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犯錯,不在錯誤時間段教導孩子,父母要會挑時間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孩子犯錯是很常見的事情,不同的家長做法不同。

有的家長說,棍棒底下出孝子;有的家長說,一個孩子寵還寵不過來,哪捨得批評?

其實,教育孩子是必須的,但是如何做聰明家長,讓孩子每一次犯錯都能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及時改正,古人已經告訴我們了。

1、飲食不責

孩子吃飯時家長責備孩子,容易導致孩子脾胃虛弱,而且孩子邊吃邊哭容易把食物吞進氣管,引起嗆咳。

此外,一家人吃飯是很寧靜的時刻,如果經常在飯桌上批評孩子,會讓孩子心裡壓抑,加深隔閡。

所以,父母要學會在餐桌上引導孩子回憶白天發生的有趣事情,讓吃飯變成一家人交流情感的時刻。

如果孩子犯錯,可在飯後找時間,慢慢引導教育。

2、對眾不責

不要在大庭廣眾之下教育孩子。

因為孩子也會有自尊心,經常在外人面前批評孩子,會對孩子心理造成創傷。

有些家長當著外人面老數落孩子的不是,讓孩子出醜,久而久之,孩子就會有破罐破摔的心理,在無形中強化其錯誤行為。

3、暮夜不責

晚上睡覺前不要責備孩子。

此時批評孩子,會影響孩子睡眠質量,使孩子心理處於緊張和壓抑狀態,甚至還會做噩夢。

其次,孩子淋水時身體大腦比較疲憊,家長選擇這個時候教育孩子,容易事倍功半,孩子左耳進右耳出,達不到教育的目的。

4、歡慶不責

在孩子特別開心高興的時候也不宜責備孩子。

此時父母突然嚴厲批評,會讓孩子心情大起大落,起不到教育效果。

父母要正確對待孩子的成敗,在獲得成績時及時表揚,即使此時孩子犯錯,只要不是原則型的錯誤,父母可以稍微提點一下,或者裝作無意把孩子拉過來,終止錯誤行為。

5、愧悔不責

如果孩子已經意識到自己的錯誤,並為此感到慚愧了,父母就不應該繼續責備了。

如果父母不依不饒,會給孩子一種錯覺,道歉了父母還是批評,下次就不道歉了。

聰明的家長會及時表揚孩子知錯就改,同時也會強調下次不可再犯。

這樣孩子會更加積極的表現。

另外,父母雙方教育孩子一定要統一戰線,千萬不可一個白臉一個紅臉,這樣給孩子造成錯覺,犯錯了可以找人庇護。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愛子七不責,後悔看晚了!

著名教育學家馬卡連柯曾說過:「批評不僅僅是一種手段,更應該是一種藝術,一種智慧。」孩子犯錯不可避免,批評深了,怕傷了孩子的自尊心;批評淺了,又怕孩子不當回事。怎樣批評才能產生最佳的教育效果又不傷...

古人育子七不責

生命時報2014-08-01 10:06:19本報記者 張 傑編者的話: 著名教育學家馬卡連柯曾說過:「批評不僅僅是一種手段,更應該是一種藝術,一種智慧。」孩子犯錯不可避免,批評深了,怕傷了孩子...

古人育兒七不責,孩子犯錯時,你做對了嗎?

大家好,我系既能助你入戶廣州又能為你分享育兒心得的琪琪錯誤,是每個人不可避免的,孩子更是如此。在探索和認識這個世界的過程中,總是會犯各種各樣的錯誤,甚至可能會引起父母大發雷霆。不怕孩子犯錯誤,怕...