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機構這樣上,萬元學費增值3倍!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上一篇足足寫了我3天長達6000字的早教攻略《這25個挑選早教的真相,知道15個就不會被坑!》發布之後,很多媽媽發來私信,問我到底最後給七少爺選的是哪一家。

說實話,我也可以跟某些公眾號一樣,隨手給大家列個橫評的名單,最後給出一個疑似收了廣告費的推薦結果就好了。

這種套路的寫法多容易啊,根本用不著耗費我3天的時間和心血。


但是,作為一個「媽媽」專業里「學姐」,我認為「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不僅是選早教機構,還包括以後選幼兒園、選學校、選興趣班……只有媽媽們明白了挑選的方法和技巧,才能做出適合自己和孩子的選擇。

當然,如果你希望參考我的選擇,我也非常歡迎大家和我私下交流。

而今天這篇文章是關於早教真相的下集。

上一篇主要說的是「怎麼選」,而這一篇說的是選了之後應該「怎麼上」。

為什麼總有人覺得早教上了沒有用?為什麼總有人覺得根本就是浪費錢?那是因為,你沒有找到早教機構的隱藏說明書,沒有掌握早教機構的正確打開方式。

買對了,也要用對才「有效」。

用對了,還可以讓你的萬元學費增值x3。

增值x1

你以為簽約單上寫孩子的名字,就只是買了一個給孩子的學位嗎?

如果你純粹地認為,這萬元大鈔就是給孩子交的學費,「早教」就是「孩子的早期教育」。

那麼,你相當於買了一棟別墅只用來放雜物。

當然,這也沒錯,只不過,你就只收回了這筆教育投資的「本金」而已。

實際上,「早教」的真正全名,應該是:「新手家長的入門教育暨孩子的早期教育」

所以,這筆學費,其實主要是給我們家長自己交的,你可以理解為這是一家三口的學費,三個學位,買二送一(買大送小)。

只是,商人們都非常明白,大多數的家長讀了十幾年的書,還想在家長的兜里掏一筆比大學學費還多的錢來投資自己學習?學了又沒有MBA學位證書,又不能加薪,學來幹嘛?預算有限,養娃不易,家長們都更捨得把學費投資在孩子身上。

因此,為了更好的成交量,大家在面上能看到的所有關於早教的宣傳,都是在講0-3歲的早期開發對於孩子有多麼多麼重要。

沒有一家早教機構會掛上一個牌子說「我們這裡是教爸媽怎麼當爸媽的」,這樣的商業故事不好聽,也不好賣。

但是請注意,在孩子未來十幾年的讀書生涯當中,唯有「早教」階段是「親子學習」的形式。

如果你也認同,「當家長」是一門新課程,並且最好有導師領進門。

那麼,早教機構就是其中一個能給到你系統學習機會的導師。

讀了三年早教,從不缺席的親子學習 ,才讓我充分地領悟到了這個早教機構的實情。

而交了學費之後就不陪不管的家長,無論是丟給老人去陪上課,還是去上課了但在一旁玩手機的,不好意思,你這筆學費可就虧大了。

更極端的,以為早教是讓孩子在起跑線前「偷跑」,提早進入應試教育的,就更是誤會大了。

增值x2

什麼時候開始讀早教更有價值?

這個問題好多人問,大部分的疑問在於:寶寶才那麼小,是不是要等稍微大一點再去讀才有意義?不然寶寶啥都聽不懂呀!如果你理解了我上述所指出的,早教機構的實情是家長去學習,而不是寶寶去學習的話,那這個問題就相當好理解了:永遠不嫌太早,寶寶只是你的一張「入學資格證」。

我是在七少爺9個多月的時候才去上的,然後,我才發現自己虧了,因為我們上的那家機構在寶寶6個月前是可以免費上課的!(就是說,寶寶在6個月之前就入學的話,學時是從6個月之後才開始計算的,這其實是很多早教機構的「潛規則」)相當於我已經錯過了第一階段的課。

當然,早教機構offer前6個月免費,正是為了應對很多家長對於「寶寶太小什麼也學不了」的顧慮。

那6個月前就入學有什麼好處呢?

第一,媽媽在產假裡,可支配的時間更充裕,無論是課堂和課後活動都可以參與得更充分;

第二,6個月前的嬰兒都是「裸機」,媽媽們每天呆在家裡和孩子大眼瞪小眼,不知道怎麼溝通,除了吃喝拉撒,還能說什麼玩什麼做什麼,正好,早教機構里的學習和服務可以幫到你;

第三,正因為這個階段的學員最少,所以絕對VIP精緻服務,坐收人少的「紅利」。

鑒於以上原因,我真的覺得我去晚了,虧了。

如果你在6個月前就參加了,那我相信那會是一個妥妥的投資增值。

增值x3

家長到底應該學什麼?

