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幾歲開始有性意識?分床睡影響孩子的一生,看完你就懂了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斷奶、分床、分房、入托,永遠是媽媽最關心的話題。

朋友圈裡,有嬰兒時期就分床睡的,也有孩子8、9歲還和父母同睡一個房間甚至同睡一張床的。

雖然怎麼睡覺,別人不應該指手畫腳,但對於孩子來說,能夠獨立睡覺,和能夠自己穿衣吃飯玩耍一樣,都是自立的表現,值得培養和鼓勵。

而且,好多媽媽並不知道,獨立睡覺將直接關係到孩子安全感的構建和性心理健康哦!

  不同家庭有著不同的認知和做法,到底什麼時候跟孩子分房睡比較好?太早分房睡和太晚分房睡都不利於孩子的心理健康。

  孩子3歲以後可開始考慮分房睡,5歲左右最適合,但上小學後還沒分房睡,就有些晚。

當然,具體情況也要因人而異,要看孩子的心理年齡、膽量、獨立性、對父母的依戀程度以及家庭的具體環境等因素。

  3歲前分房睡:會損害孩子的安全感

  「什麼時候跟孩子分房睡,並沒有標準的答案,但太早太晚都不好。

" 至少要等到孩子滿3歲後才考慮分房睡。

孩子太小時跟父母分房睡會損害孩子的安全感。

如果讓孩子在3歲前跟母親分離,孩子就可能會認為母親沒有了,或認為被母親拋棄了,從而傷害到心靈。

  對於不到3歲的孩子,由於自我完全沒有獨立生存的能力,沒有了母親是一件十分恐怖的事情,孩子長大後可能會缺乏自信和安全感、疑心重、沒有信任他人的能力等問題。

  「為什麼有的孩子在3歲前,會有一件特別喜愛的東西,如一個公仔或一條毛巾,每晚睡覺時一定要抱著睡?" 這是因為這個年齡孩子的腦海中還沒有形成一個完整的母親形象,於是,在孩子的潛意識裡,這個公仔或毛巾就是母親的象徵,抱著它睡,就可以確保母親不會離開。

所以,即使很舊很髒了,你也很難從孩子身邊拿走它。

因此,讓3歲以前的孩子跟父母分房睡,對孩子來說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

  上學後分房睡:成年後可能患上精神疾病

「同樣,太晚跟孩子分房睡,孩子成年後則有可能患上某些精神疾病或產生心理問題。

" 比如產生各種焦慮障礙或神經症、人格障礙、適應性障礙、性心理障礙、人際關係困難等。

  陪睡時間過長易導致性早熟

長期和父母同床睡,孩子難免接觸到父母的身體,對一名2歲的孩子而言,這種觸摸可能產生安全溫暖的心理感受。

但是一個十幾歲的孩子,卻可能產生自然的生理反應,而且父母的性生活也對孩子產生負面的影響。

  10歲才開始和父母分床睡,這容易對孩子產生心理刺激,而且他正處於對性最好奇的時期,如果家長沒有通過性教育幫助孩子理解性知識,孩子很可能會通過一些其他途徑,比如看不良視頻、偷窺、早戀等,來滿足生理的欲求,嚴重者有可能產生病態心理。

所以,及早發現並引導孩子的性意識是很重要的。

  5歲左右較適合分房睡

建議孩子3歲以後可以考慮分房睡,5歲左右分房最適合,"如果上小學以後還沒有跟父母分房睡,就有些晚了 "。

  」為什麼5歲左右分房睡最適合呢?"因為4~6歲是性蕾期,孩子在5歲左右,開始意識到男女之間的性差異。

所以,這個時候家長與孩子分開睡,可以給他們自己的空間,培養孩子形成獨立的人格。

  不過,對於堅決不願分房睡的孩子,也不要強逼,家長要多動腦筋想想有什麼孩子可接受的辦法,例如,可以通過獎勵的辦法誘導孩子分房睡,如果成功了,第二天,應對孩子的勇敢行為給予及時的肯定和表揚。

通常在一周後,孩子就很樂意自己一個人睡了,並且從此大多不願意再跟父母睡。

分房儀式:

  「人生是需要儀式感的」,從每天襁褓中的嬰兒到斷乳到要和媽媽分床睡,每一步都是孩子逐漸獨立的過程,沒有那個媽媽會一輩子陪著孩子,孩子終究是要學著獨立生存的。

和媽媽分床睡只是人生走向獨立的第一步。

在孩子和父母分床的時候為孩子舉辦一個溫馨的「分床典禮」吧。

家長也要從正面給孩子很多鼓勵:

1、給寶寶心理準備的機會:

可以把分床睡這件事當做是一件值得慶祝且美好的事情告訴孩子,讓孩子有這個意識與準備。

2、給寶寶精心布置的小床:

根據寶寶的玩具喜好與偏向,精心布置下他的小床,吸引寶寶睡小床的慾望。

3、幫助寶寶克服黑暗恐懼:

小寶寶們一般都很怕黑,加上如果要自己睡的話,心中的恐懼感是存在的,爸媽這時候要幫助寶寶克服恐懼,可以告訴寶寶:爸爸媽媽就在旁邊,不會丟下你一個人的,乖乖睡覺噢。

或者等寶寶入睡了再關燈。

4、事後要讚美與誇獎寶寶:

在寶寶第二天醒來的時候,爸媽要有表揚寶寶自己睡覺這件事的意識,例如「寶寶很棒噢,昨晚是自己睡覺的!

5、態度堅決

很多孩子在分床的時候出現哭鬧的情況,家長有的不忍心看到孩子哭鬧,分房的拉鋸戰也不得已以失敗而告終。

然而一次次的哭鬧並沒有分床成功,孩子會逐漸形成哭鬧就可以不分床的心理,父母的下一次分床計劃就會更加不容易進行。

因此,在分床的過程中,父母一定要態度堅決。

最好要嘗試用積極的方法來引導孩子。

父母終究會老去,終究有一天我們會離孩子而去,比起心疼孩子的哭鬧,我們更希望當我們老去,他們擁有獨立照顧好自己的能力,處理好自己事務的能力,有一個健康的身體,擁有完美的愛情觀。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睡覺這件小事,可能影響孩子一生

每天一篇親子育兒實踐分享彤媽育兒經(mama037)爸媽身邊,最接地氣,最實用的的育兒小幫手!你家孩子和誰睡?一個孩子與母親的關係,決定了他與世間萬物的關係。三歲前,對於一個孩子來說,母親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