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孩子哭鬧,家長該不該哄?專家:不同年齡用不同方法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我們不得不承認看到孩子哭鬧以後,部分寶媽因為心軟就想著哄孩子,還有部分家長害怕把孩子嬌慣壞,就堅決不去哄。

那麼究竟哪種做法正確呢?兒童心理專家有話說:其實這兩種做法都有道理,因為孩子的年齡不同,家長就要採取不同的方式。

3歲這個年齡是分水嶺,所以家長不能大意。

第一點:3歲以前的孩子

如果寶寶的年齡在3歲以下,那麼他們處於敏感的爆發期,經常性因為一些很小的事情哭鬧。

只有用這種方式才能試探父母的反應,確定自己是否被父母愛著。

這個階段的寶寶非常敏感,父母對於他們哭鬧的方法要及時回應。

如果你選擇不去理會,很可能讓孩子認為自己不被重視,可能用大聲哭鬧的方法吸引你的注意。

長時間這樣發展下去,小孩子會變得十分敏感多疑。

有研究表明:在寶寶未滿3歲的時候,如果家長喜歡採用置之不理的方法對待哭泣的寶寶,那麼並不能讓他們形成獨立的意識,反而對性格的形成有著負面影響。

在這個階段應該及時回應寶寶,讓他們明白自己是被爸媽寵愛,有著足夠的安全感,這樣才能夠更好面對未來的生活。

第二點:3歲以後的孩子

3歲以後的孩子,他們的心理和個性有著明顯的改變。

孩子性格形成最為關鍵的時刻,父母在這個時候要幫助他們懂規矩。

這樣才能夠讓寶寶在學習和做事上面有原則,懂得正確的處理方法。

如果寶寶出現經常性哭鬧,甚至還喜歡無理取鬧,那麼父母就不要再哄了。

家長的做法:

首先必須要狠心,不管孩子怎麼哭鬧都不要管。

等到他們哭累以後,再給寶寶們講道理,分析問題出在什麼地方。

其次孩子的態度變好,那麼家長要懂得給他們一個擁抱。

還要告訴寶寶,爸媽很愛你,並且幫助寶寶撫慰受傷的心靈。

最後這件事情過去以後,家長就不要再次提及。

因為對於寶寶來說猶如一道傷疤,只會讓他們再次受傷。

孩子的成長自然不能缺少父母的指引,家長就要有自己的原則性。

誰不愛自己的孩子呢?如果因為家長的嬌慣和無限制寵愛,導致孩子以後的性格出現缺陷,相信也是你不願意看到的。

那麼為了他們能夠擁有美好的未來,父母要懂得科學的教育和指引。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