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三點,讓父母更了解孩子的成長規律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本文原創獨家。

點擊右上角「關注」,分享更多親子教育好文】

作者:石榴薔薇(爸媽內參主筆)

「中國最需要教育的是家長,而不是孩子」,這個觀點古人早在一千多年前就已說過。

韓愈在文章《師說》里有句話:「愛其子,擇師而教之;於其身也,則恥師焉,惑矣。

這句話的意思是父母愛他的孩子,所以擇好的老師來教導孩童。

但是父母自己卻以找老師學習為恥,真是糊塗。

父母幫孩子找老師來教了,但是他自己「於其身也,則恥師焉」,他自己卻覺得跟老師學習是很丟臉、很可恥的事情。

「惑矣」,這樣的做法是不是有點顛倒了?自己為孩子找老師,然後自己不學,自己也沒老師。

一千多年前,古人就給我們已揭示家庭教育的真諦:要教育好孩子,父母必須不斷學習。

時代在變化,社會在進步,孩子每天都在成長,父母不更新知識,是無法跟上孩子的步伐的,更談不上教育、引領孩子了。

教育是雙向的。

如果只是單向教育,是沒辦法讓教育達到最佳的效果,甚至會導致教育的失敗。

美國傑恩·梅傑著的《雙向養育》育兒巨作特彆強調「育兒先育己」

它強調父母需要把養育的注意力從孩子轉向自身,唯有改變自己、豐富自己、提升自己,以充滿愛、價值感、尊重人際界限、擁抱改變的積極狀態,才能幫助孩子健康成長。

但我發現,教育這門複雜而艱巨的任務,中國大部分父母是勝任不了的。

他們很多只是負責生孩子,根本沒有育孩子的理念,「孩子扔一邊就會長大了」這樣的理念仍然占主流。

看著孩子的問題日益凸顯,憂慮之心日益加重,卻又無能為力。

我是一名教育者,每天面對大量的孩子。

從教20年,接觸的孩子無數。

看著那麼多的問題孩子,我焦急,總忍不住吶喊:

「愚昧的家長呀,你們不學習如何做一個好父母,會把孩子毀了。

沒有哪個父母是天生完美的,只有不斷與孩子一起成長的父母才是優秀父母。

中國很多父母甚至抱有這樣的觀點:但凡是成人,都能教好孩子,祖父母可以,保姆也可以……

從來都不以為然,直至自己的孩子成為「問題學生」,才開始捉襟見肘,感到恐慌。



家長沒有教育知識,是會影響孩子人生格局的。

那麼就目前來說,我認為有三方面的知識,亟待家長學習。

01

家長急需學習心理學知識。

育兒專家說,在家庭教育重要性越來越明顯的今天,家長們一定要懂點心理學,不知心理學的家長也不會是一個稱職的家長。



我們在教育孩子上,大部分的父母最忽略的是孩子的心理成長。



忽略的原因,應該不是熟視無睹,更多的應是這方面知識的貧乏。



我們知道如何讓孩子吃得更好,也懂得讓他們穿得更好,也懂得讓他們到更好的環境接受更優質的教育。



但是,當孩子出現了這些問題時,我們卻不知如何去應對。

如,孩子為什麼突然厭學了,為什麼喜歡逃學?以前不說一句謊話,現在為什麼會謊話連篇?

為什麼一向樂觀開朗的孩子突然就喜歡上了沉默?為什麼孩子脾氣那麼暴躁?為什麼孩子無法專心干好一件事…… 

你很想走進孩子,聽聽他內心的聲音,了解他的心事。

可是你一句都聽不到,面對孩子這些異常行為,你手足無措,一籌莫展。



這都是因為我們看不懂孩子這些表面行為背後的心理因素,通俗地說就是無法走進孩子的心理。



我們解讀不了,是因為我們嚴重缺乏基本的心理知識。

我們在這方面知識的匱乏直接造成孩子心理問題。

就因為這樣,我的一個大學同學斷送了正確的人生。



她長得明媚動人,但性格有時有點內向。

有段時間裡,她的行為有些異常,有時對人喜露燦爛笑容,有時又沉默寡言,對人不理不睬。

她舍友說她常忘記去吃飯,總喜歡待在床上。

說她常一個人站在陽台上往圖書館方向看,並伴隨驚恐的神色。

說她在教室學習時,時常一人偶爾一會笑偶爾一會哭。



她們報告給了班主任。

班主任發現其已有嚴重的心理問題,因為她已經有幻聽、臆想的徵兆了。



班主任馬上召其父母來,告知他們情況的嚴重性。

同學父母便把她接回了家,想著在家休養一段就沒事了。



後來悲劇發生了,同學已經「瘋」了。

我們都覺得不可思議,又為同學悲慘的人生感到惋惜。



老師說,這種情況不致於瘋的,只要及時治療用藥就行。

因為他曾經也有一屆一個學生差不多是這樣的情況,其父母極其重視,及時帶她去看了心理醫生,並進行治療,後來就好了,沒有復發。



但我同學父母接其回家後,見其表現沒什麼異樣,以為她只是心裡想多了,又以為是老師同學們誇大了事態,所以就沒有帶她去看醫生,也沒有對她有過多的關注。

然後悲劇發生了。

像這樣的悲劇很多,我面對的是高中生,是心理輔導員,每天都接觸到不少有心理問題的學生。

如臆想的、極度敏感的、妄想迫害症的……

他們當中有很多無法集中學習,有睡眠障礙了,我們都知道問題嚴重,讓家長來商量對策解決問題,但令人無奈的是,我們三番五次的約家長,這些家長都有個共同的特點,一次又一次因事爽約。

他們不愛孩子嗎?

