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入園,新手家長「三放」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家妞3歲4個月不到,上幼兒園整兩周。

其實獨自在幼兒園只有七天,最初前三天是由家長陪讀的,讓家長了解老師和幼兒園以及孩子每天的生活軌跡,也讓孩子和老師有一個了解的過程。

簡單的接觸,知道每天老師的工作都有哪些,孩子每個時間段的活動軌跡。

這樣的做法,大大減輕了家長的焦慮症,也讓孩子和老師有了最基本的信任,才能放心的把孩子交給老師。

關於寶寶上幼兒園的年齡問題,一直飽有爭議。

有的人覺得越早越好,其實大部分人還是比較認可3歲往上入園最佳。

最基本的生活常識和獨立性是入園前每個家長擔心的。

我在寶寶正式上學前一周還在進行如廁訓練以及如何正確表達自己的意願。

同一個寶班級里,年齡稍長的小朋友就明顯比較小的好引導,很少哭鬧,有的還會幫老師去照顧小朋友。

簡單的說,大人和小孩都會有分離焦慮症,有的時候真應了那句話:不是孩子離不開大人,是大人離不開孩子。

所以,如果有可能的話,家長還是多陪陪孩子。

不僅僅是因為孩子大一點好教導獨立性強,還有一個原因就是一上學,就是十幾二十年,真的很辛苦的。

不是有很多專家都會建議說對於孩子的成長,陪伴高於一切麼。

如今大多數家庭都是一個寶寶,也有的二班寶才出生。

有二寶的家長還可以分心在二寶身上。

只有一個寶寶的在寶寶上了幼兒園時候,一大家子人會想如何把孩子交給一個除了親人之外的自己百分之百信任老師手中?也難怪,幼師們面對的是多個都有各自特性的寶寶。

需要足夠的愛心和耐心還有不怕熊孩子的平常心。

其實我們家長要做的就是「放心、放任、放手」。

放心不僅僅是對老師們專業能力的放心,還有對孩子放心,家長不在身邊,孩子們的適能力超乎我們的想像。

放任就是由孩子跟著老師的步調走,要孩子學會服從,其實小孩子會學習努力和幼兒園匹配。

放手就是真正把孩子交給老師去教育,不懷疑老師的能力,老師的批評表揚還有建議要虛心聽取採納。

有很多家長害怕孩子哭,害怕孩子不適應,害怕孩子孤僻,害怕吃不飽。

害怕孩子各種問題。

不用擔心,老師們比我們還用心,老師們比我們還重視孩子。

孩子哭是一種宣洩,幼兒園裡那麼多小朋友,七哭八哭的老師們就是超人也哄不過來抱不過來的,所以,不要把害怕孩子哭放在第一位。

入園時間久了,孩子各方面會有很大改變。

其實最好的狀態,是家長和幼兒園共同磨合,共同努力。

家長們要堅持,家長和老師們多溝通,互相信任理解支持,才會有一個更好的利於幼兒成長的環境。

孩子總有一天要長大,總有一天要離開我們去獨自面對生活,我們不可能無時無刻都陪著他們,調整好做家長的心態,在寶寶幼兒園時期,給寶寶們足夠的勇氣和鼓勵,去踏出校園第一步。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