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話,永遠不要和孩子說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我們總是在重複上一代的錯誤。

日常生活中,我們習慣用什麼樣的方式來管教孩子呢?

大多數人首先考慮的不是自己的說法和行為對不對,而是什麼見效快就用什麼。

這樣不僅可以立馬起效,而且屢試不爽,於是這樣的方法被眾多父母奉為育兒領域的「聖經」:「你怎麼那麼笨啊」、「我這麼辛苦都是為了你啊」、「我怎麼會生了你這樣不省心的孩子」、「再不聽話,我就讓醫生叔叔給你打針」......殊不知,這些話就如同最可怕的毒藥,噬穿了孩子幼小的一顆真心;如同那最難以逾越的鴻溝,讓你和孩子之間變得越來越遠。

01

和一個朋友偶然間聊起這個話題,卻引出了一段傷心事。

朋友的爸媽結婚結的早,一個年少氣盛,一個單純無知。

她媽媽的家裡人得知對方的家境並不好,一千個一萬個不願意,一度快吵到要斷絕關係。

最後還是家裡人先服了軟,順順利利地嫁了過去。

很快,她媽媽就有了她,不能出門工作,只能在家賦閒養胎。

日子久了就被夫家說成是好吃懶做的人。

起初丈夫靠著將為人父的喜悅,表示能夠理解,兩頭說著好話。

可對於一個家境不佳,又只有一個人可以外出務工的家庭來說,孕婦不斷的需求讓矛盾開始爆發。

後來的日子裡,吵架就成了這個家的主基調。

朋友漸漸地長大了,她不再是一個單純的旁觀者,在媽媽的眼中,她就像一根救命稻草,也是自己痛苦的承擔者。

從懂事起,每次吵完架,她媽就會拉著她訴上一大堆的苦,說自己的婚姻很難很累很痛苦,最後還總要加一句「要不是因為你,我和你爸早就離婚了」。

小時候,她一直以為是因為她,爸爸媽媽才會一直不停地吵架。

一邊害怕爸爸媽媽吵架會不會動手,會不會打傷對方,什麼時候才能不吵了,一方面又害怕如果爸爸媽媽不吵了,真的離婚了,自己又該跟誰,會不會變成沒有爸媽的小孩。

哭過,難受過,最後明白了不是自己的錯,卻還是在意這句話。

不為別的,就因為說這句話的人,是她的媽媽。

02

什麼話最傷人呢?那一定是你最親最愛的人說的話。

在孩子眼中,父母無疑就是其中的兩個。

孩子對父母天然有著深深的依戀感,不管做了什麼,都不過是想要得到父母的關注與誇獎罷了。

一個簡單的讚美,可以讓孩子開心好幾天,而一句傷人的話,卻可以在孩子的心上留下難以癒合的傷痕。

那麼,什麼樣的話不能對孩子說呢?

美國著名精神病醫師埃里克森(E.H.Erikson,1902)認為,人的自我意識發展持續一生,他把自我意識的形成和發展過程劃分為八個階段,可稱為埃里克森人格發展理論

這個理論為不同年齡段的教育提供了理論依據和教育內容,他認為任何年齡段的教育失誤,都會給一個人的終生髮展造成障礙。

1. 面對0-1歲的嬰兒

不能說:如果你的寶寶剛剛降生還是個嬰兒,任何不好聽的話都不要說。

而要說:無論孩子怎樣哭或者不如意,媽媽都要帶著微笑第一時間給予關注,給他美麗的表情,溫暖的撫觸,告訴他你是多麼的愛他,他是多麼的可愛。

為什麼?這個時期孩子最為孤弱,他們對成人依賴性最大。

他們產生的任何餓了渴了尿了或陪伴的需求,都需要用哭鬧的方式召喚媽媽。

如果媽媽能以慈愛方式及時滿足他們的需要,孩子就會就會形成對世界的基本信任感。

如果養育者拒絕他們的需要或者給了讓他們感受不好的回饋,孩子就會形成對世界的不信任感,這將很大程度影響他們的未來的人格發展。

2. 面對1-2歲的幼兒

不能說:切記少說「不可以」。

也就是說在孩子安全的底線內儘量讓孩子自主探索。

而要說:「孩子,你可以試一試。

」「寶貝,這樣的感覺是不是特別好?」「媽媽在保護你,你別擔心」……

為什麼?記得有一本繪本《大衛,不可以》,這本書就描繪了一個可愛的寶貝,對什麼事情都好奇,一會爬到椅子上,一會光著身子跑出去……這個階段的孩子迅速形成了許許多多的技能,他們學會了走、爬、推、拉和交談,內心有一種力量驅使他「隨心所欲」的做決定。

