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的注意力養成法
文章推薦指數: 80 %
點擊上方「關注」,關注童蘊學堂青山分校,了解更多內容
導讀:不要總想讓孩子變成什麼樣的人,父母應該先變成這樣的人,孩子的未來跟你有關。
影響注意力三大原因
影響注意力集中的三大原因:活動太單一、父母言行、生理神經發育。
活動太單一,孩子的注意力難集中。
雖然現在的生活越來越好了,孩子不愁吃不愁穿,娛樂活動也遠比過去多,但由於社會競爭和工作壓力,現代孩子基本是隔代教育,且大多是獨生子女,活動範圍僅限在家裡和小區樓下,很多孩子甚至是對著電子產品,譬如手機、平板、電視等長大。
這樣局限的活動範圍和活動內容,導致激發大腦發育的良性刺激減少,大腦覺醒度低,注意力很難集中。
孩子注意力跟父母的言行也有關係。
如果爸爸媽媽做事集中精力,孩子無形中就會養成集中精力的好習慣。
曾經採訪過注意力很集中、學習成績非常優秀的孩子,發現爸爸媽媽的影響很大。
有一個孩子各門功課都很優秀,玩的時間很充裕。
我們就問他為什麼學習那麼好呢,他說關鍵是該做什麼時就做什麼,從來不分心。
他為什麼能做到這樣呢,他說「你看我爸」。
他爸爸是一個學者,經常寫論文,非常專心,喊爸吃橘子他都不吭氣。
從小看爸爸這樣,就跟著學,人家叫他去玩,他說我還沒有寫完作業,就這樣形成習慣了。
很多孩子注意力不集中,跟家長有關係,孩子寫作業,家長打麻將、看電視、看球,家長的狀態在運動之中,孩子就坐不住。
注意力是否集中,與生理神經發育相關。
注意是一種心理現象,是由神經系統不同層次、不同腦區的協同活動來完成的。
大腦皮層是產生注意的最高部位,在學習過程中集中注意,是個非常複雜的過程:需要位於脊髓上端的腦幹網狀結構維持大腦的興奮和覺醒;由大腦皮層下的邊緣系統對無關信息進行過濾;大腦前額葉(位於額頭部位)的控制區,控制身體不做過多的無關行為,使眼睛認真看,耳朵認真聽,在課堂上自我控制。
如何集中注意力?
如果想讓孩子養成集中精力的習慣,有以下幾點建議:
整個家庭都有學習氛圍
最好在孩子一年級和二年級的時候,爸爸媽媽在家建立一個安靜的學習氛圍。
到晚上規定的學習時間就把大燈關掉,小燈打開,大家都在自己的桌前做自己的事情。
孩子看到家裡有學習的氣氛,就養成了習慣。
正面引導,永遠不要「貼標籤」
別總對孩子說你瞧你怎麼就坐不住,你瞧你坐的什麼樣,坐不了幾分鐘就出去跑。
這些話就是在塑造孩子,孩子腦子裡就會形成我就是坐不住的孩子,我就是出去跑的孩子。
應該換另外一種方式,正面的引導,經常說你瞧孩子,你做得多好多專心!你越說他就越專心,因為你給了他一個正面的形象。
如果一個孩子玩電腦很專心,他就知道專心是什麼感覺,我們把正面的東西描述得具體一點兒,把負面的東西慢慢地在孩子字典中去掉,這樣孩子就能走正道了,不要把他看成病人。
看成病人之後,家長的焦慮使孩子有了負面情緒,本來不多動也多動了。
多接觸正面信息,慢慢地孩子就會更陽光一點兒,而且更能夠專心致志。
專心做事專心玩
注意力高度集中一段時間後,就要休息或換點別的內容,長期做一件事情就會疲勞,永遠都處於不集中的狀態。
所以家長要計劃一下學習時間,該集中學習時就集中,什麼都不說,該玩的時候就不提學習的事,專門玩,孩子能控制自己,這叫好習慣。
比如說孩子寫作業,計劃一個小時做完,在這一個小時內就專心寫,儘量不打擾孩子,不要一會兒敲門問吃不吃水果,一會兒送杯牛奶進來喝,?孩子的注意力很大程度是被家長不規律頻繁地打斷下不集中的。
低年級孩子,家長可以陪著做作業,發現孩子分心時輕輕敲桌子提醒,不說話也不責罵,一般好的注意力習慣在21天之後就能養成。
父母要有耐心,做好榜樣
有個清華大學的學生告訴我,他上幼兒園的時候老師就對他母親說你的孩子跟人家差多了,坐不住,人家能夠坐半小時,你的孩子才能坐十分鐘,媽媽聽了當然很傷心了。
回來以後孩子問媽媽老師怎麼說的,媽媽笑著說老師誇你了,說你過去只能坐十分鐘,現在能坐半小時。
孩子興奮了,我能待的時間更長一點兒,下次坐的時間就比第一次坐的時間更長一點兒。
媽媽從來不拿他跟別人比,她覺得孩子原來只能坐半小時,現在能坐40分鐘真是了不起,在不斷的進步下,孩子最終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
這個故事很讓人受啟發。
專心做事認真聽別人說話,要從家長自己做起,孩子跟你說話的時候手裡千萬別拿東西(特別是手機!),專心致志地聽他說話,尤其是小孩子,從小形成這種印象,他做事就能專心。
養成一個專心致志的好習慣,對孩子的一生都會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