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適合孩子年齡的方式進行溝通,培養寶寶的自尊感和自信心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幼兒時期是一個人個性形成的重要時期,是可塑性最大的時期,也是培養自尊、自信的重要時期。
在生活中,有許多幼兒常常會產生自我否定的傾向:表現為缺乏自尊、自信,對許多事無熱情,行動消極、被動、退縮,不敢當眾發言,具有較強的依賴性。
一些家長也反映自己的孩子常把「我不會」、「我不行」掛在嘴邊,尤其是小班幼兒,更常常表現為膽小,甚至在陌生人面前或全班小朋友面前不敢大聲說話,沒有主見。
自尊感是幼兒自我意識中最具有積極意義的情感成分,是幼兒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標之一。
自尊感得到滿足,將使幼兒感到自信,產生積極的自我肯定。
因此,從小培養幼兒的自尊感自信心,對幼兒一生的發展都非常重要。
良好的溝通能力是增強孩子自尊心和自信心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對於一個孩子而言,如果有人願意聽他傾訴,他的意見能夠被人尊重,那麼他才可能逐漸形成被肯定、被尊重的感覺。
家長要在孩子在不同的時期,用不同的語言和孩子進行溝通。
比如在嬰兒期,家長通常使用「嬰兒語言」:家長貼近孩子的臉,這樣他就可以清楚的看到家長的眼神和表情。
因為嬰兒容易把注意力集中在面部表情和語調上。
當寶寶開始說話的時候,家長多使用斷句、詞語或者單個字,這樣寶寶容易記,也容易學。
家長在與孩子交流上容易陷入一個誤區:寶寶小的時候,家長通常覺得孩子小,什麼都不懂,溝通上沒有注意方式與方法,容易不尊重、不信任孩子;等孩子上學了,又覺得孩子大了,應該和大人有同樣的理解力和參考點。
孩子生命中最大的痛苦莫過於得不到大人平等的對待,卻在能力上被要求和大人一樣做對事情。
孩子的能力需要慢慢培養,而孩子與生俱來就有被平等對待的權利。
一位年輕母親帶著五歲的女兒去逛街,街上車水馬龍,人流擁擠,很是熱鬧。
媽媽扯著孩子的小手,興沖沖的往前走,嘴裡時不時還和孩子說:「寶寶,你看多熱鬧!……」突然想到孩子有半天沒有說話了,低頭一看,孩子已經哭花了小臉。
「怎麼哭了,逛街不好嗎?街上多有意思呀!」媽媽邊說邊蹲下幫孩子擦臉,在蹲下身來的一剎那,她驀然呆住了——她視線可及的全部竟是滿街扭動的屁股!
孩子眼中的世界和家長眼中的世界是有天壤之別。
當成年人蹲下來與孩子平等對話、溝通,這將是這個孩子一生的幸事!
12個常見的早教錯誤你犯過幾個?
為人父母,總希望能教好孩子。不少家長都有著十分明晰的育兒觀,要怎麼做、不要怎麼做似乎都心中有數。然而,那些看似正確的做法卻可能是早教的誤區,下面的12條早教常犯錯誤,你犯過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