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種孩子問題大:人來瘋還是人來羞?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上海人文類十大科普公號

點擊上方藍字免費訂閱 父母堂

都說「人來瘋」神煩,

可「人來羞」也讓爸媽苦惱。

當「人來瘋」遭遇「人來羞」,

將會是何等場面?

「人來瘋」VS「人來羞」,哪個好?

小朋友聚在一起玩玩鬧鬧時,有的爸媽會發現,自己的寶寶特別害羞,總是躲在大人後面,連招呼也不肯打;有的爸媽卻發現自己的寶寶竟是個「人來瘋」,與小朋友追追打打,吵吵鬧鬧,對人沒有禮貌等,常常搞得父母很難堪。

「人來瘋」VS「人來羞」,如果讓你選喜歡的孩子,你會選哪個?

「人來瘋」派

孩子會「人來瘋」,說明他比較外向、活潑。

外向的孩子在同伴中會比較受到歡迎,也會受到更多的人的喜歡,孩子比較勇於嘗試新鮮事物,這對孩子的身心發展都很有好處。

「人來羞」派

「人來瘋」的孩子不懂禮貌,不知道規矩,給人一種家教不嚴的印象,讓家長很煩心。

而害羞的寶寶敏感,細膩、更善於觀察和內省自己,有著自己的優勢。

事實上,無論是「人來瘋」還是「人來羞」,都是孩子在人際交往過程中的情緒的兩極表現,並沒有絕對的好壞對錯之分。

爸媽最重要的是對孩子做好正確的引導。

「人來瘋」的孩子家教不嚴?

「人來瘋」,指寶寶在客人面前或在有生人的場合表現出的一種近似胡鬧的異常興奮狀態。

為何孩子「人來瘋」?

孩子犯「人來瘋」,主要是由以下原因引起的:

藉以引起大人的關注

有的孩子表現欲過強,總想通過自我表現引起別人注意;

有的孩子缺少玩伴,生活單調,用「人來瘋」發泄精力;

有的孩子平常被關愛太少,此時用「人來瘋」來達到情感或物質滿足的目的。

寶寶的自控能力剛剛開始發展

3~6歲的寶寶行動帶有很大的衝動性,情感很不穩定,表現為易衝動、易變和外露,絲毫不加控制和掩飾。

當遇到客人或生人時,寶寶會利用這種機會來解放自己,更加難以控制自己的言行。

③家長過度溺愛或過度嚴厲

過分溺愛會使寶寶變得自私、任性,在客人面前對父母的話置若罔聞,無理取鬧;而對寶寶期望高、管束過嚴,嚴重抑制了寶寶喜玩的天性,當有客人在場時,家長的注意力更多地集中在客人身上,寶寶就會抓住時機盡情釋放自己。

④客人的放縱與寬容

寶寶在表演的時候,客人總會盡力誇獎或主動逗弄寶寶,即使寶寶有做得不好的地方,客人也不太會去苛求,非常寬容及和顏悅色,這會使寶寶更加興奮和放鬆,很多平時不敢做的舉動,趁機都做了出來。

「人來瘋」如何教育?

3-6歲是幼兒養成良好行為習慣的關鍵時期。

當幼兒產生了「人來瘋」現象時,家長應及時採取對策,幫孩子表現得既有教養又不失活潑,同時讓孩子在與客人交流中增長社會交往能力。

1

依然給予適當關注

當客人來時,還要給孩子適當的注意,不能把他撇到一邊,可先向客人介紹一下孩子,然後適當地讓孩子也參與到招呼客人的事宜上,比如給客人拿水果、遞菸灰缸什麼的,別忘了對他禮貌、懂事的行為進行及時表揚,這樣孩子會得到滿足,覺得父母仍在關注著他,也覺得有安全感,他的良好行為也會得到強化。

