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發燒首選物理降溫?美國兒科學會:吃藥才是正道!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春節期間接到朋友的拜年電話,結果幾句寒暄祝福之後她就開始吐槽,一家人出遊,誰料女兒中途突然發燒,用冰敷,溫水擦身啥的都不奏效,孩子還一度嗖嗖發抖,嚇得她大年初二跑急診看醫生折騰了半天,本來想趁著假期好好休息下,結果這一趟跑下來累趴了。

女兒4歲多,感冒發燒也有過好多次,每次感覺都比較抓瞎,基本是聽老人說、醫生說、網上說,而且大家的說法還不太一樣,究竟有沒個統一的、權威的應對方法?她特別想知道美國這邊的醫生是怎麼建議,家長怎麼處理的。


很理解朋友的心情,孩子生病的時候媽媽最焦心了。

話說逃逃小時候也是個不太讓人省心的主,尤其是剛來美國的頭一年,那時候我們對這邊的醫院、藥店什麼的也都不太熟悉,還專門花了些時間做了不少調查。

下面我就結合逃逃幾次在美國感冒發燒的看病經歷、醫生和美國權威兒科網站的建議和大家分享。

(逃媽我並不是醫生,以下都是親身經歷、看到的和學到的總結,所以幾乎每條重要的建議、信息我都註明了原文出處,大家可以自己對照下。

在美國發燒看醫生是啥體驗?

逃逃來美國十多天之後就插班進了這邊的幼兒園。

沒過幾天上學時我突然接到學校護士的電話,說逃逃發燒了,喊我過來接回家。

趕到學校後護士告訴我剛剛量了他的體溫是38.2°C(其實當時她告訴我的是100.7°F,美國這邊習慣用華氏,為了大家閱讀方便,本文所提到的溫度我都直接轉換成攝氏),雖然逃逃精神還挺好,但按照這邊中小學、幼兒園的規定,發燒體溫超過37.8°C就不能上學了。

而且,即使病情好轉,也需要保證在不吃退燒藥的情況下,24小時體溫都正常才可以回到學校上學。

比如不能頭一天晚上吃了退燒藥,第二天早上量體溫沒事就跑學校去,這樣是對其他同學和老師不負責任的。

接了逃逃回家我就馬上打電話預約醫生(在美國除非看急診可以隨到隨看,普通門診多半要提前預約,護士會根據你描述的病情和醫生的日程來安排具體時間,通常會安排到本周內的某一天。

當然如果非常嚴重,病人特別要求的話,一般也能在當天插個位置)。

接電話的護士問了逃逃的體溫,精神狀況之後,直接告訴我不用來了,注意補水,監測孩子的體溫和精神狀況,不舒服或者體溫超過39°C可以吃點小兒版Tylenol(泰諾)或Motrin(美林),只要沒有特別不舒服或者突然加重的情況,多休息慢慢就會好,電話里護士著重叮囑吃退燒藥時一定要比著孩子的體重,看清楚劑量,別吃多了。

第二天逃逃的體溫還是緩緩升上來了,大約38.9°C左右,我不放心,臨時又預約了去看醫生,到了醫院護士測了逃逃的體重身高、體溫,又將一個連著儀器的小夾子夾在他的手指上測量血氧量、心跳。

接著是醫生出場,和逃逃說笑幾句後開始用聽診器聽肺部,又看了喉嚨和耳道,然後跟我說沒事,把一開始護士在電話里給我的建議重複了一遍,啥藥都沒開就打發我們走了(退燒藥屬於非處方藥,自己去藥店買就行,醫生不需要開處方)。

因為在美國感冒發燒這麼不受待見,我決定把自己好好武裝一下,於是把美國兒科學會(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 以下簡稱AAP)以及旗下的、相關的幾個權威網站統統翻了個遍。

後來的每次感冒發燒,只要沒有特別嚴重或者伴隨著其他症狀,我們多半是在家裡處理,沒有特別去跑醫院。

孩子發燒怎麼辦?