我敢說,用好一家好的早教中心,可以讓各位新手迅速進入為人父母的「狀態」,打開從兩人到三人世界的一扇窗。

有的甚至可以讓一家三代人之間建立起共同語言的橋樑,讓隔代養育也擁有一個基於一致育兒觀念的溝通基礎。

在寶寶出生的第一年是一個家庭頻繁發生問題的階段,無論是夫妻問題、婆媳問題,如果牽扯到寶寶這條導火索,往往就會引發一場大爆炸。

而歸根到底,就是育兒觀念的分歧所導致的。

但如果家庭成員一起參加學習,由第三者(老師)來進行客觀的教導和交流,那麼,參與學習的人就能更好地建立起統一的語境,有助於話題的溝通和問題的處理。

這不正是為什麼在校園裡,能產生那麼多的愛情和友情的原因之一嗎?隔代養育就更是這樣了,年輕父母堅持這樣做才科學,老人家堅持那樣做才更好,誰也說服不了誰的時候,一起去聽同一個老師的引導吧,這樣你們的溝通頻道就更容易達到一致了。

七太太的總結,在早教機構里,家長學到這些能讓你的學費增值:「概念」、「結論」、「方法」

「概念」,完全是給零基礎的新手爸媽掃盲的,比如你可以從課程的設計當中了解到很多陌生的名詞:大動作?精細動作?敏感期?感統訓練?五大領域八大智能?除了智商情商還有財商、逆商?嬰幼兒性教育?孩子的氣質類型?……

當你原本想著孩子生下來就會自己長大的時候,早教機構忽然就給你打開了一扇窗,讓你發現原來養孩子還有那麼多的學問。

這種「無知」,會充分激起你的求知慾,讓你迅速進入為人父母的狀態(對久久無法進入狀態的新手爸爸尤其見效)。

通過這些概念的認知,你便能逐漸擁有對孩子的個性和成長做分析判斷的能力,從而更準確地實施「因材施教」。

「結論」,伸手黨趕緊接好,早教機構里的一切,能「帶回家」的趕緊都記下來:包括嬰兒啟蒙的音樂和與之相配的親子動作(原來不是隨機循環播幾首兒歌就叫做音樂啟蒙……從小學音樂的我也是上了早教才知道);嬰兒被動操、親子體操、配合教具的互動遊戲(把每周一次課上的學習成果都帶回家繼續練習吧,好讓你度過一周里另外那無所事事的六天);所有物品的品牌或款式(嬰幼兒專用的顏料、無毒的泡泡、清潔消毒用品、玩具、教具、桌椅等,機構里的物品都是有專業人士評估過的標準化採購,自己家裡懶得挑選的話直接跟著買就好了)。

「方法」,這是含金量最重的部分,也是最難的部分,帶走上面所說的「結論」是「知其然」,而找到「方法」才是「知其所以然」。

在好的早教機構里,所有的設計都是有門道的。

包括一堂課下來的節奏和時間控制,應用到的原理,上課的語言、動作、素材等等,理解清楚這一切的背後邏輯,並且舉一反三地在日常生活里應用,那麼,你也將慢慢地成為一個育兒達人。

這方面,我自己就是一個比較瘋狂的例子了,因為陪孩子上早教而對育兒產生了強烈興趣,從而乾脆就轉行投身育兒事業了,徹底把生活和工作融合在一起,並且還認識了很多育兒行業里的專家朋友。

這對我來說,確實是一筆人生的增值。

基於以上三點,你還會認為早教太貴並且無用嗎?直到現在,我只看到了一種用法,是真的「無用」的,完全浪費錢。

那就是那些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家長。

嬰幼兒的學習就是要持續不斷地給大腦進行「輸入」,當輸入足夠多的時候,孩子便會有所「輸出」。

舉個七少爺的栗子吧,在早教音樂課上有一個環節是老師拿著麥克風邀請寶寶上去跟唱的,有些寶寶會積極地衝上去搶麥,但七少爺上了一個學期都不願意開口唱。

這種情況下,有些家長就會下一個判斷:「這堂課沒用!」或者「這堂課不適合我們!」而我卻從這個課堂表現當中了解到原來七少爺是屬於觀察型的孩子,他在課堂上其實一直有在吸收,只是暫時還缺乏自信在陌生環境中表現自己,回到家裡卻常常會自己唱起來。

於是,我堅持持續不斷地給他作輸入和正向的鼓勵,他像一塊海綿,吸收了滿滿的養分和能量,如今的七少爺已經非常自信了,經常是幼兒園班上最積極發言以及代表班上參加演出和比賽的孩子。

這在三年前根本想都不敢想。

如果我當時輕易放棄了,或者強迫他、批評他,相信到現在,他也還是那個抱著我大腿抗拒陌生環境的害羞寶寶吧。

早教,就是給自己一個更了解孩子、和孩子一起成長的機會。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水育小明星|一封來自寶寶媽媽的感謝信

隨著幼兒園開學,除了擁堵的交通和帶著大包小包的家長,還有背著小書包興奮的寶寶一路都在激動地說個不停,十分期待接下來的入園生活。然而就在開學前一天的晚上,水孩子也意外的收到了一份禮物——一份感謝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