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寵物馴養式「教育將會毀掉孩子一生?你還在用嗎?
文章推薦指數: 80 %
身邊不少的朋友都反映孩子難以教育,和他們聊天后小編想弱弱的問一句:你把自家的寶寶當作「人」來教育還是當作「寵物」來養呢?
寶寶的世界和家長的世界是完全不同的世界,當家長的認識和教育的延伸不能完全進入孩子的世界時,煩惱就來了。
世上所有的愛都是以相聚為最終呈現,唯獨父母對子女的愛是以孩子的獨立成人來評判父母的成功。
但是很多寶媽們都無法清楚理解這一點,把自己的親生寶貝當作」寵物」來寵。
自家寶寶也不是你的附屬品,更不是私有品,他最終將成為有獨立思想意識的成年人,如果將這一理念應用到自己寶寶教育身上,你會得到意想不到的成效。
首先每位家長都要明白,寶寶從有意識開始,就有獨立的潛在需求。
從呱呱墜地到安全感的建立,這個過程需要寶媽咪的全程陪伴。
但是陪伴不是代辦所有、更不是包辦一切。
先看看我們身邊這些見怪不怪的現象
(一)高位「供奉」
孩子在家庭中的地位最高,號稱「家中第一」。
孩子從小習慣於高人一等,變得自私,沒有同情心,不會關心家人,更不必說別人了。
點評:孩子不是古玩珍禽。
「老大」當久了,會認為自己世界第一。
(二) 焦點集中
一家人時刻關照他,陪伴他。
親戚朋友來了往往嘻笑逗引沒完,這個稱讚說「漂亮」,那個稱讚說「聰明」。
孩子在大人的誇讚下唱歌跳舞、背誦古詩……掌聲不斷。
家裡人都把他當作開心果。
孩子一天到晚不得安寧,注意力不得集中,這是往後學習生活的一個大障礙。
點評:「寵物「也需要私密空間,何況」人」乎。
寶寶的私密空間,你侵占了多少?
(三) 輕易滿足
孩子要什麼就給什麼,必然養成不珍惜物品、講究物質享受、浪費金錢和不體貼他人的壞性格,並且毫無忍耐和吃苦精神。
炫耀、攀比形成習慣。
點評:「寵物」才只是輕易滿足所有物質需求,如果寶寶也這樣,怎樣建立他自己的建立道德底線呢?
精神世界荒蕪的殺傷力遠大於物質的匱乏!
(四) 包辦代替
由於家長的溺愛,三四歲的孩子還要餵飯,還不會穿衣,五六歲的孩子還不做任何家務事。
上學後家長不希望孩子在學校參加任何體力勞動。
中小學生中那些常逃避做值日的孩子就是家長培養出來的。
這樣包辦下去,必然養成懶惰、依賴、自私的習慣。
點評:孩子的成長是不斷學習和成長的過程,並不僅僅是物理體態的成長。
「寵物」你還需要調教,寶媽們為什麼不試著調教自己家裡的「小大人」呢?
當孩子自己的安全體系建立起來以後,他就會擺脫家長的陪伴和看護。
這時,他自己內心「人「的需要將被他自己以最大限度的滿足。
如果寶媽們不能與「寶寶」俱進,煩惱將會接憧而來。
蹣跚學步時寶寶就想跑,你很少看到象大人一樣正常散步走路的孩子。
而這時家長需要的是關注、引領、鼓勵以及危險預警。
當他的思維進一步發育,他獨立的要求越來越高,而家長此時在安全提醒的前提下,學會「授之以漁「。
逐漸的你會發現寶寶的獨立性越來越強,慢慢的他就會說:」我認為---------「「我想-------「。
而此時的家長已經退居引領指導位置了。
隨著孩子進一步的發展,家長的位置已經退居二線了,基礎的安全常識都已經具備,只提供諮詢建議就可以了。
你會發現孩子的成長已經將你的一些理念融入進他的理念,甚至成為他一生遵循的標準。
如果你家寶寶已經到這個階段,家長高枕無憂了,因為你終於讓自己的孩子成為一個真正的「人」了,而不是那個只會討你歡心的「小寵物「了。
記住這兩句話,輕鬆育兒!做個智慧的「懶媽媽」
最近收穫一種育兒思想:叫做蒙特梭利育兒。感覺很受用!不僅媽媽不累,寶寶更是可以快樂而獨立的快速成長。【第一句】「Mom, help me do it myself!」「媽媽,幫我,讓我能自己做!」
真正愛你的人,捨得讓你吃苦
記得我之前寫過一篇文章是《你替孩子避開的風險,生活都會如數奉還》,我不提倡「苦難」教育,也不喜歡窮養孩子。但人生之路上,該讓孩子迎難而上的時候,我也不會將她永遠地保護在我的羽翼之下。1周五下午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