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靜說養育|孩子"不合群",怎麼辦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案例

無論在幼兒園、小學或中學,總有些孩子顯得不那麼合群,不能順利地融入到集體活動中。

當今社會對人的社交能力有著較高的要求,許多教師和家長擔心不合群會影響孩子社交技能的發展。

然而,造成孩子不合群的原因十分多樣,要幫助孩子必須先了解具體情況。

1

家庭氛圍不良

比如父母關係不和、爭吵不斷,或父母長期不在家,缺少親子交流等。

這樣的家庭環境極易導致幼兒產生心理壓抑。

孩子渴望交往但又不敢與其他人交往,害怕遭到拒絕,長此以往極易形成自卑、孤僻、消極的內向性格。

2

養育方式不正確

不良的養育方式包括過分溺愛孩子,導致幼兒「有求必應」;總認為「只有」自己的孩子是最棒的,形成了幼兒「虛高」的自我評價;隨意訓斥、打罵幼兒,給幼兒的生活帶來陰影。

溺愛和「虛高」的自我評價極易使幼兒形成過分的自我中心、過度依賴、倔強甚至適應能力差等不良品質或習慣,從而使幼兒缺乏交往的動機,直至不願意交往。

「大棒政策」更加不能培養主動交往的幼兒,相反很可能給幼兒的交往造成終生障礙。

3

交往環境單一

部分家長因為擔心孩子的「人身安全」,防止孩子被同齡夥伴抓咬,就禁止孩子與其他同伴交往,導致幼兒交往的機會被剝奪。

如果孩子在幼小的時候缺少正常的交往環境,就會缺乏交往的基本技能,不會商量,不會謙讓,不會主動爭取朋友,從而直接影響幼兒交往態度的形成和交往能力的提高。

針對以上問題,家長要首先保證給孩子一個溫馨和睦的家庭氛圍,其次要有意識的培養孩子的合作能力,多鼓勵孩子和小朋友一起交往,參加各種體育活動等。

01

給孩子交朋友的機會

儘量不要占用孩子的太多時間,給點時間孩子交朋友,把孩子的寶貴時間奉獻給寶寶們的朋友,一般來說,隔壁鄰居,遊樂場,動物園都會有好多小朋友,這個時候爸媽就該抓緊時間,讓孩子多和同伴玩。

02

來個派對

在派對上,有吃的喝的玩的樂的,所以通過派對的方式讓孩子們交朋友,孩子們在打鬧中很快就會打成一片,但是派對一定要搞得有聲有色,必須要有孩子喜歡玩的遊戲,要讓孩子玩的盡興。

03

多帶孩子外出  

如果爸媽經常把孩子關在家裡,這樣孩子們在閉塞的地方就會產生拒絕交朋友的想法,所以平時爸媽要記得帶寶寶多出去轉轉,讓寶貝們多看看外邊同齡的小朋友。

04

少讓孩子看電視

孩子們喜歡整天圍著電視轉,都沒有心思去交朋友,去玩耍了,所以電視要少讓孩子看,不僅傷害孩子的眼睛,還傷害孩子們和朋友聯絡感情。

05

教孩子交友原則

要想孩子合群,那麼就必須要讓孩子明白一些交友原則,比如要尊重朋友,要體諒朋友,要設身處地的為朋友考慮,孩子們明白了交友原則,自然就讓交友更加容易了。

其實孩子合不合群並不是天生的,需要爸媽來幫助孩子打開一扇門,給孩子創造交朋友的機會,那樣才能讓孩子更合群。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創造機會讓孩子學社交

0-3歲是培養孩子們社會交往能力的重要時期。發現孩子不合群並不可怕,但要意識到,是時候幫助孩子交朋友了。也許孩子對於交友的確有困難,那麼父母就要給寶寶適當的指點和幫助。小雨今年三歲,可以和小朋友...

幫寶寶「歸隊」

有很多爸爸媽媽也經常會遇到孩子不合群的煩惱。寶寶們就像是一隻掉隊的「小鴨子」,獨自享受著他們自己的空間。長久下去,就會造成寶寶的孤僻性格,並且還會產生牢固的自卑情緒,這對寶寶的成長很不利。所以,...

孩子不合群與父母有關

有些小孩喜歡獨來獨往,和別家的孩子就是玩不到一起去,孩子不合群該怎麼辦?有什麼辦法讓孩子合群呢?下面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避免孩子「不合群」,給孩子一個快樂的童年

孩子三歲以後,如果較長時間不和小朋友一起遊戲、經常獨處、以及被別的小朋友孤立等等,都可以稱為「不合群」。兒童心理學中所講的「不合群」是指兒童在與同齡人交往過程中表現出來的孤獨、寂寞或懶於交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