2

幕後功夫做到位

家長平時要多花時間給孩子講故事,一起做遊戲,多與孩子交流,積極營造能讓孩子充分發揮自主行為的環境。

同時,要對孩子進行禮儀規範的養成教育,告訴孩子哪些是適宜的文明的禮儀行為,應該堅持;哪些是不宜的粗俗行為,必須嚴格糾正。

3

安排孩子去做樂意乾的「活」

家裡來人時,可以給孩子找一些費時間和精力去完成的活動,如畫畫、做膠泥、拼圖,和小夥伴一起玩耍、逗鬧,在自己輕鬆會客的同時,也訓練了孩子的能力和自律性。

4

事先約定,給予適當表現機會

孩子「人來瘋」的初衷是對客人表示熱情、友好,同時也展示一番自我。

家長不妨在客人沒到來前,就讓孩子知道在不同時間應扮演不同角色。

客人到來後,孩子可以先給大家表演節目,例如,給大家唱支歌、朗誦一首詩、講個故事、彈一段琴、跳個舞或練拳腳,讓大家看他們的書法、繪畫或小製作等,時間為10分鐘;接下來是爸爸媽媽與客人談話時間,雙方互不干擾。

這樣父母尊重孩子,孩子一般都會信守約定。

5

不能遷就,堅持原則

如果孩子趁有客人要挾家長滿足他不合理的願望,家長需要堅持原則不遷就,告訴他這樣做是不對的,也不可能達到目的,並聲明自己堅持的道理。

這樣慢慢地,孩子也會學著讓步,不再提出過分的要求。

「人來羞」的孩子一定不好?

都說善於表現自我的孩子,在將來才更容易有競爭力,害羞的寶寶不免讓爸媽有些憂慮。

那麼,寶寶到底為什麼會害羞?「人來羞」能隨著年齡的增長有所變化嗎?

為何孩子「人來羞」?

孩子害羞是一個不爭的事實。

一般來講,以下幾個因素會讓寶寶產生害羞的情緒。

①害羞基因的作用

美國史丹福大學心理學家約翰•加伯瑞里研究發現,害羞與基因有關,因此,父母雙方或者有一方性格是比較害羞的,寶寶也容易繼承這樣的基因,在很小的時候就表現出了害羞的特質。

當父母在陌生人面前表現得膽怯、退縮,無形中也會給寶寶傳遞這樣一種信息,外界是不安全的,是令人緊張的。

這種情況下,寶寶在陌生人面前也會表現得比較退縮和迴避。

②進入了害羞敏感期

2~3歲的寶寶自我意識逐漸發展,變得在意別人的眼光,開始經歷一段害羞期,這是他們情感發展過程中的正常現象。

寶寶會害羞,代表他的情感變得更豐富了。

父母的教養方式造成

父母過度溺愛或過度嚴厲,或讓孩子整天待在家裡,與人接觸少,讓好奇的寶寶失去了自由發展的空間,形成了自卑、退縮、羞怯等順從型的性格。

④過度關注或焦慮強化害羞情緒

有些父母會提醒寶寶:「一定要大膽一些!」「你怎麼總是這樣膽小(害羞)!」或者當著寶寶的面對其他人說:「我家孩子太害羞了!」這樣的指令給寶寶傳遞的信息是:「你的膽子小,這樣不好!」孩子接收到來自父母對自己的否定,於是,寶寶會覺得自己不好,不受歡迎,從而越發害羞。

孩子「人來羞」如何引導?

