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容讓孩子學會面對挫折
文章推薦指數: 80 %
金都天長小學 六(2)班 金子欣 家長 朱小華
一個人在生活以及工作中會有很多種身份,但在家庭中的角色是責任最重的,也是難度最大的,當然也是最幸福的。
和諧家庭是我們美好人生的動力之源。
家庭和諧源於一個平和包容的心態,平和就是不急不躁,隨和。
包容可以理解為自己和周圍的人犯錯誤的機會,家庭中的每一個人都應該得到尊重和認可,抱怨和指責是家庭和諧的大敵。
決定我們情緒的並不是事情本身,而是我們本人對事情的想法和看法。
例如:有一次女兒在玩滑板車,結果不小心摔倒了,新褲子摔了個洞,而且還有皮外傷,女兒哭了。
我想褲子破了,還流了點血,這是已經沒辦法改變的事實了,但是女兒的心情還是有辦法去補救的,就趕忙對孩子說:「喲!摔啦?褲子也破啦?還有點皮外傷,還好並無大礙,還是挺幸運的!」沒去批評她,女兒受我的影響情緒也就好起來了。
事情既然發生了,就選擇接受的方式,不要試圖去改變別人,要試著去接受。
平和包容也是維繫家庭感情的重要條件,平和包容的心態讓我們享受家庭的幸福,更利於我們的工作。
在孩子很小的時候,有一次我在出門前就打預防針,跟孩子講好:「寶寶,今天媽媽帶你去商場,你可以看看那裡的玩具,但不能再買,家裡玩具太多了。
」孩子也答應了,但路過玩具櫃時又忘了和我的約定,一定要買一個玩具,我不答應,孩子就鬧個不停,哭著賴到地上,不管怎麼勸,仍躺在地上滾來滾去哭鬧著。
有時候,孩子對死纏濫打要買的玩具可能只是一時新奇,成功轉移了他的注意力,他或許就不會再提起了。
轉移注意力的方法很多,比如媽媽可以說:「我們再往前走一走,前面會有更多有意思的東西哦,你見過跟小朋友合影的大米老鼠嗎?」但最好不要承諾孩子「媽媽先帶你到別處玩,再回來買玩具」,孩子如果之後突然又想起了媽媽的話,該怎麼辦?所以,在轉移孩子注意力的同時,不要隨意對孩子允諾「之後會怎麼樣」。
教育孩子的前提是為了更了解孩子,愛孩子是父母的天性,愛孩子是父母諸多情感中最不宜改變的天性的一種情感,然而不是做父母的愛孩子就能教育好孩子,而首先是要了解孩子。
要尊重孩子的成長空間,一定要給孩子相對的自由,這樣會培養孩子被尊重的成人感和自我控制的成就感。
我們小的時候家長都辛苦地忙碌著,無意識中給了我們充分的成長空間,使我們學會了遇到事情自己去思考去判斷,我們的能力也就在不知不覺中培養出來了。
現在我們儘可能去放手,孩子的事情讓孩子自己做主,尊重孩子的選擇,我們只是要把想法告訴孩子。
鼓勵可以使孩子學會自信,表揚可以使孩子學會感激,讚賞可以使孩子學會自豪,誠實和正道可以使孩子學會什麼是真誠和公平。
和睦的家庭能給孩子一個歡樂的成長環境,也能使孩子有一個熱情積極的性格,讓我們的孩子度過一個快樂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