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溪一女孩因和母親發生口角負氣離家,14年後終於團圓!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女兒十四年前因為一次和母親的口角後負氣離家出走,從此杳無音訊。
後來母親又多次搬家就更難有女兒的消息。
近日,69歲的母親回到最初生活的地方易門縣綠汁鎮,在當地民警的幫助下,最終在曲靖找到了女兒。
缺少十四年陪伴的她們更加珍惜彼此在一起的時光。
孩子和母親最終能團聚了是好事,可是這樣的事情比比皆是,大多都是10來歲左右,正值青春期的孩子,為了一點小事就負氣出走!
與叛逆期孩子的相處秘訣
青春期的叛逆是孩子給家長拋來的一個大難題,該如何處理它呢?不少青春期孩子的家長都抱怨:「孩子怎麼越來越不聽話了,怎麼管都不行。
」一位母親就講述了與女兒的一次衝突:同事要帶孩子來家裡玩,但女兒卻堅決反對,同事前腳剛踏進家門,女兒後腳馬上離開。
這位母親很困惑,覺得女兒變得不聽話了,曾經的乖孩子哪去了呢?而女兒卻並不認為是自己的錯,她反而抱怨媽媽不尊重自己的感受,覺得媽媽需要改變。
面對這樣的問題,作為家長的我們應該怎麼辦呢?孩子在這段叛逆時期,改變要從誰做起呢?今天我就來和大家探討一下父母該如何與青春叛逆期的孩子相處。
和孩子交流注意6點
任何一種關係的改變都需要雙方來互動,與青春叛逆期的孩子相處,就像是跳雙人舞,總有一個人是占主導的。
無論是父母還是孩子,只要有一個改變了,那麼另一個也會在雙方的互動中,隨之改變。
叛逆期孩子的父母一定要謹記以下的交流原則:
不做道德判斷。
對於孩子的逆反行為,家長不要上來就給孩子打上不聽話、不懂事、情緒化、意志力薄弱的標籤,而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到青春期逆反是所有人都有的正常現象。
這時,在和孩子的交流中,要注意減少對孩子的道德判斷,不要孩子犯了錯或有了一些不合適的舉動就「上綱上線」。
如果你的孩子在12~18歲有青春期逆反,你應該高興,因為他們正在步入大人的行列,正在成長和自我意識的整理中,這個過程比較漫長,但總會過去的。
理解和包容。
孩子越是逆反的時候,越需要家長有平和穩定的情緒。
這個時候,不能用正確與錯誤去評論孩子的行為,而是要給予他們更多的理解。
比如,當孩子考試成績不理想時,不要自然而然地認為是孩子不夠用心導致的,更不能一看到成績有所下降就多加指責,而是要說,「我知道你的壓力非常大,你以自己的方式努力了。
」家長的包容,會給孩子的心理成長創造空間,讓他們能最大程度地沉澱自己的情緒感受,進而更好地轉化自己的行為和處事方式。
陪伴原則。
在這個原則之下,最重要的是建立愛的親子關係。
有個案例是,一個孩子一直和自己的父親逆反,即使長大後,與父親的關係仍然不好。
他後來回想說,是因為他父親一直在外地工作,每兩個月才回家一次,而一回來,就總是教育他,讓他覺得父親是特意回來管自己的。
但他的父親卻說,這是出於對孩子的愛。
因為自己在家裡的時間少,所以每次回去,就想抓緊時間管管孩子的學習,反而忽視了和孩子的交流、玩耍。
只關注學習,讓本來心理壓力就不小的孩子,又增添了一些心理負擔,孩子自然對這個總想管自己的父親產生了排斥。
這個案例告訴我們,花時間陪伴是緩解叛逆期孩子心理的重要因素,但更重要的是讓孩子感受到家長對他的愛。
家長的付出要以有效的方式讓孩子感受到。
對孩子的關心不一定只是在學習上,也可以是對孩子的生活、思想等方面的了解和認識,多花點心思和時間陪伴孩子、了解孩子,也許比一味的「管」要好得多。
父母要學會傾聽。
有些家長對孩子講的話,是敷衍地聽和有選擇地聽。
漸漸地,孩子就不願意再與之交流了。
最好的傾聽方式是全神貫注地聽,而心理諮詢師甚至會做到動情地聽和以同理心地聽。
傾聽還應該有一個平等的態度,要向對待朋友一樣,不要居高臨下。
一般在做心理輔導時,聽是很重要的,也是很累人的,這需要你保持高度的注意力。
在與孩子交流時,更應該這樣,學會傾聽、多傾聽,除了能更好地了解孩子的想法,也能讓他感受到自己受到了父母的尊重。
給孩子提供平台。
青春期的孩子還有一個特點是,認知和生活經驗不均衡。
如果父母不放手,給孩子實踐的機會,他們就會更加沒有自信。
關於青少年的事,一定要讓孩子做主。
好多青春期的孩子都在表達,為什麼你要為我做主,你為什麼不尊重我的想法?作為家長,可以讓孩子自己去碰南牆,自己去發現自身的不成熟,當吃過幾次虧後,孩子自然會對自己有了新的認識。
替孩子做主不是明智的辦法,做一個可以適當放手的父母反而會加速孩子的成長。
關於規則。
很多父母喜歡給孩子做種種限制,比如規定他們幾點必須睡覺,幾點必須吃飯。
而這種規定,往往會讓父母們充滿挫敗感,因為孩子們基本不會去執行。
法國人常說,家長只有給孩子說「不」的權利,他們才能真正地自己做主。
也就是說,孩子首先要能夠真實地表達自己的意願,才能逐漸建立他自己的規則標準。
如果父母在這個過程中,冒犯了孩子說「不」的權益,那麼一定要道歉。
要尊重孩子的自尊,積極關注孩子好的表現。
總之,青春期是變化的,也是充滿機會和危險的。
青春期的逆反,就像家裡來了不速之客,它會最終離開。
當孩子拋來這個棘手的問題時,我們不要針鋒相對,可以像接籃球一樣,退一步接住。
如果以這樣的態度對待孩子的逆反,就會發現,青春期的問題真的會容易了很多。
來源:
玉溪警方綜合網絡整編,編輯:牙膏君
纓子:把「叛逆期」變成「成長期」的秘密
當你想到「青少年」的時候,你的頭腦里跳出來的第一個詞是什麼?叛逆、懶惰、沒有責任心、對抗、困惑、情緒化……大部分人可能都會有這樣印象。前不久曾經有一個家長在電話中告訴我:他的孩子上初中了,固執、...
孩子人生的3次叛逆期,這樣管
孩子的叛逆,對很多家長來說,是個艱深的話題。尤其對中國父母而言,「建立家長式權威」是個歷史悠久的傳統。家長問孩子要服從和威信,孩子問家長要權利和自由。一旦孩子進入叛逆期,親子間的衝突往往會更加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