什麼情況算髮燒呢?AAP里的定義是當孩子的肛溫超過38°C 的時候【4】



是不是聽起來沒啥概念?因為我們傳統的體溫測量方法是測腋窩溫度,美國最大醫療健康服務網站WebMD提供了換算方法【11】:腋溫/額溫比肛溫/耳溫大約低0.6 °C – 1.2°C。

其中肛溫和耳溫幾乎一樣,最能精確反應人體真實溫度,所以本文提到的溫度都是指這個溫度。

首先非常肯定的是,發燒並不是壞事,它不算病,只能算一種症狀。

在AAP關於退燒的指南里【2】,除非是超高熱(40°C以上),發燒並不會對孩子造成傷害,反而有利於對抗感染。

體溫升高可以減少孩子體內微生物的複製和繁殖,也可以提高人體的炎症反應,有利於致病微生物的清除,所以發燒對孩子的病情恢復是有利的。

美國最大的育兒雜誌網站parents上還提供了一個有趣的研究數據【12】,在幼兒園階段經常感冒發燒的孩子,在之後的整個學生時代感冒發燒的幾率會比其他孩子要低,這可能是因為他們的免疫系統已經能熟練地跟病毒作戰。

一項德國研究表明,1歲生日前有感冒過的孩子在7歲之前都不太可能患哮喘。

雖然關於感冒發燒的「美言」不少,但每次面對著發燒的孩子,爸爸媽媽心裡肯定是非常擔心的,這時應該怎麼做呢?

1.低燒不用急著退燒,讓孩子舒服最重要

註:低燒和高燒的界定並沒有一個確切值。

專家們普遍認為提問超過某個值大多數孩子會很不舒服,需要用藥物降溫。

老美醫生一般是以39°C為界,國內的醫生大多數則以38.5°C為標準。

各位家長可以根據自己孩子的情況有所微調,比如逃逃我感覺38.5°C可能還可以觀察一下,超過39°C就肯定得用退燒藥了。

正因為發燒是身體的自我保護機能,所以發燒的治療目標是要緩解症狀、改善孩子的舒適度,而不是讓體溫「達標」【2】。

按照這條原則,當孩子沒有明顯的不舒服時,除了多喝水、少穿衣,保證孩子的舒適度之外,並不需要做任何治療來降溫,也不需要擦澡、敷冰袋等。

2. 高燒還是要讓孩子舒服,最有效的方法是用退燒藥

原則沒變,還是讓孩子舒服最重要。

但這時候要讓孩子舒服,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口服退燒藥來降溫了。

Acetaminophen(對乙醯氨基酚,泰諾的主要成分) 和 ibuprofen(布洛芬,美林的主要成分)是AAP推薦的兩種兒童退燒藥【4】。

這兩種退燒藥孰優孰劣目前沒有確切的比較數據,一般來說美林比泰諾退燒速度更快,且退燒維持時間也更長些,家長們可以根據自己孩子的使用體驗來選擇,需要注意的是它們的適用年齡不太一樣。

對乙醯氨基酚:適用於12周以上【5】

布洛芬:適用於6個月以上【6】

而很多媽媽喜歡用的物理降溫方法,並不被各大權威醫學網站所推薦【10】。

其主要原因是退熱效果並不好,而且還可能讓孩子感到更多不適。

比如溫水擦浴在短時間內是可以降低體溫的,但30分鐘之後體溫就逐漸回升了;而敷冰袋之類則可能導致皮膚血管收縮,反而不利於散熱,同時也會引起寒顫和不舒服。

總之物理降溫遠沒有退燒藥的效果好,如果孩子覺得不舒服甚至抗拒的話,更是沒有必要。

但是,如果孩子對退燒藥過敏,或者極度不適,吃了藥就嘔吐,則建議溫水擦浴【3】。

我個人感覺這種情況用物理降溫也只能是暫緩著,還是應該儘快就醫。

無論怎樣,特別需要注意的一點是,不管是擦浴還是敷額頭,千萬不要添加酒精【3】,雖然酒精揮發能吸收熱量降低體溫,但也容易被孩子吸進體內,而且還會通過皮膚吸收,帶來酒精中毒隱患,嚴重時甚至可能導致孩子昏迷或死亡。

