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劃外疫苗」並非「沒有必要」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導讀:「計劃外疫苗」是指除了國家免疫規劃確定的疫苗外,由公民自費並且自願受種的其它疫苗。

爸爸媽媽們可根據寶寶的實際需要,決定是否為他接種相關的二類疫苗,防患於未然。

「計劃外疫苗」沒有必要嗎

我國目前使用的疫苗分為兩類。

第一類疫苗是指政府免費向公民提供,公民應當依照法律和政府的規定受種的疫苗,包括國家免疫規劃確定的疫苗,如卡介苗、脊灰疫苗、百白破聯合疫苗、B肝疫苗等。

第二類疫苗是指由公民自費並且自願受種的其它疫苗,也有人稱為「計劃免疫外疫苗」。

腮腺炎疫苗、風疹疫苗、麻腮疫苗、麻腮風疫苗、狂犬疫苗、流行性感冒疫苗、肺炎疫苗、水痘疫苗、輪狀病毒疫苗、B型流感嗜血桿菌疫苗等都是比較常見的第二類疫苗。

第二類疫苗預防的疾病,有些危害很大,有些傳播速度很快,如水痘,如果幼兒園裡有一人發病,可能幾天之內其他孩子都會被傳染。

有時候政府會根據實際情況,決定是否將一些二類疫苗納入一類疫苗的管理範疇,也是考慮到這些疾病的危害,並著力於擴大保障力度,讓孩子們儘可能接種疫苗。

「計劃外疫苗」所針對的傳染病,有些是屬於地方或局部流行的(如出血熱等);有的流行普遍,傳染性也強,雖可自行痊癒,轉歸良好,但易留下後遺症(如風疹、水痘);有的對健康寶寶並無大礙,只對體弱多病的寶寶造成威脅(如流感、肺炎、B型流感嗜血桿菌感染等);還有的傳染病與人為的環境條件密切相關,如狂犬病雖然病死率極高,但只要遠離狗和貓就不易被感染。

考慮到地域性差異,有些在當地不存在的疾病,一般不會推薦當地兒童接種。

由此可見,所謂「計劃外疫苗」(或第二類疫苗)並非像有些人理解的「沒有必要」的疫苗,而是根據需要確定是否接種的疫苗。

家長們可根據孩子的實際需要,給孩子接種相關的二類疫苗,防患於未然。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二類疫苗到底應該不該給孩子打?答案是yes!

注射疫苗對於孩子們只有益處,因為孩子的身體抵抗力很差,如果不注射這些疫苗的話,會容易傳染疾病,但是現在的疫苗分為兩類,一類是免費的,一類是自費的,今天我們就來看一下二類的自費疫苗,到底應不應該給...

育兒之疫苗那些事兒

本寶媽之前在老家帶娃,那是一個小城市,婦幼保健院的醫生和護士並不是特別專業,剛開始對於疫苗的事情,我都沒怎麼上過心,所以選擇吃糖丸還是五聯苗的時候,我選擇了糖丸……嗚嗚……要是重來一遍,我肯定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