這樣的過程會讓他獲得強大的掌控感和自主性。

如果這時總有一個聲音傳來:「不可以!」孩子的心理就會感到一種怯懦和疑慮,不知道自己的探索是不是好的呢?從而產生內在的矛盾衝突。

3. 面對3-6歲學齡前的孩子

不能說:你不可以說他「撒謊」,也不可以對他的任何創造提出質疑,或者譏笑孩子的創造物。

而要說:「你的想法不錯哦!」「這個創造讓我好驚訝!」

為什麼?這時的孩子能夠更精確地運用語言和更生動地運用想像力,他們的幻想能力急劇增強。

你會經常聽到孩子有不現實的想法,卻很認真的向你表達。

這就是他的想像力在發揮著作用。

比如有的時候孩子從幼兒園回來,會認真的告訴媽媽說:「今天誰誰打我了」, 但當家長調查後,發現並沒有這個情況。

如果父母接納他的這種創造性特點,回應他說:「這個想法是不是你想出來的?你很有創意,可是卻讓媽媽好擔心。

」這樣,孩子就會知道自己的想法並不是特別妥當,但仍被媽媽接納了。

他就會保留獨創性繼續發展下去。

如果父母譏笑孩子,或認為他是在「撒謊」,批評或懲罰了他,孩子就感到自己的獨創性行為和想像力不被認可,慢慢的喪失自信心和自主性。

並且他們那些曾經冒出來的無厘頭的想法和行為,也會讓自己感到「內疚」驅使他們開始向沒有主見的「聽話的孩子」發展。

4. 面對6-12歲的學齡孩子

不能說:「你真笨」,「你不行」,「你太懶了」,「你怎麼不如別人好」……

而要說:「你可以的。

」「我看到你的努力了。

」「我相信你有能力去完成」……

為什麼?在這一階段中,孩子開始學習各種必要的謀生技能,以及能使他們成為社會生產者所具備的專業技巧。

他們必須要放棄自己的幻想和願望,被更真實存在的世界法則所約束,甚至被讀、寫、算所約束。

所以,埃里克森說:兒童在這一階段所學的最重要的課程是"體驗以穩定的注意和孜孜不倦的勤奮來完成工作的樂趣"。

解釋一下就是他們需要培養的是穩定的注意力能力,和學習的勤奮感和快樂感。

這時的孩子面對的挑戰是巨大的,他們最需要的是來自父母和環境的積極關注和鼓勵。

如果孩子獲得了支持的力量,他們就更能勤奮的為未來成為一個有價值的社會人做準備,他會明白今天的勤奮和努力,都是有希望且會有回報的。

反之,如果孩子在家裡和學校都不能獲得這樣的支持和鼓勵,他們每天聽到的都是否定的語言。

那麼就會懷疑自己是否能夠成為一個有用的人,並感到「自卑」,用消極的態度步入下一個發展階段。

5. 面對12-18歲的青少年

不能說:「你的想法不對」「你要聽我的」「你的那個同學不好」……

而要說:「你有你的想法,我尊重你,我的建議是……」「需要我幫助的時候隨時來找我」「給我講講你的好朋友的故事吧」……

為什麼?埃里克森認為「這個階段是孩子從童年期向青年期發展的過渡階段。

在前四個階段中,孩子懂得了他是誰,能幹什麼,也就是說,懂得所能擔任的各種角色。

在這個階段中,孩子必須仔細思考全部積累起來的有關他們自己及社會的知識,最後致力於某一明確的生活策略,也就是獲得「同一性」。

我個人對「同一性」的理解是:孩子在這個時期內心生出一個對自己的認識,這不等同於外界曾經對他的定義和評價,而是屬於自己的定義和評價。

這時候,家長不能再像對待小孩一樣,告訴他這個不對,那個不對,而是要充分尊重他的,允許他在試錯的過程中反思和學習妥協,而且要關注他的同伴。

因為這個時間的孩子逐漸脫離家庭對自己的影響,而更依賴同伴的支持。

小孩子的成長,不僅是身體的成長,還有價值觀的建立與發展。

我們很多家長除了喜歡說否定孩子之外,還喜歡過早地讓孩子戴上有色眼鏡,分個高低貴賤。

比如我們常常能聽到家長對孩子說,你要是不努力,以後就只能像誰誰誰一樣,去掃大街/送外賣/搬磚頭......

任何的職業只要是做出了自己的貢獻,就是偉大的。

有人光鮮亮麗的站在舞台上表演,受人掌聲,那就得有人在幕後為他的光鮮亮麗做出貢獻。

沒有人生來就是偉大的,而是他們的行為讓他們變得偉大;也沒有一個孩子生來就能懂事聽話,那需要愛與教育!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孩子犯錯,你會打他嗎?

如果孩子犯錯,老是去做危險的事情,作為家長的你,會打他嗎?有些說孩子太小,你打他也不懂。有些說:「黃荊棍下出好人!」

三流的父母,孩子註定是次品!

小編父母所在的小區鄰居有一個兒子,20 歲時上大學就曾問父母要錢給女朋友打胎。工作後,很少跟父母聯繫,現在30幾歲的人了,打電話除了要錢幾乎沒有其他事情。作為鄰居,小編並不感到意外。記得小時候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