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歲了還飯來張口、衣來伸手?家長,請放開手,讓孩子自己飛!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前兩天看到下面這則新聞,可以說,二杉是被震到了!

       武漢的馮女士是一位高中生的家長,她說,女兒馬上就要讀高二。

從小到大,家人對孩子的要求只有一個,那就是學習。

「長到16歲,女兒連自己的內衣都沒有洗過,全是父母代勞。

」馮女士說,女兒真正是飯來張口、衣來伸手。

女兒愛漂亮,從小留長髮,每天都是馮女士為女兒梳頭,上了高中,學習緊張,她曾建議女兒剪短髮,但遭女兒拒絕。

每天早上起來忙得像打仗,馬尾辮都是父母幫她梳。

       這真心正常嗎?!

       不過,世界很大,二杉從別的新聞里找到了信心。

時間已經臨近9月份,這段時間哪裡最繁忙?當然是校園裡,曾經沉寂的校園隨著學生的「回歸」而變得熱鬧非凡。

對於許多大學新生來說,去大學報到都是人生第一次遠行,而孩子背井離鄉,最放心不下的還是父母。

是否陪孩子入學,成為許多父母心頭最近難以抉擇的事情。

但是,許多大學新生都選擇單獨前往大學,培養自己獨立處理事情的能力。

       二杉覺得這是個好事兒,至少是個好的開頭。

       如今,不少年輕人最讓家長頭痛的問題就是過分依賴父母,缺少獨立生活的能力。

打開電視,翻開報紙,見諸螢屏、報端的「啃老族」眾生相讓人哭笑不得。

不過,「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世上沒有無緣無故的事情,「啃老族」的病根其實在小時候就埋下了。

       孩子天生就缺少獨立性嗎?事實並非如此。

人的獨立自理能力是在一定的環境、教育作用下慢慢培養起來的,在指責孩子不能自理、不獨立的同時,家長應該先反省一下自身是否為孩子的獨立創造了條件和機會。

       孩子在很小的時候就表現出了他們獨立的慾望。

比如在學習爬行和走路的時候,他們總是要掙脫我們呵護的臂膀,向目標前進;他們非要穿自己喜歡的衣服,不管氣候是否適宜,不管家長是否滿意;他們嘗試認真去做一件事情,無視家長伸出的援手,還很果斷地叫著「讓我來」「我自己來」;孩子要求出門逛街不再牽媽媽的手,甚至不允許爸爸媽媽隨便進自己的房間等等,這些都表達了他們獨立的需求。

       而我們的家長卻擔心他們摔倒碰著,擔心他們遭到挫折,不願耐下心來等待孩子獨立完成一件事情,甚至怕孩子離自己遠去,不再愛自己。

於是包辦代替,為此還沾沾自喜。

       事實上,孩子各方面的能力都需要通過自身實踐才能獲得。

正如不經過反覆勾畫塗抹,不可能學會畫畫一樣;不放手讓孩子做他力所能及的事情,他永遠不會長大。

在父母的視線里,孩子如同在樹陰下,看不清自己的真實形象,甚至不了解自己的能力。

       教育的目標應該是把孩子培養成能夠自食其力、獨立生存於社會的人。

要教給他們生存在這個社會所必須的、最常用、最實際的知識,培養最基本、最實用的能力。

所以,在保證自己的孩子擁有一個健康身體的同時,家長應該通過教育開發他們的智力,引導他們認識社會、適應社會,培養他們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社會生存、適應能力。

       家長可以讓孩子從參與家務勞動開始,給他們自我展現的機會,讓他們有更多時間去獨立操作家務和課餘各項勞動。

在孩子學習自己解決問題和學習自己、照顧自己的過程中,他們會把新的情景作為一種挑戰,這樣既增長了他們的能力,又使他們在這個過程中獲得了自信心。

他們的生活空間得到拓展,動手能力得以提高,就會體會到獨立成功的快樂。

        孩子的路,應該讓孩子自己走!孩子在父母的羽翼下成長的過程,就是由弱漸強的過程。

雖然在父母眼裡,孩子永遠是孩子,但哺育子女的目的是讓他們成長,等有朝一日翅膀硬了就放飛他們,而不是讓他們永遠躲在父母的翅膀下面,坐享其成。

聲明:轉載請註明來源四川教育手機報

【微信訂閱】

更多教育資訊,親子活動請關注四川教育手機報微信,微信-->添加朋友-->查找公眾號--->搜索」四川教育手機報「或」scjiaoyu「即可關注。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讓孩子自己去做吧

有時候父母會埋怨孩子什麼都不會,衣來伸手,飯來張口,遇到事情只會找爸爸、媽媽,其實,還不是因為父母管得太多才讓孩子失去獨立做事的機會和能力?

孩子的自理能力差,該怎麼辦?

最近聽到朋友抱怨,自己的孩子牛牛4歲了,還不會用勺子吃飯,鞋帶散了沒有人幫他系好,就會嚎啕大哭不知道如何解決,本以為這是個例,後來才發現「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已經是現在很多孩子的生活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