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樣才能讓孩子從小「自主自律」?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三歲定八十,江山易改本性難移,這些都說明幼兒教育的重要性,那麼我們對待幼兒教育應該注意哪些問題呢?

自主能力是要從小培養的,自主的氛圍容易培養幼兒的自律行為。

自主意味著給予幼兒寬鬆的環境,使幼兒感到在幼兒園像在家裡一樣,東西擺放在哪裡幼兒都能知道。

戶外活動能和同伴輕聲交流,能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活動,如果老師在一旁喊叫,會讓幼兒產生緊張情緒,教師要相信幼兒,讓他們放鬆,如果教師不斷地說,幼兒只能圍著教師的話轉,久而久之就幼兒不會自己去思考了。

反思大人不合理的期望

在幼兒園裡常常出現一個現象:教師在不斷強調與提醒規則,而幼兒卻在不斷地違反規則。

這是由於幼兒還不懂規則嗎?不,大部分的中大班幼兒己經了解規則,甚至是那些調皮的孩子也理解其中的道理,但就是控制不住自己。

幼兒違規很多時候是由於成人不合理的期望造成的,喜歡到處走動是年幼的兒童的天

當成人要求幼兒安靜地坐著且保持較長時間的安靜、要求幼兒無所事事地等待,就會引發紀律問題。

比如,吃飯不許說話這個規則老師每天都在提醒,每頓飯都在重申,可是沒有一天是安靜的。

說明教師推行的某些己制定的規則,幼兒並不能接受它,或者說不適合幼兒,可以把規則改為允許小聲說話,但不許大聲喧譁。

如果是由於環境、或教師制定不合幼兒年齡特點的常規導致幼兒違規時,解決的辦法就是改變成人的期望,而不是總試圖去改變孩子。

從認知途徑提高幼兒的規則意識

幼兒的規則意識是指幼兒對為什麼環境中必須存在規則,規則有什麼內容,規則有哪些作用以及怎樣執行規則等方面的認識與理解,教師應首先著眼於使幼兒知道任何集體活動都是有規則的;其次讓幼兒了解參加活動的人都必須遵守規則,活動才能順利進行;再次,教師應注重培養幼兒學會怎樣商定活動規則,並按規則開展活動。

利用遊戲引發幼兒對規則的理解

例如,在遊戲前討論娃娃家應該有幾個角色,小、中班的幼兒由老師組織討論和總結遊戲規則,大班幼兒可以自行討論,最後得出如果人數滿了大家就自動去別的區角玩,避免同伴的衝突和老師的強制干預。

含有一定規則的遊戲有利於幼兒對規則的理解,促進幼兒的社會性發展,包括「去中心化」、理解規則的意義、學會合作與公平地競爭。

教師可以利用遊戲來引導幼兒對規則的思考和討論,來加深幼兒對規則的理解。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幼兒教育網:提高小班幼兒入園適應能力的策略

策略一:調查教養方式,掌握幼兒情況人的社會化始於家庭,因此父母採取怎樣的教養方式,直接關係到孩子所受家庭教育的效果以及入園後的表現。多觀察孩子,多與家長進行溝通,會讓我們對這些孩子有更深入的認識...

寶寶的好性格從哪裡來?

性格是指個人對待現實態度和行為方式的穩定的心理特徵。一個人的性格並不是天生就有,而是在所受教育、所處環境等多方面影響下形成的。從小對幼兒進行良好性格的培養是至關重要的。如何培養幼兒有一個良好的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