從心理學角度而言,害羞屬於人類的自衛策略。

但如果寶寶過分害羞,也的確可能對今後的人際交往造成影響。

所以,在寶寶性格形成的關鍵期,爸爸媽媽還是要採取正確的方法鼓勵寶寶跨過「害羞」障礙。

1順其自然,不過分勉強

家長都希望孩子能熱情地和大人、小朋友打招呼,但這對於孩子來說其實是很難的。

當孩子不願意打招呼時,家長不要勉為其難,不妨以順其自然的態度對待,營造一種無所謂的氛圍,給孩子足夠的時間去觀察和熟悉他人,待其恐懼心理消失後再讓陌生人與其親近。

2

創造社交機會

家長應當有意識地多帶孩子走出家門,讓孩子在與他人的接觸中獲得新鮮的體驗。

例如,常去親戚、朋友家做客,去公園、超市等人多的地方,常安排寶寶參加集體性的遊戲、郊遊等活動。

但要注意選擇好對象,避免寶寶在活動中經受驚嚇、挫折等不良心理體驗。

3

打消孩子內心的顧慮

害羞的孩子心裡總有種種顧慮,擔心"別人不喜歡我"、"小朋友會嘲笑我"。

家長要幫助孩子打消內心的顧慮,多給他正面的、積極的肯定和鼓勵,可以這樣對他說"欣欣很喜歡你,所以想要和你一起玩"、"只要大膽地表現自己,小朋友會佩服你的勇氣的"。

幫助孩子樹立自信,鼓足勇氣,大方地與人交往。

4

正面評價,增強孩子自信

害羞寶寶特別需要鼓勵和自信,家長應該「避重就輕」,儘量幫寶寶尋找特長。

例如,在帶孩子參加活動、接觸他人的過程中,孩子一旦有良好表現,及時鼓勵,讓他感到他的行為被肯定和歡迎,增強了自信心。

慢慢地,寶寶嘗到甜頭就會越來越想改變自己了。

無論「人來瘋」還是「人來羞」,

改變無法一蹴而就,

父母多一點耐心,多一點鼓勵,

讓孩子「內外兼修」。

任何媒體轉載須經授權

留 言 送 好 禮

恭喜周三早刊「馬踏飛燕」獲獎

獲獎截止周四(10月20日)17:00,「父母堂」將在評論獲贊前5名讀者中選出一位幸運獲獎者,將於10月21日的早刊中公布名字。

好禮是這樣的:

《陪伴式成長,和孩子一起成為更好的自己》

作者:蘇珊·施蒂費爾曼/著 于娟娟/譯

定價:39.80元

出版:鷺江出版社/創美匯品圖書

內容介紹:作者在書中提供了大量實用的建議、有效的練習,以及來自臨床實踐的有趣故事,蘊含了關於陪伴孩子的育兒智慧。

推薦理由:幫助父母樹立正確觀念,擺脫曾經的行為模式,更輕鬆、快樂地陪伴孩子,培養自覺、自信、快樂、有愛心的孩子,同時治癒自身兒時未能痊癒的創傷,成為自己憧憬的那種父母。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如何培養孩子的社交能力?

孩子將來社交能力如何與幼兒期的生長環境也有很大的關聯,家長在學會保護孩子的同時,也應給寶寶創造出好的社交環境。  一個孩子的社交能力是跟環境息息相關的,也就是他與生具有這個本能,可是這本能可不可...

你知道嗎?家長要為孩子自身問題負全責!

一個孩子嫉妒心強,背後可能是父母喜歡拿他跟別人比較:一個孩子沒禮貌,很可能他父母也一樣。原生家庭對人的影響,遠不只富有貧窮。陪伴他,傾聽他,鼓勵他,教會他尊重與理解,言傳身教如何做一個有趣的人…...

過分的溺愛真的好嗎

現在大部分都是「獨二代」,在家裡每一個都是爸媽心頭的一塊肉。很多時候爸媽對孩子的需求都是有求必應的,以為這就是疼愛孩子的表現,其實這是一種過渡的溺愛。

孩子「人來瘋」,父母怎麼辦?

孩子會「人來瘋」,說明他比較外向、活潑。外向的孩子在同伴中會比較受到歡迎,也會受到更多的人的喜歡,孩子比較勇於嘗試新鮮事物,這對孩子的身心發展都很有好處。「人來瘋」的孩子家教不嚴?「人來瘋」,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