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早期教育≠早教班?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不知從何時起,「早教」之風悄然盛行,各式各樣的早教班如雨後春筍般冒了出來。

為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望子成龍的家長們對早教機構也是趨之如鶩,就算花大價錢,放下時間和精力,為了孩子的未來也甘之如飴。

然而,儘管早教之風越刮越猛,效果卻越發不盡如人意,究其原因,伊可新專家表示,本末倒置的「早教」從一開始就將家長引入了歧路。

兒童早期教育≠早教班,家長才是最好的老師

早教,何為「早」?0-3歲是兒童生理心理發育的敏感期,從教育規律和心理認知來看,在合適的年齡階段對孩子進行前期引導和鍛鍊很有必要。

但「早教班」與「早教」有著本質的區別,早教的含義是「兒童早期教育」,初衷是希望能夠為孩子提供促進大腦神經發展所需要的豐富環境,從而促進身體素質、思維過程、語言鍛鍊和情緒情感的發展。

但是,每個孩子的智力、情商、心理等各方面都存在差異,早期教育也要講究差異化,「吃大鍋飯」的早教班是否能達到預想的教育效果還存有爭議。

況且,早期教育的最大主體必須也只能是家庭,或者說陪伴孩子最多的父母。

父母簡單粗暴地把「早教」的責任全部推給了早教班,其實是不負責任的表現。

更讓人痛心的是,人們偏頗地認為灌輸知識教育、培養各項技能才是早教的重點,早教班也往往以此為噱頭進行宣傳,對於身體素質、心理健康等重要的成長基礎卻視若無睹,實在是本末倒置。

事實上,對於某些存在薄弱方面的孩子來說,過早的刺激猶如「拔苗助長」,不但無助智力開發,反而會對孩子的整體素質造成傷害。

父母只有努力學習先進的育兒知識和方法,不斷完善家庭的教養氛圍,並在日常生活中重複實踐,潛移默化地引導開發孩子的潛力,才能真正達到 「早教」的目的。

早教啟蒙「通關攻略」,步步為營贏在起跑線!

第一步:科學餵養「吃」出黃金體質

0-3歲是寶寶的黃金成長期,這一階段人體骨骼、肌肉以及身體各器官都會出現質的飛躍,孩子的飲食營養能否跟的上,決定了他長大之後的健康狀況。

因此,科學餵養是早教的第一要務,除了要注意合理膳食、營養均衡,讓寶寶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外,做好關鍵營養素——維生素AD的補充工作很有必要。

維生素A也被稱為「抗感染維生素」,能夠維持呼吸道和消化道上皮細胞的完整性,是構成人體第一道免疫防線,抵禦病菌的「功臣」。

同時,維生素A和維生素D還能激發提高機體免疫系統機能,對「入侵」機體的病菌發動攻擊,幫助構建堅實的「免疫堡壘」。

不僅如此,補充維生素AD對寶寶的骨骼發育、視力發育以及造血功能也有著重要的作用。

但天然飲食中的維生素AD含量十分有限,需要父母從寶寶出生起重視併科學補充維生素AD。

第二步:開放思維「玩」出最強大腦

在孩子成長初期,學習的目的不是為了讓孩子小小年紀就熟讀四書五經,展現過人「天賦」,關鍵是要保持孩子天生的好奇心,培養學習的興趣和能力,而父母要做的是提供資源、創造環境以及耐心陪伴。

大腦發育遵循「用進廢退」的原則,需要多元化的環境刺激來使神經連結越來越強,適時的刺激和鍛鍊更有利於激活寶寶的無限潛能。

比如,相比抽象的課本知識,孩子可能對鮮活的、大自然的知識更感興趣,這些從生活中來的鮮活刺激,本質上是在練習孩子整合新信息的能力,是育兒早期最能激發孩子的學習形式。

當然,家裡也是一個不錯的學習場所,可以利用家裡的熟悉場景和小道具,讓孩子不斷探索,提出新的看法和創意。

面對孩子探索和觀察的結果,家長不能隨意做出負面評判,應該引導孩子注意一些新信息,形成多元的思考角度。

第三步:快樂為本「育」出健全人格

孩子年齡尚小,此時說培養「人格」是否為時尚早?其實不然,0-3歲是孩子自我意識的初步形成期,也是性格形成的關鍵時期。

一方面,父母應加強與孩子的親子互動與交流,給予高質量的陪伴,培養孩子的安全感,這是受益一生的重要課題;另一方面,隨著自我意識的萌發,孩子需要更多的社交機會,了解來自家庭之外的社交規則,學會體察、認識和解決情緒問題,在這個過程中,因為視野的擴大和互動的增多,也會豐富孩子的知識輸入和語言學習。

最重要的是,家長不必患得患失,給孩子太大的壓力,快樂學習方能快樂成長!

兒童早期教育對孩子的綜合發展很有必要,但關鍵不在於上不上早教班,更重要的是父母的陪伴和言傳身教,只有這樣才能培養出身心體美全方面發展的「四好寶寶」!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早教在家也可以做 未必要報班

每到周末,小區里的媽媽角就會按時聚集了一波人,這裡有老人,小孩,也有媽媽們。小寶寶們各玩各的玩得正嗨,而大人們在嘰嘰喳喳聊天,內容無非就是寶寶的家長里短。圖片來源 視覺中國今天,我就挑選出一個呼...

你抵制孩子早教嗎?

近年來,各種打著「開發寶寶潛能」、「絕不輸在起跑線上」旗號的早教中心如雨後春筍般湧現,孩子讀幼兒園之前就被送去上所謂的「早教班」更是不足為奇。可是,這些所謂的提前教育真的能實現家長的美好期望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