愛的。

這麼不上心的唯一解釋,就是他們不知道這些心理問題的嚴重性,不知道不處理好這些問題,會毀了孩子的一輩子。

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父母學習心理知識迫在眉睫。

02

家長需要不斷提升個人素養。

父母是孩子成長的「背景牆」、「參照物」,孩子是按照父母的樣子來長的。

他們的言行舉止、價值觀、思維意識都會影響著孩子。

一個有教養的家長,教出的一般都是有教養的孩子。

反之亦然。

我班的一個女生事例很能體現這個觀點。

我校高三「百日衝刺活動」後,每個班的每一位學生都會在班旗上籤下自己的名字以示鼓勵,給自己打氣。

學生們、班主任及任教科任都虔誠地寫下自己的名字。



可是這個班的這位女生卻在班旗上公然寫下「簽名有屁用」這幾個字。

這是一種挑釁行為。

她以這個舉動否定學校,否定班主任。



班主任坐等她的道歉。

她一點羞愧之心都沒有,她甚至不覺得這有什麼不妥。

這位女學生目中無他、無集體的思想,不是朝夕的結果。



班主任說,這位女生之所以這麼奇葩,是因為她有奇葩的父母。



話說有一次那位父親家長聽說女兒不舒服來探看女兒。

當時,班主任正在上著課,這位父親招呼不打,無視老師與其他學生,直接走進教室,徑直走到女學生的座位,伸手探測女兒額頭。



大家也許馬上會說,這位家長真沒素質,沒教養,不懂得尊重別人,對老師沒有起碼的尊重。

我也認同。

家長這種目中無人、無規矩的思想與行為也給了孩子。

我們的孩子出現了問題,大部分家長首先做的是責怪孩子變壞了,而從不想是自己的問題。

更可悲的是,沒有教養的家長,教出的也極有可能是沒有教養的後代,沒有教養的後代繼續產出沒有教養的孩子……

現在出現那麼多的熊孩子,是因為有很多熊家長。

那個震驚全球的一對中國夫妻和他們那六歲的兒子與日本籍華裔小哥大打出手的故事,就是教養缺失的典型。

每個有恃無恐的熊孩子背後,大多都站著一個不可理喻的熊家長。

所以,如果說熊孩子是一汪污水,那麼熊家長就是毋庸置疑的污水源。

孩子是照著父母的樣子長的,父母沒教養,孩子就會缺失教養,而這缺失掉的教養,會以另一種方式在孩子身上取回。

因果相生,因果循環。

種善因,得善果。

埋下惡因,得惡果。

作為家長,在教育孩子上,一定要有敬畏之心。

我們就是孩子的因,為了果碩大優質,家長得是優質的參天大樹。

這得日日澆灌「教養」的肥料。

03

要懂得專業的育兒之術。

農民種莊稼,光靠愛,不行,只有懂種莊稼之道才有好收成;教育孩子,僅有愛,不夠,只有懂孩子的成長規律才有好未來。

因此,做父母的基本條件,至少要了解孩子的成長規律。

如餵養方面的,什麼時期是孩子成長的關鍵期,應該給孩子吃什麼。

掌握這方面的規律,會讓孩子的生長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除此外,如何培養孩子好的習慣,具有優良的品格、上乘的智商、過人的情商等,這些都需父母掌握一定的科學育兒規律。

如果沒目的的散養,孩子淪為平庸者是必然的結果。

德國的卡爾·威特在他的著作《卡樂·威特的教育》中詳盡地道出他是如何通過科學的育兒方法將一個先天稍有缺憾的兒子一步一步培養成天才的。

這過程包括胎教、餵養、思想、品性、習慣等等,這每一步都有專業的育兒理論知識的支撐。

只有了解孩子的成長規律,我們才能在養育孩子上少走彎路。

養育,不僅僅指向孩子,更指向父母自身。

美好的養育,是父母和孩子共同成長的旅程。

無論我們是如何長大的,都可以通過學習而成為稱職、強大和充滿愛心的父母。

只有不斷學習成長的父母才能永遠是孩子的參天大樹、厚實的避風牆。

作者簡介:石榴薔薇,富書籤約作者,熱愛寫作,有持久寫作的能力。

一個孩子的媽媽,一個高中語文老師,有著敏感而又細膩的心,喜歡寫生活感受。

常常在生活中發現美與丑,卻堅信美好長存人間,發表過《取消生育限制對女人來說是一場災難》等近40篇優質好文。

本文首發爸媽內參(ID:shenduwenhua)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