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教育孩子勇敢說:「住手,不要隨便摸我!」到反性侵教育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在生活中,司空見慣這麼個情景,我們遇到萌娃的時候,總是要表達喜愛之情,不管你跟人家熟不熟,都想伸手去摸摸小寶貝的頭、捏捏小寶貝的臉蛋甚至是親親ta的小嘴巴。
也會看到這麼個情景,小一點的寶寶一臉錯愕,有些媽媽還在跟人家哈拉,對人家的欣賞沾沾自喜;而大一點的孩子,已經會表達自己的感受,會做出抵抗或者厭惡的動作,這時候有的媽媽還會教育孩子一番,這個是媽媽的朋友,人家是表達喜歡你的意思,你不可以這樣子的知道沒有。
親愛的媽媽們請問你理解我的心情嗎?我很迷茫,我這樣做真的錯了嗎?我不認識這位叔叔或阿姨啊,第一次見面TA就觸摸我了,我感覺不太舒服,你怎麼可以說我不禮貌呢?我只是真實的表達了自己的想法。
小編對這種教育真的是無法接受!家長所謂的「友好教育」,只是硬生生的把屬於家長和他人的關係,強加到孩子身上。
其實再小的孩子也有尊嚴的,並不是所有寶寶都能接受陌生人哄逗。
作為成年人,我們不能因為寶寶年齡小,嘴巴不會說,就隨便捏臉、摸頭親ta嘴。
想想你自己如果被陌生人這樣對待,這就是一種騷擾,其實對孩子來說也是一樣。
請尊重孩子,不要把自己的意願強加到孩子身上。
家長知多少?寶寶抵抗他人觸摸,其實是潛意識的自我保護條件反射。
家長要注意培養寶寶的自我保護意識,所謂的「友好教育」可能對寶寶造成很重的傷害。
從表層來講就是身體的傷害,可是最深的傷害是深層次的自我保護意識。
那我們來看看傷害到底有多大?
一、最直接的傷害:他人的熱情可能給寶寶帶來疾病的傷害
1、沒洗手,別再去摸孩子了,細菌會傳染
美國最新研究發現每個人雙手平均攜帶1000萬個細菌,不僅比電梯扶手公園長椅等要髒,被人們認為「細菌炸彈」的廚房抹布也不過幾百萬個。
一雙未洗過的手上平均攜帶1000萬個細菌,而一克指甲垢里藏有38億個細菌。
這其中有很多細菌都會通過接觸傳播導致疾病。
日本有一項調查發現,我們的手比家裡的馬桶圈還要髒5倍以上。
所以,但你觸碰孩子時,就會把這些細菌傳給孩子。
另外,有的大人喜歡留指甲,有時候摸寶寶臉的時候會不小心把寶寶的臉給劃傷了,這樣會讓寶寶的臉引起感染或者是導致細菌進入寶寶的皮膚裡面,容易引起敗血症等。
2、別親孩子,會得病毒感染
嬰兒的抵抗力很低,寶貝們的免疫系統還有待完善,親吻很容易將大人身上的細菌傳染給寶寶,甚至可能導致親吻病,即由EB病毒所致的一種急性傳染病。
2014年,武漢2歲女孩被人親了一下,當天晚上發起高燒,並且嘴巴變歪,面部表情突然癱瘓。
醫生檢查發現,寶寶得了「親吻病」。
據悉,人類口腔里有幾百種細菌,其中約5%可能會危害健康,親吻可傳染超過270種細菌。
寶寶的臉頰皮膚下面有一種特殊的脂肪組織——頰脂墊,頰脂墊在讓寶寶的臉看上去胖嘟嘟的同時,寶寶吮吸、咀嚼時,還起到協調上齶、雙頰、嘴唇和舌頭的作用,如果大人經常捏或者扭擰,或者大力親吻寶寶的臉頰,容易使頰脂墊受傷,從而造成寶寶愛流口水的毛病。
另外,在寶寶的臉頰上還分布著腮腺和腮腺管,如果大人經常大力親吻或扭捏寶寶的臉,腮腺和腮腺管就會一次次被撕拉、擠壓,從而導致受傷,使得寶寶患上腮腺炎。
還有,大力扭捏寶寶的臉頰時,還有可能傷及寶寶的口腔黏膜,導致寶寶口腔黏膜發炎。
所以,大人這個看起表達喜愛的動作,其實是在傷害寶寶。
建議媽媽儘量不要讓別人隨便捏或者大力親吻自己寶寶的臉蛋,以免寶寶受傷。
二、最深層次的傷害:自我保護意識薄弱,容易被傷害
說到這個的時候,也許很多家長會反駁說小編危言聳聽。
但是就是家長從小的「友好教育」要孩子對他人友善禮貌,削弱了孩子的自我保護意識。
也有家長會說,那麼我教導孩子友善禮貌也沒有錯啊,難道要教他成為冷漠的人,對任何人都警惕戒備?我們從小教導孩子友善禮貌沒有錯,但是友善禮貌也得有個度,作為家長你做了正確引導了嗎?哪些行為孩子應該友善禮貌,哪些行為孩子應該懂得自我保護?不要只教孩子「不要和陌生人說話」,也要教孩子「防範熟人」。
據「中國網事」記者調查,家長一般在對孩子做自我保護教育的時候,多是「不要跟陌生人走」「不要隨便和陌生人說話」「不要隨便接受陌生人的東西」,而常常忽視教育孩子對身邊熟人保持一種應有的警惕。
對孩子進行性傷害的人,大多不是陌生人,通常正是孩子最熟悉、最信任、最尊重、最親近和最依賴的人。
