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濕疹該如何護理 兒童濕疹的中醫治療方法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新生兒濕疹出現的主要症狀是皮膚表面出現紅斑、米粒樣丘疹、皰疹、糜爛、滲液和結痂,炎症反應明顯,局部皮膚有灼熱感和癢感。

通常在寶寶的頭、面頰、外耳部,甚至可以遍及整個顏面部和頸部,嚴重的手、足和胸腹部都可見到。

濕疹起初為鮮紅色,略帶水腫,邊界清楚,表面濕潤,繼而轉成主要症狀。

嬰兒濕疹也就是常說的奶癬,是由於小兒對某些物質如乳類、雞蛋、魚蝦等敏感性比正常的嬰兒高,有時吸入粉塵、花粉,吃番茄、橘子也會過敏。

母乳餵養的孩子如果母親進食這些容易過敏的食物,通過乳汁誘發患兒得濕疹。

嬰兒濕疹常見於1-3個月的嬰兒,6個月後逐漸減輕,1歲後能夠自愈, 初起時濕疹主要集中在面部,隨著病情加深,逐漸蔓延至頸、四肢甚至全身。

兒童濕疹究竟該如何護理呢

1、總體治療原則:

寶寶濕疹可以使用的藥物種類繁多,爸媽應該在醫生指導下用藥。

凡更換新藥前,一定把以前所用藥物清除乾淨。

在更換藥物時最好先在寶寶的皮膚上小塊濕疹塗擦,觀察效果,以決定是否使用。

避免因藥物使用不當加重病情。

嬰兒濕疹用什麼樣的方法來治療,要依據濕疹表現而定,如局部紅斑、丘疹、鱗屑、結痂,不可用含有激素類藥品及油膏。

如表現潰爛滲出液多,應使用溶液冷濕敷,等結痂後再塗奶癬膏。

對濕疹不嚴重的寶寶,只需局部用藥,但不能自行濫用藥物,以免引起皮膚損害或感染。

2、冷濕敷:

(1)常用1:10000高錳酸鉀溶液濕敷(注意一定要使高錳酸鉀完全溶解,未溶解的高錳酸鉀會燒傷寶寶的皮膚),既使創面清潔,又起到殺菌收斂及氧化作用。

(2)4—6層細紗布,以不滴水為適度,將濕紗布敷於創面,根據濕疹滲出物的多少來決定更換的時間和次數,當紗布吸收的滲出物已達半飽和程度,將紗布更換。

每日二至三次。

滲出物多時,濕敷時更應勤更換敷料,避免吸滿滲出物的敷料久停留於創面上,刺激周圍的正常皮膚,致使創面擴大。

(3)對大面積的濕疹,應對藥物的性質、濃度和濕敷面積的大小,給以適當的注意。

(4)如創面紅腫逐漸消退、滲液減少,創面已乾燥,即可停止濕敷,改用糊劑。

(5)冷濕敷時請注意:濕敷面積不能超過全身面積的1/3,以免過度的體表蒸發造成寶寶脫水。

兒童濕疹的中醫治療方法

1、蒼耳棵30克,蛇床子15克,白蘚皮15克,蒼朮15克,苦參15克,生軍15克,黃柏15克,地膚子15克。

水煎取濾液待溫涼後洗患處。

每天1劑,早、中、晚各洗1次。

2、蛇床子9克,銀花9克,野菊花9克,生甘草6克,煎水外洗或濕敷局部,每天2-3次,每次約10分鐘。

3、蒲公英、野菊花、白鮮皮各30克,百部20克。

以上中藥加水2000毫升,浸泡15分鐘,然後煮沸15分鐘。

等藥液放涼時,取一塊乾淨的紗布放在藥液里浸透,然後敷在患處15分鐘左右,每天兩次。

4、花椒能消炎、止癢;艾蒿有鎮靜、抗過敏的作用,療效相當不錯的。

用花椒、艾蒿、鹽各適量放水中熬半小時,過濾後取汁液兌水來洗澡。

5、白蘚皮40克,地膚子40克,蛇床子40克(以上3味藥均研成細粉),爐甘石粉40克,青黛粉20克,香霜1500克。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嬰兒濕疹是怎麼引起的?

嬰兒濕疹俗稱"奶癬",是一種常見的、由內外因素引起的一種過敏性皮膚炎症。主要原因是對食入物、吸入物或接觸物不耐受或過敏所致。患有濕疹的孩子起初皮膚發紅、出現皮疹、繼之皮膚發糙、脫屑,撫摩孩子的皮...

寶寶濕疹的原因和治療辦法 讓寶寶遠離瘙癢之痛

寶寶身上紅紅的又癢又疼,讓爸爸媽媽們心裡非常難受卻又束手無策,想幫寶寶撓癢卻又害怕傷害到他嬌嫩的肌膚,那麼今天就來了解一下寶寶濕疹的原因和治療用藥吧。嬰幼兒濕疹又稱「奶癬」,是嬰幼兒時期常見的一...

寶寶濕疹可以塗母乳治療嗎

媽媽們都知道,寶寶濕疹是很常見的一種病症,很多寶寶都會有濕疹。寶寶有濕疹之後,媽媽們應該及時進行護理。那麼寶寶濕疹能塗母乳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