3. 定時監測孩子的體溫,觀察精神狀況

AAP建議孩子發燒時,家長手中要隨時拿得出這三樣東西【4】:

  • Keep your digital thermometer ready and accessible so you don't have to search for it once your child is ill. ——數字體溫計

  • Have children's acetaminophen or ibuprofen on hand. —— 退燒藥

  • Make sure your pediatrician's phone number is handy. —— 醫生電話(這點在國內不太適用)

後兩樣都是必要時用,其中第一條,當媽的應該都知道,孩子發燒的時候真得隨手拿得出來啊。

因為傳統水銀體溫計危險性很大,美國在2000年起就開始禁售,現在所有醫院藥店裡都已經找不到了,AAP則直接建議把家裡的水銀體溫計扔掉,「The 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 (AAP) encourages parents to remove mercury thermometers from their homes to prevent accidental exposure and poisoning.」【7】,這也是為什麼第一點強調的是digital thermometer數字體溫計。

對我來說,倒不覺得它有那麼容易打破,其實逃逃以前在國內的時候也用過。

最大的問題是不方便,逃逃發燒的時候,我幾乎每小時,甚至每半小時都會測一次他的體溫,如果正好在熟睡的話就太折騰了,嚴重違背了讓發燒的孩子保持舒服的原則。

所以後來到這邊我也改用了一款同時帶耳溫和額溫的電子體溫計,醒著的時候測耳溫(不受環境影響,更加準確),睡著的時候如果不方便測耳溫就在額頭上按一下。

俗話說孩子不藏病,孩子狀態怎麼樣從臉色、表現、精氣神兒也能看出來,爸爸媽媽要留意觀察。

另外,雖然每個孩子的耐「燒」程度不一樣,體溫的相對變化值是比較明確的,如果體溫在一兩個小時內急劇上升,那要引起高度注意,因為有可能是高熱驚厥的徵兆。

高熱驚厥是指孩子發燒時突然的全身或局部抽搐,常常還伴有意識障礙。

大約3%-4% 6個月到五歲的孩子中(也偶有五歲以上的孩子)可能有高熱驚厥現象,其中最高發生年齡是12到18個月。

高熱驚厥非常可怕,AAP建議如果持續五分鐘以上需要馬上撥打急救電話【8】。

這個我們家沒經歷過,去年有位讀者「千千媽」分享了她家孩子兩次高熱驚厥的經歷,當時看得我真是揪緊了心,淚濕了眼。

整理這篇孩子發燒話題的文章時我又想起來,就去找千千媽要了分享版權推送在今天的二條《孩子高熱驚厥,死神仿佛曾來過》,強烈建議各位爸爸媽媽一定要讀讀。

雖然發生率不高,事先了解總是會好些。


什麼情況下需要看醫生?

AAP建議,如果發燒的孩子有以下情況,需要及時就醫【9】:

  • 看起來很沒精神,總是昏昏欲睡,或者異常煩躁

  • 曾經在氣溫極高的環境中待過,比如高溫的車內

  • 出現頸硬、嚴重頭痛、喉嚨痛、耳痛、不明原因的疹子、不斷嘔吐或腹瀉

  • 有免疫系統缺陷,例如服用激素的孩子

  • 突然抽搐

  • 3個月以下的孩子體溫達到或超過38°C

  • 體溫持續超過40°C的所有孩子

另外,下列情況也應該及時去醫院:

  • 體溫下降之後,仍然萎靡不振

  • 病情明顯加重

  • 2歲以下孩子持續發燒超過24小時

  • 2歲以上孩子持續發燒超過3天(72小時)