侵犯者與孩子處在不平等的權力關係中,比如自己的親人、鄰居、老師、父母的朋友等。
孩子對這樣的一些人沒有防範意識,從來就不會想到他們所愛的人和被他們尊重的人會對自己進行性侵害。
而侵犯者利用其權勢侵犯和剝奪了受害孩子自由支配自己身體的權利和意志。
有關部門對性侵害事件的調查統計發現,85%的兒童性侵害事件正是這些人所為,陌生人性侵害兒童的案件僅占15%。
更令人擔憂的是,許多孩子性自我保護的知識匱乏,不能正確認識自己的隱私部位,遇到性侵害茫然不知所措,甚至不知道這是危害自己的行為。
-
父母和孩子都要學會拒絕過度的「熱情」。
作為家長一定要放開面子,不要不好意思。
若是寶貝會說話,要從小教會寶貝學會拒絕:請不要隨便摸我!若是寶貝還不能拒絕,那寶爸寶媽要做寶貝的盾牌了。
一定要從小給寶寶灌輸這種意識。 -
父母要讓孩子學會辨別什麼樣的身體接觸是好的,什麼樣的身體接觸是不好的。
父母要告訴孩子:人類會用身體接觸來表達愛意,在生活中我們會親吻擁抱,表達我們的親密關係,父母的朋友同事在表達對孩子喜愛的時候也會與孩子有身體的接觸,這樣的身體接觸讓我們感受到愛與被愛,是好的接觸。
如果成人與我們身體接觸的時候,成人身體的某個部位(手、生殖器)在孩子身體的隱私部位反覆觸摸或者摩擦,這就是不好的接觸。
當孩子遭遇不好的接觸時,要立即想辦法離開這個成人,並把事情告訴父母。 -
父母要告訴孩子:任何人都可能性侵害兒童,不論年齡、性別、職業,侵犯者可能是孩子的親人、父母的朋友、隔壁鄰居、學校老師。
但是,這個世界上絕大多數的人是愛孩子的,傷害孩子的只是極少數的那一部分人。
所以,孩子要懂得辨別好的接觸和不好的接觸,如果遭遇性傷害知道如何應對,就能夠保護自己。 -
父母要教導孩子怎麼防止被誘拐及如何避免被人拐騙?在這裡我們首先普及一下一些常用的誘騙手法:
a、權威誘惑法:這類拐騙者之前做過一些「功課」,他們甚至能叫出孩子的名字,取得他們的初步信任。
拐騙者大致會這樣說:「你爸爸媽媽沒空,讓我來帶你回家。
」b、物質利誘法:這種誘騙方式主要利用了孩子的好奇心,比如,犯罪分子往往會說出這樣類似的話:「小朋友,我有一樣禮物要送給你,你跟我一起去看看吧。
」c、帶路引路法:誘騙者利用孩子善良、樂於助人的品格引誘孩子,就像:「小朋友,你知道去某某商場怎麼走嗎,能不能帶我去啊?」
小編有話說:加強安全教育的同時不能讓孩子恐懼社會
教育孩子提高安全防範意識是對的。
但既要提高孩子們的防範意識,同時不能讓孩子覺得社會上壞人多,對陌生人,甚至這個社會產生恐懼,失去信任,「如果一味強調有壞人,會讓孩子心生恐懼,失去安全感,不能讓孩子對社會失去信心。
」心理專家建議,學校、父母應對孩子們加強安全教育,但是一定要灌輸給孩子們這種思想,社會上還是好人多,那些誘拐孩子的壞人還是個別人,要讓孩子們知道人與人之間是友善的,社會是溫馨、安全的。
小編建議寶媽寶爸們如果在這個問題上不知道怎麼引導孩子,可以買本相關的書籍或繪本,跟寶寶一起閱讀。
一位媽媽的心聲:請不要隨便摸我的孩子!
路遇可愛的小蘿莉OR帥氣的小正太,為了表達你的熱情,你可能會上去善意的摸頭、捏臉、甚至是親下ta的小嘴。此時,你以為孩子的父母會高興,但其實他們心裡默默地不爽:請不要隨便摸我的孩子!不信?那你看...
80%性侵是熟人作案!必須告訴孩子的9個守則
*3歲女童遭姑父多次性侵,2歲女童被幼兒園看守猥褻……這並非個案,兒童遭遇強姦、猥褻等性騷擾的案件,日漸頻繁地見諸媒體。據中華社會救助基金女童保護項目數據:僅2014年曝光的192起兒童性侵案...
這些會影響寶寶性觀念的行為,日常生活中你都做過!
美國國家醫學圖書館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做過一個調查,採訪父母關於孩子什麼時候年齡接觸性教育最合適,調查結果顯示:93.1%的父母認為有必要進行性教育。
讓孩子學會保護自己!美國媽媽反覆教給孩子的十條準則值得學習!
美國非常重視兒童安全教育,對兒童的保護已成了美國社會及每位美國公民所自覺遵守的規則,不僅如此,更致力於找回失蹤的兒童,找回率高達98%,這是很值得學習的政策之一。
家長必讀 | 自我保護意識知多D,拒絕性侵有法寶
點擊上方「高明區婦聯」可以訂閱哦!近日,荷城凝愛家庭服務中心的社工來到西安實驗小學,給在校的100名五年級學生開展「認識身體,保護自我」防性侵教育宣傳活動,通過穿「衣」行動、智者大富翁、拼字成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