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用EQ情緒法,將3歲寶寶培養成高情商孩子,父母要做到哪些?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3歲的寶寶某些時候更容易發脾氣、摔東西、大聲吼叫,這些不好的情緒,怎樣用EQ情緒來處理,可以通過4歩法:接納、分享、肯定與釋放,策劃

讀懂寶寶行為,恰到好處的回應引導寶寶自己平復情緒。

接受是注意到寶寶有情緒、接受有這份情緒的他並且就這樣地告訴他。

接受絕對不是批判、不是否定、不是表示不耐煩、也不是忽視,接受就是「你這個樣子我是接受的,我願跟你溝通」。

分享

永遠先分享情緒感受、後分享事情的內容。

就算寶寶反覆或堅持先說事情內容,父母也需要巧妙地把話題先帶去情緒感受的分享。

情緒感受沒有處理,談事情細節不會有效果,往往只會使寶寶的情緒更大。

先處理情緒

首先應該做的是幫助寶寶去捕捉內心的情緒。

一般父母對情緒認知不多,他們不懂得足夠和適當的文字描述情緒,因此會有困難去正確表達內心的感受。

如果寶寶總是想說出事情的內容、始末、誰人對錯等,父母可以用說話把寶寶帶回到正確的方向(即先處理情緒)。

幫助對方描述他的情緒,並不是告訴他們那是應該有的感覺。

而只是單純地助他正確認識他當下的內心感受,並且幫助他發展一些表達情緒的語彙。

寶寶越能精確地以言辭表示他們的感受,就越能掌握處理情緒的能力。

例如,當寶寶生氣時,他可能也感到失意、憤怒、混亂、被出賣,妒忌等。

當寶寶感到難過,可能也感到受傷害、被排斥、空虛、沮喪等。

認識到這些情緒的存在,寶寶更容易了解和處理他所面對的事情了。

當寶寶充分的表達情緒後,父母會發現寶寶的面部表情、身體語言、說話速度、音調、音量及語氣等呈現出舒緩的跡象。

後處理事情 充分地完成情緒分享之後,對方在情緒上會表現得平靜了一些。

這時才引導對方說出事情的細節,以確定如何進一步進行引導。

肯定 你應該對不適當的行為設立規範,就是說,勾刻出一個明確的框范,裡面的是可以理解或接受的,你應該就這些而給予對方肯定。

框范外面則是不能接受或者沒有效果的東西。

你給予對方肯定之後,會更容易引導對方注意到和願意針對不能接受或者沒有效果的東西而有所改變。

給予肯定使對方保留他們的尊嚴和自信,對方會更願聽從你的引導。

重要的是讓對方明白他的情緒感覺不是問題之所在,而不良的言行才是問題的關鍵。

所有的感覺及所有的期望都是可以被接受的,但並非所有的行為都可被接受、或者會有效果。

策劃 寶寶現在會想:「我有這樣的情緒原來不是錯誤,但是應該怎樣去處理問題呢﹖」要幫助寶寶解決問題就要詢問他想得到些什麼,然後與他一起討論解決問題的一些方法。

引導他去發展自己的想法,幫助他做出最好的選擇,鼓勵他自己解決問題。

你可以引導寶寶說:「下次同樣情況出現,怎樣做才是更好的做法,效果能更理想?」「避免同樣的不如意的情況出現,你可以採取哪些預防措施?」

寶寶的每次經驗都是讓寶寶學習到一些東西的機會,使寶寶更有效地創造一個成功快樂的未來。

不明白這個道理的人,會抱怨人生不如意的事情太多,因為問題總是不斷地出現。

而明白這個道理的人,則不斷進步、享受人生、心境開朗、自信十足。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做一個處理孩子情緒的高手

要做成功的父母,只有愛是不夠的。還需要了解和分享孩子的看法和感受,幫助他們處理負面的情緒,譬如憤怒、悲哀及恐懼。這樣,我們才能在自己與孩子之間建立信任和愛的橋樑,使孩子成長為更成功、更快樂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