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在無條件的愛孩子,還是在造成孩子的不幸—愛與溺愛的區別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我們先來看看什麼是溺愛?
溺愛,過於寵愛,由著孩子的性子,慣著孩子,同時也妨礙孩子試圖作出獨立行動的任何努力。
當今做父母的大都知道溺愛孩子有害,但卻分不清什麼是溺愛,更不了解自己家裡有沒有溺愛。
小一些的孩子餵飯,大人嫌孩子慢,又怕孩子吃得滿身都是,怕麻煩搶過來餵孩子吃。
上學的孩子寫作業,天天給孩子檢查,擔心孩子寫不完作業,天天盯著。
孩子自己整理房間,媽媽嫌孩子整理的慢,嫌整理的不乾淨,孩子自己洗襪子,媽媽怕弄一地水,怕孩子洗不乾淨,怕耽誤孩子學習的時間。
.
這些包辦的行為就是溺愛。
阻止孩子自己犯錯,這是用自己的行為阻礙孩子獨立行動的做法。
如果包辦溺愛繼續下去,會有什麼樣的後果?孩子找工作包辦,孩子結婚包辦,孩子買房子需要父母出錢,孩子無法為自己的孩子負責,還需要自己再去為孩子的孩子負責。
如果試圖勸之類家長放棄對孩子的包辦行為,會發現非常難,他們總能為自己的包辦行為找到各種理由。
孩子還小,孩子不行,孩子會受傷,不盯著孩子不寫,我不替他失敗了怎麼辦,等等等等。
溺愛會讓孩子積壓情緒,在家庭中積壓太多情緒的孩子,容易越當著外人的面越釋放情緒,因為他們明白,這樣釋放情緒安全,媽媽答應自己要求的幾率高,指責自己的幾率小 。
就像我們常遇到在商場裡的孩子,要買東西,不給買就哭,直到家長妥協,因為怕丟人,怕人看笑話。
有的家長訴苦,在遇到到孩子提要求時,我也很糾結,滿足他吧會不會慣壞了他;不滿足吧,又受不了孩子那可憐巴巴的哭鬧。
在家長的糾結矛盾中,雙方經歷著痛苦的博弈,最後的結局往往是孩子挨一頓打罵,然後家長後悔內疚,最終滿足了孩子的願望。
也有家長說,家裡就一個孩子,我也沒什麼事,上學接接送送,早上時間緊幫孩子穿穿衣服,孩子要什麼家裡也不是沒條件,何必拗著孩子惹著大家不開心呢,所以孩子想要什麼我們基本都能滿足。
家裡有保姆,小時工,家務活也不用他做,我們有空就一起玩,這不就是無條件的愛他嗎?
你們知道造成你們孩子不幸的最可靠的方法是什麼嗎?那就是他要什麼便給他什麼。
——法國教育家盧梭
我絕對不認為,無條件的愛就是沒有任何規則和要求,讓孩子順應他自己的一切。
事實上適當的拒絕能夠讓孩子形成清晰的自我,有界限。
當孩子所有的要求都被滿足時,孩子反而有一種分不清邊界到底在哪裡的感覺,對於孩子的安全感並不利。
試想在一個黑暗的空間,你不知道這個空間有多大時,心裡是恐慌的。
當孩子的要求被拒絕時,孩子就知道我的空間就到這兒,相當於在黑暗中摸到了牆,心裡有了踏實的感覺。
要強調的是,這個拒絕一定是友善的,不帶情緒的。
那麼我們說的無條件的愛到底是什麼?
我們絕大多數普通家長,對孩子的愛都是無條件的:
孩子學習不努力,讓你很生氣,但是你不愛他了嗎?孩子上課玩手機,老師叫你到學校,讓你很生氣,但是你不愛他了嗎?孩子成天玩手機電腦,你好言相勸,他離家出走你很生氣,但是你不愛他了嗎?不是吧,你還是很愛他。
你擔心他的安全,操心他的前途,你希望他能理解你的苦心,你真的覺得「別人家」的孩子更好嗎?如果和你的孩子換你願意嗎?肯定是不願意的吧!十個也不換!