逃逃最近的一次看醫生是去年暑假,發燒還伴著喊耳朵疼,醫生確證是中耳炎,開了10天量的液體阿莫西林(Amoxicillin)。

他千叮萬囑抗生素一定要吃夠十天,儘管吃了大概3、4天的時候症狀會基本消退,但一定要吃夠量。

這點常識相信很多爸爸媽媽都知道了,因為它特別重要,我還是把AAP抗生素使用指南【1】里提到的原理再跟大家囉嗦兩句:抗生素的功能是殺滅細菌,當孩子感覺好多的時候,可能只是體內的細菌大部分死去了,但還有很多細菌由於抗生素作用而一時失去活力,並沒有死亡,如果這時候停止吃抗生素,這些細菌就扛過來了,要不下次攻擊力更強,要不會突變成其他併發症更難對付。

所以,抗生素不要輕易吃,但一旦吃就得聽醫生的話吃夠量。

整理總結了很多,希望對各位有用。

不過,以上這些也是供大家參考,畢竟每個孩子的體質、情況都不一樣,每位爸爸媽媽也需要根據自己的經驗調整。

比如之前我們在群里討論「高熱驚厥」這個話題時,有位讀者朋友就悲催地告訴我們,她家的孩子還沒等到高燒,低燒就抽了,想起來很後怕。

作為父母,多懂些常識有備無患總沒壞處,不過希望上面這些知識大家都不要經常用得到^_^

孩子發燒要非常重視,但也不是如臨大敵。

——————

【參考資料】

美國兒科學會AAP及旗下、相關網站:

【1】抗生素使用指南

https://www.healthychildren.org/English/safety-prevention/at-home/medication-safety/Pages/Guidelines-for-Antibiotic-Use.aspx

【2】發燒和退熱片的使用

http://pediatrics.aappublications.org/content/early/2011/02/28/peds.2010-3852

【3】什麼情況下用溫水擦浴

https://www.healthychildren.org/English/health-issues/conditions/fever/Pages/Treating-a-Fever-Without-Medicine.aspx

【4】孩子發燒的處理方法

https://www.healthychildren.org/English/health-issues/conditions/fever/Pages/Fever-Without-Fear.aspx

【5】泰諾的使用方法

https://www.healthychildren.org/English/safety-prevention/at-home/medication-safety/Pages/Acetaminophen-for-Fever-and-Pain.aspx

【6】美林的使用方法

https://www.healthychildren.org/English/safety-prevention/at-home/medication-safety/Pages/Ibuprofen-for-Fever-and-Pain.aspx

【7】怎麼測量孩子的體溫

https://www.healthychildren.org/English/health-issues/conditions/fever/Pages/How-to-Take-a-Childs-Temperature.aspx

【8】高熱驚厥

https://www.healthychildren.org/English/health-issues/conditions/head-neck-nervous-system/Pages/Febrile-Seizures.aspx

【9】什麼時候需要看醫生

https://www.healthychildren.org/English/health-issues/conditions/fever/Pages/When-to-Call-the-Pediatrician.aspx

美國傳染病協會IDSA :

【10】物理降溫的作用

https://academic.oup.com/cid/article/31/Supplement_5/S224/334708/External-Cooling-in-the-Management-of-Fever

美國最大醫療健康服務網站WebMD:

【11】不同部位體溫換算

http://www.webmd.com/children/tc/fever-temperatures-accuracy-and-comparison-topic-overview

美國權威育兒雜誌Parents:

【12】發燒的作用和好處

http://www.parents.com/health/cold-flu/cold/35-ways-to-keep-your-kids-cold-free/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濱奧知識:醫生的孩子發燒基本靠「熬」

兒童發燒用藥的事兒,是熱門話題北京大學腫瘤醫院主任醫師張曉東發的微博:「小兒1歲在英國高燒40℃,急忙抱到醫院看病,醫生埋怨我給孩子穿太多。這醫生不知從哪裡搬來一台電風扇,對著我已經按醫囑幾乎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