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究竟是熊孩子多,還是熊家長多?
文章推薦指數: 80 %
今天在蔬菜水果超市的時候,聽到了這樣的幾句話:
XX別亂動那些東西,待會叔叔打你。
XX回來,別亂跑,一會兒阿姨說你。
。
。
不知道是我敏感,還是怎麼。
看文的你,覺得這兩句話有問題嗎?
在我的意識里,感覺很有問題!
教育孩子,別亂跑,別亂動東西,為什麼要用「叔叔打你」,「阿姨說你」這樣的話呢?嚇唬孩子的同時,難道不會對孩子心理上造成這樣幾個感覺:
1,外面的人都是壞人,會打小孩,會說小孩。
——事實呢,其實大部分陌生店員也是很友善的。
但給孩子如此印象,孩子不會再對外面的陌生人有應有的尊敬。
2,我亂跑了,亂動了,沒被說,沒被打,那我以後就可以這麼「玩兒」了!——在孩子的世界裡,生活就是玩兒,他覺得沒被「罰」那就繼續玩兒。
長大後的僥倖心理和叛逆,是不是就是這樣養成的呢?
而且,家長管教孩子,為什麼要撤到無辜的陌生人上,還要給人家頭上蓋如此大一個帽子?
如果說,看到孩子調皮,對他說:別亂跑,會摔,會滑倒,如果疼,不許哭。
如果被別人帶走,就回不了家了,就看不到媽媽(爸爸)了。
這樣會不會起到這樣兩個作用:
1,和你說了,別亂跑,你還如此,那就要對自己做的事負責,因為說好了,不許哭。
(孩子會養成承擔後果的責任心)
2,會養成不被陌生人帶走的警惕心。
同樣,對於亂動東西,可以告訴孩子:別亂動,這樣沒有禮貌。
而且摔了、弄壞了媽媽(爸爸)就要買走,當然,會從你的零食里扣除這些不應該花的錢哦。
我想應該會同樣成為培養孩子的責任心吧,對自己做的事情需要負責,也會規矩他的行為,讓他成為有禮貌的人。
不知道是寶媽疲於帶孩子,而磨光了自己的耐性了,還是沒想過「生孩子是要教育」的這個問題,我經常會看到孩子鬧,家長以責罵、對孩子有不良影響的方式去管束。
這我就非常不理解了。
記得還看到過一個事情:
在高鐵上,路途遙遠,有很多人都在休息。
忽然安靜的車廂里響起了《最炫民族風》。
音樂聲一起,幾乎所有的人都被驚動了,睡覺的人更是紛紛被震醒。
抬頭看去,一位坐在前排的母親正舉著一個手機,臉上帶著喜滋滋的笑容,她五六歲的兒子正在車廂當中擺腰扭胯,隨著音樂跳得不亦樂乎。
那位母親渾然不覺四周異樣的目光,兀自目不轉睛地盯著自己的兒子,加油鼓氣:「寶寶好棒!跳得真好!再來一個!」
有乘客實在忍受不了,重重咳嗽一聲。
母親頓時不樂意了,站起身來眉頭一挑:「咳什麼呀咳什麼呀?一看你就沒帶過孩子!體諒一下怎麼了?孩子還小呢!在車上這麼小的地兒都活動不開,憋壞了什麼辦?跳個舞都不讓啊?」
車上乘客皆無言,母親大大咧咧地坐下,繼續放歌。
那孩子跳到興起,竟從車頭一直跑到車尾,再跑回來,踩得咚咚亂響。
我眼看著鄰座一位上了年紀的老人,閉著眼睛撫著心口,臉色都有些白了。
最後總算有乘客實在忍受不了,叫來乘務員關掉了音樂。
母親悻悻,大聲說了一句:「真沒有愛心!」方才坐下。
這樣的家長教育出來的孩子,將來出社會……不禁細思極恐。
我個人認為,如果生下了一個小生命,不僅僅生下就完成了對他的責任,而是切實以身作則,家長是孩子的第一個老師,那麼,教導Ta為一個彬彬有禮,有責任心,有擔當,有社會公德心的小朋友,不好嗎?每個孩子,雖然天性會有差別,但都是一張白紙,從父母那裡學樣,是Ta人生的第一堂課。
那麼,現在社會上胡作非為的熊孩子那麼多,到底是熊孩子多,還是熊家長多呢?
拜託,不要逼孩子打招呼了,孩子的教養,是需要父母教的!
1逢年過節,總是會見到很多父母要求小傢伙們跟很久沒見面的親人打招呼。「快點叫阿姨!不能沒有禮貌啊!」「我教過你多少遍了,快叫人!」「趕快叫叔叔,否則我打你了!」然後就會看到有的孩子順從著,從嘴巴...
在孩子的教育上,你犯過「面子」問題嗎?
公公單位的九樓有個桌球室,兩張桌球桌,算是為單位中老年人的業餘生活辦的實事。上周末下午,我和老公也去沾了回光,淋漓盡致的出了出汗。 那天我們只有一副球拍,所以旁邊的球桌一直空著,直到亮亮和他爸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