但我們的這些愛如果表達不清,到了孩子那裡,就會誤以為我們的愛是有條件的。
孩子會認為,只有我考了好成績(乖,聽話,懂事,有特長,比別人孩子強……)爸媽才愛我。
因為孩子並不能清楚的看到我們隱藏在情緒背後的情感,他們只是最直觀的看到我們的情緒反應,他們會將高興等於愛,贊同等於愛,因此父母為孩子做了很多,也願意為孩子繼續付出,但孩子因為只聽到你的嘮叨和抱怨,看到你的憤怒和不甘,他就感受不到你的愛。
有的家長誤以為無條件的愛是無條件的接納孩子的行為。
所以他們就不斷的滿足孩子的各種需求,孩子要什麼給買什麼。
但是因為孩子要東西背後的情緒,父母沒有看到,所以孩子始終沒有被滿足的感覺。
父母也會覺得委屈,孩子貪得無厭,不停的滿足孩子的物質需求,但孩子依然說我不愛他。
對物質的需求是因為內心沒有被愛的感覺,所以才會用物質不斷的填補滿足。
因為孩子內心真正的被愛的需求沒有得到滿足,即使父母滿足了孩子的所有願望,他們的內心仍然是空的,孩子仍然會不停的用物質要求試探父母到底愛不愛自己。
買了就是愛,不買就是不愛。
那麼到底什麼是我們一直宣稱的「愛」呢?什麼是無條件的愛呢?
我認為對無條件的愛,最貼切的解釋是無條件的接納孩子的情緒。
之前我們講過,情緒被看到就是生命被看到。
只有家長真正的看到孩子的情緒,接納孩子的情緒,孩子才會感覺自己是安全的,是被允許的。
無條件接納孩子的情緒?
爸爸媽媽總會有這樣的疑問:
總是「無條件接納」,孩子豈不是就沒有規矩無法無天了?
長期「無條件接納」,會不會變成溺愛,讓孩子以自我為中心?
一直「無條件接納孩子」,會不會變得受不了批評,聽不進勸誡嗎?
孩子天天哭,我也接納?孩子說要殺我,我也接納?孩子打人也不管孩子不睡覺,不上學,不寫作業……這麼多這麼多,我都接納?聖人啊!
孩子天天哭,首先要排除他是否有身體上的疾病,然後再問問孩子怎麼了?什麼事情讓她這麼委屈,這麼難過。
孩子打人罵人說要殺人,我們先要想想孩子怎麼了?什麼事情讓他這麼憤怒。
孩子不睡覺,不上學不寫作業,我們聽聽他們心裡有什麼樣的感受
多傾聽孩子,別否認他的情緒,就是在接納他
在這一點上,很多父母常常容易弄反!
孩子一哭,父母情感上是粗暴的--「不許哭!怎麼這麼不聽話!再哭媽媽打你了!不要你了!」
接納孩子情緒的做法,就會是摟住孩子,對孩子講,「我知道你很難過,我陪著你,想哭就哭吧」,還會是「想要媽媽做什麼就告訴媽媽。
」
看到孩子摔倒了,疼的直哭,溺愛的父母可能會說,「都是這破地,太討厭!把我家孩子都絆倒了。
」否認孩子情緒的父母會說,「快起來不疼,有啥疼的,一會兒就好了」或者「寶貝最勇敢了,一點都不疼,咱不哭」,愛的做法就會是,「寶貝摔疼了吧,哎呦,都疼哭了,媽媽給你吹吹。
」
有的父母問,接納不是就是接受默認,不立規矩了,接納並不代表無原則縱容。
接納指的是接納孩子的情緒而非行為。
到底怎麼接納,關鍵還是父母。
要解決根本問題,就要先解決爸媽的問題,爸媽先要接納了自己,才能真正的接納孩子!去學習去改變自己來影響孩子,言傳不如身教。
怎樣正確地拒絕和滿足孩子的要求?
很多孩子跟父母出去玩時,都有要東西的習慣,看見自己喜歡的忍不住讓父母買,特別是很多男孩子,面對喜歡的樂高和電子產品,幾乎控制不住自己的慾望,提出沒完沒了的要求,作為父母的我們,既害怕一味的拒絕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