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視情商教育,耽誤孩子一生!這樣培養才可以!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摘要:生活中,情商教育似乎經常被人們忽略,大家更注重孩子的智商提高。

丹尼爾教授認為:一個人的成功,智商的優劣占20%,情緒智商的優劣占80%。

既然如此重要,父母如何做才能培養孩子的情商呢?

一、什麼是情商?

情商,簡稱EQ,主要是指人在情緒、情感、意志、耐受挫折等方面的品質。

總的來講,人與人之間的情商並無明顯的先天差別,更多與後天的培養息息相關。

它是近年來心理學家們提出的與智力和智商相對應的概念,提高情商是把不能控制情緒的部分變為可以控制情緒。

心理學家認為,情商水平的高低對一個人能否取得成功也有著重大的影響作用,有時其作用甚至要超過智力水平。

二、培養孩子情商的關鍵年齡段是幾歲?

父母首先要明白,情商主要是經過後天培養的。

心理學研究表明,孩子3--4歲時,是情商發展的關鍵期。

幼兒腦量會長至成人腦量的三分之二。

3--12歲的情緒智力教育,會決定孩子一生的性格理想和生活方式。

心理學家在跟蹤調查後發現,凡是關鍵期受過正規情商培養的兒童,在學習成績、人際關係及未來的工作表現和婚姻情況等,均優於未受過專門培養的兒童。

足以見得,情商教育對孩子的影響力有多大!

三、低情商的表現有哪些?

1、不願意過多的有人際交往和互動,不擅人際溝通交流。

2、缺乏自控能力,注意力不夠集中、貪玩、情緒不夠穩定易怒等。

3、抗挫能力較差,如果孩子一直是受保護並且嬌慣的生活方式,遇到一點困難就會難以承受,缺乏心理承受能力。

4、易受他人影響,做事容易動搖,沒有自己的主見,易受他人干擾而發生變化,容易隨波逐流。

四、父母應如何培養孩子的情商?

1、說出你的愛。

當父母對孩子表達出愛意,他是可以感受到的。

父母對孩子的肢體接觸、撫摸、父母看他的眼神,都是無形中培養孩子良好的情緒的基礎。

2、引導孩子與人多交往。

父母和孩子生活長久,孩子的一個動作和眼神,有時候你就會明白他要做什麼。

可是,當孩子與外界互動建立連接的時候就需要接觸更多的人,大家未必會像父母那麼容易讀懂孩子,多以要鼓勵孩子與他人互動,對家人、小夥伴、幼兒園老師等說出自己的需要,讓孩子在具體的交往環境中學會與人溝通,鍛鍊語言表達能力。

3、教孩子學會表達情緒。

孩子常常以哭鬧來發泄自己的情緒,父母容易被惹煩,這就是一大忌諱。

父母最好多些耐心,儘量不要煩躁不安。

等孩子的情緒穩定之後,對他說:「我很愛你,我想知道你的需要,嘗試告訴我你的想法,好嗎?」 而不是告誡他們「不要生氣」。

慢慢孩子就在這樣的過程中知道,除了哭鬧也可以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情緒。

切記不要在孩子憤怒時試圖壓抑他們的情緒。

4、引導孩子學會自主決定。

孩子們能通過自己的經歷學會解決問題。

父母可以為孩子提出問題,並讓孩子自己嘗試解決問題。

獨立是情商中最重要的方面,只有讓他們從小學會自己拿主意,才能培養出獨立的性格。

5、培養抗挫能力。

孩子做錯事或弄壞東西都是在所難免的,在生活中遇到困難和小挫折,父母不要馬上插手去幫忙,而是鼓勵孩子堅持一下,體驗挫折帶來的不愉快,並且盡力去嘗試解決,有了這樣的成長經驗和以後不斷的磨練,孩子的抗挫能力會增強。

聲明:本文為育兒心理原創文章,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