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視情商教育,耽誤孩子一生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丹尼爾教授認為:一個人的成功,智商的優劣占20%,情商的優劣占80%。

很多的心理學家同樣發出類似的觀點。

生活中,情商教育似乎經常被人們忽略,家長更注重孩子的智商提高。

丹尼爾教授認為:一個人的成功,智商的優劣占20%,情商的優劣占80%。

既然情商如此重要,父母如何做才能培養孩子的情商呢?

一、什麼是情商?

情商,簡稱EQ,主要是指人在情緒、情感、意志、耐受挫折等方面的品質。

總的來講,人與人之間的情商並無明顯的先天差別,更多與後天的培養息息相關。

它是近年來心理學家們提出的與智力相對應的概念,提高情商是把不能控制情緒的部分變為可以控制情緒。

心理學家認為,情商水平的高低對一個人能否取得成功有著重大的影響,有時其作用甚至要超過智力水平。

二、培養孩子情商的關鍵年齡

父母首先要明白,情商主要是經過後天培養形成的。

心理學研究表明,孩子3-4歲是情商發展的關鍵期。

幼兒腦量會長至成為腦量的三分之二。

3-12歲的情商教育會決定孩子一生的性格、理想和生活方式。

心理學家在跟蹤調查後發現,凡是關鍵期受過正規情商培養的兒童,在學習成績、人際關係及未來的工作表現和婚姻情況等,均優於未受過專門培養的兒童。

足以見得,情商教育對孩子的影響力有多大!

專注0-5歲中高端服飾的禾花魚童裝,提倡「樂探索·真童年」的育兒理念,就是希望孩子們不僅在智力方面得到發展,更希望他們在情商方面也得到發展。

三、低情商的表現有哪些

1、 不願意過多地有人際交往和互動,不善人際溝通交流。

2、 缺乏自控能力,注意力不夠集中、貪玩、情緒不夠穩定、易怒等。

3、 抗挫能力較差,如果孩子一直是受保護並且嬌慣的生活方式,遇到一點困難就會難以承受,心理承受能力低。

4、 易受他人影響,做事容易動搖,沒有自己的主見,易受他人干擾而發生變化,容易隨波逐流。

四、父母應如何培養孩子的情商

(一)說出你的愛

當父母對孩子表達出愛意,他是可以感受到的。

父母對孩子的肢體接觸、撫摸,或者看孩子的眼神,都是無形中培養孩子情商的基礎。

(二) 引導孩子與人多交往

父母和孩子朝夕相伴,孩子的一個動作和眼神,有時候你就會明白他要做什麼。

可是,當孩子與外界互動建立連接的時候就需要接觸更多的人,別人未必會像父母那樣容易讀懂孩子。

所以要鼓勵孩子與他人互動,對家人、小夥伴、幼兒園老師等說出自己的需要,讓孩子在具體的交往中學會與人溝通,鍛鍊語言表達能力。

(三) 教孩子學會表達情緒

孩子常常以苦惱來發泄自己的情緒,父母容易被惹煩,這是一大忌諱。

父母最好多些耐心,儘量不要煩躁不安。

等孩子的情緒穩定之後,對他說:「我很愛你,我想知道你的需要,嘗試告訴我你的想法,好嗎?」而不是告誡孩子「不要生氣」。

慢慢地孩子就會知道,除了哭鬧,也可以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情緒。

切記不要在孩子憤怒時試圖壓抑他們的情緒。

(四) 引導孩子學會自主決定

孩子能通過自己的經歷學會解決問題。

父母可以為孩子提出問題,並讓孩子自己嘗試解決問題。

獨立是情商中最重要的方面,只有讓他們從小學會自己拿主意,才能培養出獨立的性格。

(五) 培養抗挫能力

孩子做錯事或弄壞東西都是在所難免的,在生活中遇到困難和小挫折,父母不要馬上插手去幫忙,而是鼓勵孩子堅持一下,體驗挫折帶來的不愉快,並且盡力去嘗試解決,有了這樣的成長經驗和以後不斷的磨鍊,孩子的抗挫能力會增強。

爸爸媽媽從小開始逐步有意識地培養,相信我們的孩子定能成為高情商的孩子。

本文節選自書籍《這樣育兒不焦躁》,若轉載,請原封不動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情商比智商更重要,如何培養寶寶的情商?

我同學小邱的女兒靜靜與我們家小雨是幼兒園同班同學,她們倆上幼兒園的時候都是經常在一起玩的。因為經常在一起,難免會不時鬧彆扭,難免會打打鬧鬧,但雙方家長都感覺靜靜情商比較低,比較任性,主要表現在:

培養孩子情商的關鍵時期是3-12歲

專家提醒:孩子情商培養的關鍵期是3-12歲以往我們認為,一個人在一生中能否取得成就,主要依靠的是智力水平,即智商越高,越容易取得成功。但是現在心理學家普遍認為,一個人能否取得成功不僅僅依靠智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