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事總撞頭、打自己,孩子的這些變態自虐行為不是有病吧?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你家孩子有這些「暴力自虐」行為嗎?

「發脾氣、不高興的同時,會自發性的撞自己的頭」

「跟自己的耳朵過不去,使勁的抓、揪,耳朵都破皮了」

「動不動打自己,這是跟自己過不去嗎」

「撞頭撞上癮了,每天重複好幾遍,這不是有病吧」

孩子喜歡撞牆、打自己,抓耳朵,這自虐行為也是讓人大開眼界了,媽媽看著心疼不已想阻止吧,看孩子玩的挺開心跟個沒事人似的,而且你越阻止,他越來勁,嘿,這是跟我槓上了,只能默默地一邊呆著,要是有事立馬上前阻止,這自我虐待還笑得這麼開心,畫面真的太詭異,我恐怕生的是個假孩子………….

其實,在媽媽看來詭異異常的畫面,卻是很普遍的現象。

研究表明有20%的孩子都存在「自虐行為」,而且男孩的比例比女孩高,高達3倍左右,通常在6—12個月之後開始出現,在18—24個月達到高峰期,這個自虐行為會持續幾個月甚至幾年之久,大多數在3—4歲以後治癒消失。

看到這裡,媽媽該放心了,這可不是你家孩子獨有的暴力自殘行為。

雖然知道了孩子自我虐待是普遍現象,可是沒事總撞頭,打自己,這看著太鬧心了,萬一不小心弄傷自己可怎麼辦,該怎麼緩解這一問題,我可不想讓孩子這麼遭罪?


孩子為什麼喜歡自我虐待,如何緩解?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脾氣,不高興,不開心了,大人都要抓頭撓耳,大喊大叫,胡吃海喝來緩解,可是寶寶年紀小,無法用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情緒,只能用肢體語言來代替,正所謂身體的痛可以暫時緩解心裡上的難受唄。

你需要做的:在孩子表現出情緒不佳,心情糟糕的時候,及時發現,給予積極的引導,看是什麼事情引起的孩子不良情緒:「是沒有拿到想要的玩具;還是跟小朋友有矛盾的;還是想要的零食媽媽沒給」;積極解決,積極引導,別讓壞情緒的導火索一發而不可收拾。

這個可能會讓媽媽覺得孩子的世界果然無奇不有。

孩子喜歡通過撞頭,打自己,抓耳朵……這些在媽媽看來不正常的「自虐行為」中得到放鬆,甚至是滿足感,覺得自己的身體還有這麼一個「玩具」,就會試圖「玩一玩」,自我找個樂子,娛樂娛樂,也是相當會玩了。

只要寶寶撞頭、打自己的時候是嘻嘻哈哈哈,嘴裡還給你咿咿呀呀的時候,那就說明他正在自己找樂子,媽媽就不用操心了。

你需要做的:對於這種情況,首先媽媽不要焦慮,孩子雖然小,但是對於疼痛感是正常的,不想傻到去撞牆壁這種堅硬物體,畢竟痛不痛還是知道的。

媽媽可以注意觀察,孩子通常會控制自己的力度和撞擊物體的材質,不會輕易撞傷自己

就算哪天哪根筋不對,硬要去撞牆,那就讓他試一次,試一次之後就會知道痛長記性了。

孩子都需要媽媽多關注自己,一旦媽媽在孩子撞頭的時候表現出格外的關心,那在孩子覺得你不夠關注自己,忽視他的時候,就會採取撞頭等自虐行為,「我一自虐,媽媽就會放下手上的事情來看我了,這可是我獨一無二的爭寵方式」,這不就立馬吸引你的注意了,很管用有沒有。

你需要做的:多關注,多陪伴。

孩子真正需要你全心全意的陪伴時間並沒幾年,不要讓孩子覺得需要用自虐的方式才能吸引你的注意力。

另外,切不可讓孩子養成我自虐就能博得媽媽關注的壞習慣,孩子都很敏感,別過分擔心、憂慮、甚至對孩子的行為表現出厭惡的情緒,這些都會強化孩子更糟糕的反面影響。

當寶寶身體出現不適,像出牙,耳朵不舒服的時候,就會搖頭、撞頭、抓耳朵,來分散注意力讓自己舒服一點來緩解身體的疼痛。

媽媽對於這種情況就需要仔細觀察,看寶寶在「自虐」的時候是不是表情痛苦,呲牙咧嘴的,拚命抓撓耳朵(抓、揪耳朵最主要是在於「內耳」,內耳負責掌握人體的平衡,如果發育不成熟,會使人感覺耳部不適。

表現在正常健康寶寶身上就是抓、揪耳朵、搖頭、拍頭等,有的甚至拒絕坐汽車安全椅,坐車哭鬧、嘔吐、暈車等,媽媽無需擔心,等寶寶自身發育完善就會緩解,或者也可以帶著寶寶玩一玩鞦韆、轉椅來幫助內耳發育成熟)。

你需要做的:找出孩子疼痛不舒服的原因來解決問題。

出牙期的寶寶可以給他一些啃咬的食物或者牙膠緩解出牙的不適;檢查耳朵的皮膚,看耳廓上是否有濕疹,如果沒有還有可能是中耳炎。

中耳炎作為一種發炎症狀,也會引起耳部不適,通常還伴有發熱、哭鬧、有液體從耳道中流出,甚至伴有一些異味。

對於一些暫時無法緩解的不適感,媽媽可以轉移寶寶注意力,用一些寶寶平時喜歡的玩具或者平時根本碰不到新鮮物件來吸引注意力,來暫時紓解寶寶的難受。

排除掉了以上原因,如果寶寶重複、刻板的痴迷於自我撞頭,那可能是其他方面的心理疾病,像自閉症,就需要尋求專業人士的幫助,不能簡單的通過「撞頭行為」就下判斷。

你需要做的:如果寶寶3歲後仍喜歡自虐,傷害自己不控制力度,拒絕跟人眼神交流,社交困難,就需要儘早帶孩子去醫院做檢查排除自閉症等疾病的可能。

劃重點:

撞頭、打自己、抓耳朵都是普遍的現象,並不是媽媽以為的孩子有毛病喜歡自殘,無需過分擔心。

對於孩子喜歡自虐行為,媽媽需要的是冷靜對待,積極引導,保護孩子不受傷害,切記過分擔心、格外關注。

建議用一些小手段來減輕孩子自虐時帶去的傷害,像墊個軟點的東西,戴個帽子;白天多帶孩子運動運動,消耗消耗體力讓孩子沒時間、沒精力來藉助自虐尋求安慰,自我娛樂;睡覺前來個舒緩,輕柔的睡前儀式,免得睡眠中神經過於緊張刺激

等到孩子3歲以後,能夠用語言清晰的表達自己的需求,這些自虐行為就會自然消失,要記住,家長的高質量陪伴,才是孩子最需要的安慰劑和鎮定劑!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寶寶愛咬人、怎麼辦

孩子從小到大,在行為習慣養成的過程中,會出現一些「偏」其實這裡有一些是孩子成長過程中必經的,也就是說屬於特定年齡段的正常的「偏差行為」。不過,說它們正常和必經,不代表父母可以放之不管。這些行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