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變成「黑天鵝」之天使去哪兒了?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期待已久的小天使終於降臨人間,許多寶媽寶爸自然當做掌上明珠看待,可是,誰知孩子一張大就各種不如人意,然後抱怨孩子不懂事、不聽話,可是問題真的出現在孩子身上嗎?其實是父母一貫的縱容才養成了孩子有求必應的心理,寶爸寶媽們,你可就長點心吧!這些雷區不能碰!

俗話說,以小見大,孩子三歲之前就能看出以後會成為怎樣的一個人。

其實這話不無道理,一個小時候就欲求不滿的孩子,以後肯定大手大腳花錢如流水,而一個小時候被教育不要輕易拿別人東西的人,長大肯定也不會隨便接受別人的物品。

那麼寶爸寶媽們,你們的哪些行為讓孩子逐步走向「黑天鵝」了呢?

一、長抱不鬆手

帶孩子,講究一個「帶」字,和抱孩子是截然相反的。

那帶孩子怎麼帶?

首先,不能一直抱著慣著他。

可能有人會說,我就這一個小孩,不慣這個那我慣誰?其實不然,這樣一味的寵溺下去,只會是害了孩子。

孩子從小就要養成不依賴懷抱的習慣,不然寶寶體力消耗少,吃得也少睡得也不好,同時還會養成對大人的過度依賴。

二、孩子有哭必應

什麼叫「有哭必應」?小孩子不會說話,有事只能哭,然後寶媽寶爸趕緊抱起來。

有些寶媽寶爸剛把孩子哄入睡,一放到嬰兒床就哭,只能再抱起來哄,放下又開始哭。

大人不能因為孩子的哭聲就產生了那就一直抱著吧的念頭,這是不可取的。

孩子稍大一點,想吃什麼或者看到別的孩子手裡有什麼,就哭著要。

大人就會說:「孩子嘛,讓著點兒。

」然後就把東西拿過去給哭鬧的小孩。

這種方式也是不可取的,這只會給小孩造成一種只要我哭什麼事都能解決的心理,我們在超市經常見到的在地板上撒潑、打滾、哭鬧著要玩具的小孩就是這麼養出來的,是不是很煩心?

三、適可而止,過猶不及

無論是嬰兒的衣服還是零食,一定要合適,不要覺得貴的一定就是好的,那只是個別商家的營銷做得好。

其實這樣做的目的是父母不要攀比,不要覺得別人家的小孩都用名貴的什麼自己一定要給自己孩子也要一件,這種方式不可取,這會無意識的遷就孩子,孩子從小到大在這種嬌生慣養的家庭里長大,在外界還能受得了一絲冷雨嗎?

要想把小寶貝養成「白天鵝」,其實關鍵還是看為人父母的怎麼做,讓孩子自然成長,不要添加華麗而無意義的附加品。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小寶貝養成了熊孩子?哪些雷區不能碰?

期待已久的小天使終於降臨人間,許多寶媽寶爸自然當做掌上明珠看待,可是,誰知孩子一張大就各種不如人意,然後抱怨孩子不懂事、不聽話,可是問題真的出現在孩子身上嗎?其實是父母一貫的縱容才養成了孩子有求...

孩子哭鬧時,要不要抱?

帶孩子跟人生經歷一樣,別人經驗可以參考,但絕對不能照搬。世界上沒有兩個相同的人,孩子也是,他是獨立的個體,是獨一無二的。孩子哭了,大人是抱好呢,還是不抱好?老一輩的總有自己的經驗:小孩子哭是很正...

家長必看:「乖」束縛了你的孩子!

氏金喇叭少兒口才與主持「懂事」和「乖」,是家長、大人們對小孩子的最高讚譽。在很多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家長們會有意無意的用「乖」來衡量一個孩子的好壞。在學校「孩子平時聽話嗎?」是家長最關心的問題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