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不打疫苗,就是拿寶寶生命開玩笑!寶寶疫苗接種全攻略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寶寶從出生開始,就會面臨各種疾病的侵襲,可是寶寶自身的抵抗力不夠,所以就需要強有力的抗體來抵禦這些疾病,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疫苗。

但是,為什麼要接種疫苗?什麼時候帶寶寶去接種?接種後需要注意什麼?.......這些寶媽都知道嗎?

北京新世紀婦兒醫院為大家準備了0~4歲寶寶接種疫苗時間表與禁忌,媽媽們果斷收藏

一、為什麼要接種疫苗

寶寶在出生6個月後,由母親身上繼承的抗體逐漸消失很容易受到病毒和病菌的傷害。

為了寶寶的健康,需要及時接種疫苗

二、寶寶需要接種哪些疫苗?

一類疫苗:

計劃免疫外疫苗(第二類疫苗):

三、給寶寶接種疫苗要注意什麼?

在接種疫苗的時候,如果寶寶有發熱或者其他一些特殊情況的,是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相關疫苗接種的

另外,在給寶寶接種疫苗時還需要注意下面這些事項!

1、先了解自家寶寶的健康狀況。

寶寶近幾天是否接觸過有傳染病的人,有沒有發熱、拉肚子、咳嗽等症狀,這些問題在給寶寶接種前都需要告訴醫生,作為能否進行預防接種的參考,以免造成反效果。

2、查看寶寶有無禁忌症和過敏史。

心臟疾患、肝腎疾病、活動性肺結核、皮膚化膿性疾病、急性傳染病以及有過敏史、驚厥史等都屬不能進行預防接種的範疇。

此外,如果寶寶正在接受皮質激素、放射治療或抗代謝藥物治療也應推遲接種時間。

3、需詳細了解要接種的疫苗。

接種前,父母不但要事先準備好《預防接種證》以便讓醫生憑證接種,而且自己也要了解接種的是什麼疫苗。

如果寶寶在上次接種這種疫苗後出現過一些嚴重的不良反應,或出現過敏反應,都要告訴醫生,看這次能不能再接種這種疫苗。

4、接種前的護理。

在接種前,爸爸媽媽要讓寶寶吃好睡好好,以免影響到接種時的狀態。

另外,還要給寶寶洗澡或洗凈手臂,如果天氣較冷,要換上柔軟寬大的內衣,不僅注射時捲袖子方便,也可避免內衣摩擦針眼處的皮膚。

四、寶寶接種疫苗後要怎麼護理?

在給寶寶進行疫苗接種後,寶寶多多少少都會出現一些不良反應,最常見的就是接種部位的疼痛和紅腫,這種情況一般會持續1-2天,爸爸媽媽們無需太過在意。

如果寶寶出現下面這些反應時,就要特別注意了。

1、輕度到中度的發熱,部分可伴有頭暈、噁心、乏力等。

這時候爸爸媽媽們需要注意時刻監測寶寶的體溫,當體溫超過38℃時需用藥物退熱,同時注意給寶寶多喝水,以及保暖。

2、輕度皮疹。

在接種後數小時或數日內身體局部有可能出現皮疹現象,一般2天後會自行緩解,如症狀沒有明顯改善,可由醫生進行對症治療。

3、如果有嚴重的過敏反應、高燒或異常的頭痛時,就需要特別注意了。

這些反應無論是注射任何疫苗都不該有的現象,需及時諮詢有關醫生。

4、打預防針後,要讓寶寶多喝溫開水;飲食照常,不必忌口,可適當增加魚、蛋、瘦肉等蛋白質含量豐富的食物。

5、注射疫苗當天不要洗澡,不要進行劇烈運動,注射部位保持皮膚清潔,不要讓他抓到。

6、注意觀察,如果反應加重,出現高燒不退、紅腫不消、活動力減弱、食慾降低等,應請醫生處理。

五、寶寶有這些情況不能接種

1、患有皮膚病的寶寶不能接種。

2、患有各種疾病例如:感冒、腹瀉、發熱、空腹飢餓、嘔吐等症狀先暫停接種,有的疫苗不可注射。

3、患有肝炎、結核等傳染性以及較嚴重心臟病的寶寶身體免疫力比較低,在接種疫苗時可能會引起不良的反應,甚至會加重病情。

4、有爭議性傳染疾病而未過檢疫期的寶寶不宜接種。

5、如果寶寶不宜接種但是在特疏情況,例如被狗咬傷情況必須接種時,應該在醫生指導下進行接種。

6、寶寶若是過敏體質接種疫苗後很容易引起不良反應,應該諮詢醫生後再決定以後再決定是否注射疫苗

預防接種的目的是為了加強寶寶的對疾病的免疫能力,在日常生活中家人也不能完全指望預防接種,應該是在預防接種的同時做好寶寶的日常護理。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孩子接種疫苗你必須知道的事(0—12歲)

寶寶生病,是讓爸爸媽媽最頭疼的事,寶寶「看病難」除了挂號難、費用高,更難的是孩子年齡小、不配合,小編整理了本文,希望能幫助父母提前了解走進醫院、面對醫生時可能發生的大事小情。寶寶從出生之後到3歲...

流感爆發,疫苗打還是不打?這8種情況要注意

近日,無論南方北方都迎來了流感的冬季高發期。茉媽的小侄女也不幸「中招」了,陪著去兒童醫院,爆滿,等好久都沒掛上號。回家後上網查詢,看到各個醫院兒科都人滿為患,擠滿了前去來看流感的兒童和家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