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霸陵有多可怕?如何避免和防範校園暴力的出現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孩子為何會在學校這一半封閉式的非社會形態里上演「權利的遊戲」?孩子出現的等級意識為什麼不是井然有序的分工合作,而是極不健康的以暴制暴?心理的缺失和行為的暴虐背後,究竟問題出在哪裡?

全世界每天都在發生校園霸凌,這似乎成為了一個世界性的難題。

無論怎樣防範,總是在發生,而傷害事件也不時耳聞。

駭人聽聞的暴力事件報導層出不窮,家長們越聽越是憂心忡忡。

既擔心自己的孩子在學校里被欺負,又擔心他無視責任與安全而欺負他人,家長們又不能每天緊盯著孩子的一舉一動。

那麼,除了一遍又一遍的口頭叮囑教育,家長們還能做什麼有效的事情來避免此類問題的發生呢?

首先,我們要弄清楚霸凌是什麼?

霸凌是指用包括身體傷害、搶奪財物類的行為傷害,罵人、起不雅綽號、造謠以打擊他人類惡語言傷害,網絡霸凌的文字類傷害等方式,故意對他人造成身體和心靈的傷害,尤以長期多次為甚。

舉個例子,偶爾兩個孩子一言不合打了起來,一個把另一個打翻在地,不能算霸凌。

但如果此時「贏」的那一個,把對方的褲子剝下來,對周圍孩子說,「喲,你們看,他的褲頭上有個大洞,他放屁放的,哈哈哈」,這就是霸凌。

因為此時,他知道這樣做是可以羞辱他的。

再如,兩個小姑娘,為了喜歡一個男生互相破口大罵,也不是霸凌,但把對方帶到某個無人的角落,打她耳光,拍下視頻放到網上,就絕對是校園霸陵行為。

然後,我們需要了解霸凌的孩子是怎樣的?

善與惡是兩種相對性質的程度詞,我們每個人都是善惡程度相互轉換的集合體。

不幸的生活環境,會激發出孩子身上的惡。

經常霸凌他人的孩子往往是極度缺乏家庭關愛造成的,甚至大部分性情暴戾的孩子身邊是同樣具有暴力傾向的家長。

其實有的孩子在六歲以前,就會顯露了少許的憤怒與暴力的傾向,但很多家長都不太當回事,認為孩子小,什麼都不懂,大了就明白了。

正是由於這種大意的心理,才喪失了矯正孩子不良觀念和性格的最佳時期。

這些孩子用欺辱他人的方式,來掩飾和逃避內心的軟弱和恐懼,缺乏對他人的同理心,感受不到別的孩子的痛苦。

他們害怕拒絕,假如全世界都忽視他們,他們會陷入深深的恐慌。

那麼,被霸凌的孩子是怎樣的?

據數據調查,霸凌者會挑特定的孩子下手:新來的,孤獨的,瘦弱或肥胖的,家裡貧窮的,看上去自信心不太強的,或者膽子小的。

但是家長們一定要弄清一個道理,被霸凌絕不是孩子的錯。

那為什麼這類孩子往往被那些霸凌者纏上,就好像老虎總要撲食一群羚羊里看上去最弱的那個。

因為,欺凌者自己內心極其害怕失敗,他總是會對他認為成功可能性最高的「出氣筒」下手。

美國數據顯示,25%的孩子報告自己曾經受到過霸凌。

台灣地區這個數字為10%左右。

家長可以為孩子做什麼?

一定要讓孩子從小就明白,無論發生什麼事,父母都是無條件傾聽與關注的,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如果父母聽到好的才高興,聽到不好的就責備,看到孩子哭就給孩子道德規矩,那孩子就會認為不好的事是不可以告訴大人的,因為得不到任何幫助。

這種做法會讓孩子越來越自卑,越來越受氣,一次次的成為攻擊對象。

家長應該做的是細心觀察自己孩子每天的心理狀態,耐心詢問。

不能逼問孩子,要慢慢疏導,防止孩子精神壓力大,出現什麼過激的心理動態。

家長要教會他遇到這類實踐的具體處理辦法。

極端情況:如果當時力量懸殊(人數或力氣),而身邊沒有資源(其它同學,老師,路人),可以跑的話,要趁機跑。

不能跑的,要蜷成一團,保護自己的頭部,以免受傷。

事後,儘量保留證據,報警,利用媒體等一切可以利用的資源。

普通情況:如果在學校里,被當眾打或罵的話,不要激怒對方,也不要打還,因為那樣做只會滿足他想要得到的關注,而且可能有更大的受傷害風險。

要正視霸凌者,聲音清晰地讓他停止欺凌行為。

如果他繼續行為,拍攝視頻作為證據,或提請周圍同學注意,讓他們有需要時作證。

在訴諸法律的情況下,這非常有必要。

讓孩子事後要告訴家長:家長之間必須要進行溝通。

對方家長如果能理解自己孩子行為的危害性,雙方彼此達成「道歉-補償-保證」這樣的三環解決方案。

霸凌者需要真誠道歉,並做出對對方的補償-補償也並不必很重,可以小到必要的醫藥費,破損的衣物賠償,或者買一本本子給對方,並保證今後不會再犯。

如果對方家長是蠻不講理的(很可惜,有時確實如此),那麼家長要向自己受霸凌的孩子表示關心,告訴他這不是他的錯,表揚他正確的應對,並酌情準備些精心的小禮品給孩子,讓他明白家長是他堅強的後盾。

讓孩子事後告訴老師:很多孩子不敢告訴老師,怕被報復,怕別人說自己告密。

英國11歲男孩托馬斯,是被記錄的因霸凌而自殺的年齡最小的孩子。

霸凌者每天都用領帶勒他的脖子,勒到他即將窒息才停。

托馬斯在日記里寫下生不如死的話,最後服用安眠藥自殺。

而長達幾個月的霸凌,學校一無所知,因為托馬斯怕報復不敢告訴老師,也不讓其他人告訴老師。

希望這樣的悲劇再不要發生。

為此,請家長一定要告訴孩子,不管別人怎樣說,要選擇做正確的事。

向老師揭露壞人壞事,是一個正直的孩子應該做的。

家長-老師-社會,是孩子成長的鐵三角環境,這三角里任何的不一致都會降低孩子的信任。

作為家長,當遇到無法控制差老師與差環境時,也可以不避諱地告訴孩子問題所在,但仍然要鼓勵孩子保持樂觀和正面。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