我就在旁邊觀看,一坐就是幾個小時。

父親找不到棋友時,就會與我「殺」幾盤,並耐心地指導我。

記得到我上小學三年級的時候,周邊的大人們就很少能下贏我了。

小時候我給大人們的印象是聰明、愛動腦筋。

我的學習成績一直不錯,一直讀書到博士,這可能與下棋有關。

當我有了孩子後,我也希望他愛上下棋。

我在他大概2歲的時候,就從很簡單的棋入手,逐步引導他下棋。

但是他對下棋的興趣不穩定,直到7歲時他的興趣才大增,水平提升很快。

回首這一切,這期間我犯過不少錯誤,也作了大量的筆記。

最終我明白了引導孩子下棋的真正意義和正確步驟,並找到了一套興趣引導、動機激發、快速提高兒童棋藝的方法。

打算讓孩子學下棋的家長朋友們,歡迎你們閱讀此書。

我衷心希望能夠與廣大家長分享自己的心得,交流經驗,真正對孩子起到幫助,這是我創作本書的初衷。

本書從下棋目的、棋類選擇、興趣引導、棋藝提高四部分作介紹。

打算讓孩子學下棋而孩子的興趣卻不高的家長,請關注「快樂爸爸日記」頭條號,這裡正在連載《如何快速提高兒童棋藝》。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孩子對繪畫感興趣該不該給孩子報興趣班呢?

孩子到了一定年齡階段就會開始顯現出對某些事情感興趣,例如一些孩子會喜歡畫畫,家長發現孩子的這個興趣就會開始思考是否要去給孩子報個興趣班,是隨孩子的興趣,還是順自己的心意?如何才能引導孩子堅持下來...

強迫孩子去做不願意做的事,只會適得其反

文丨媽媽育兒助手圓圓是家中的老小,除了爸爸媽媽疼愛之外,還有哥哥的寵愛,所以圓圓生活很幸福,圓圓的媽媽對她更是期望甚高,為了不讓圓圓「輸在起跑線上」,從小就開始培養圓圓,給圓圓報了各種興趣班、早教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